馬伯庸笑翻中國簡史 - 第14章
馬伯庸
所以等到明朝建立,尚了火德,再去研究元朝是啥德性,大多數人是兩眼一抹黑,完全搞不明白。明朝人甚至還有以為元朝是水德的——要不怎麼能滅了宋朝的火德呢?那必然是水克火啊。明朝中期有個叫何喬新的詩人就堅持這種說法,據他說曾經聽老輩人提起過,當忽必烈攻滅南宋的時候,產生過一則水枯竭而火生發的讖謠,因為「元朝是水德,宋朝是火德,所以繼承元朝水德而興的,乃是趙宋的後裔啊」。
這話反了吧,你可以說元朝繼承趙宋而興,怎麼能說趙宋後裔繼承元朝呢?這就又得提到一個極度不靠譜的傳說了。且說公元1274年,宋度宗駕崩,傳位給次子,也就是後來宋恭帝。這位宋恭帝繼位才剛一年多點兒,年僅6歲,元軍就殺到了臨安城下,於是他祖母太皇太后謝氏就抱着他投降了——南宋還沒有亡,大臣文天祥、張孝傑、陸秀夫等人擁立別的皇帝,又堅持抵抗了三年。宋恭帝倒是沒被忽必烈處死,而被封為瀛國公,好好地給養了起來,養到19歲,忽必烈突然發現這孩子對佛教很感興趣啊,乾脆送他去了西藏薩迦寺,剃度為僧,法號和尊。
以上都是正史,下面就是據說了——據說元朝西北方面有一位回回郡主,姓罕祿魯,名叫邁來迪,非常崇敬佛法,曾經前去西藏朝聖,也不知怎麼的,就跟那位原本的宋恭帝、瀛國公,現在的和尊和尚對上眼兒了,於是佛法也不顧了,戒律也不管了,兩人迅速好上了,回回郡主也有了身孕。時隔不久,有個叫圖帖睦爾的元朝皇子跑去西北打獵,一眼就相中了邁來迪郡主,娶來當了老婆,郡主隨即生下一個兒子,取名叫妥歡帖睦爾。過了幾年,圖帖睦爾當上了皇帝,就是元文宗;又過了些年,妥歡帖睦爾也當上了皇帝,就是元朝末帝元順帝。
所以說,其實元順帝壓根兒不是蒙古人,而是漢回混血,他也不是正經的鐵木真子孫,血管里其實流着的是趙宋皇家的血哪!
這也夠不靠譜的,估計就是南宋遺民造出來的謠言,可這還只是源頭而已,後來這故事越編越遠,越編越邪乎。另一種說法,瀛國公還沒去西藏呢,暫時寄居在甘州一座小廟裡,突然來了一位趙王(按年代算應該是阿魯禿,也不知道對不對),瞧這小和尚挺孤單的,就留下個回回女子侍奉他。後來這回回女子十月懷胎,才剛臨盆,趕上圖帖睦爾打附近過,瞧見寺廟上有五色祥雲,仿佛龍形,就打聽了:「這廟裡有啥好東西沒有?」從人回答他沒有,也就瀛國公的小妾剛生了個孩子。圖帖睦爾也不知道怎麼的一時腦殘,竟然「大喜」,當即把那孩子認作養子,連孩子帶母親全都給帶走了……
據說(又是據說),後來明朝建立,有一回明世祖朱棣觀賞歷代帝王像,先看宋朝皇帝,笑着說:「從宋太祖以下,雖然都是大鼻頭,倒也相貌清癯,跟老子宮廷里那些太醫似的。」再看元朝皇帝,一個賽一個魁梧,朱棣評價說:「這都是吃綿羊肉吃的。」可是等到最後瞧見元順帝的畫像,他就奇了怪了,問身邊人:「為什麼這一個也長得像太醫呢?」
這最後一個故事是誰傳出來的?正是自稱挨了朱棣詢問的傢伙,此人名叫袁忠徹,乃是明朝初年第二有名的相面大師——排第一的是他老爹袁珙袁柳莊。這一家子的算命先生,他們說的話真能信嗎?
可你還別說,真的很多明朝人都信了。不光明朝人信,就連清代的歷史學家萬斯同、趙翼,還有近代大學者王國維,他們全都信,還到處翻資料找證據,拼了老命也要證明確實水枯竭而火生發,元朝的江山最後還是回落到趙家手裡。
此詩敘元順帝為瀛國公之子,乃閩儒余應所作也。其詩有「壬癸枯乾丙丁發」之句,蓋壬癸為水,丙丁為火,元以水德王,而宋以火德王也。又雲「西江月下生涯終」,故老相傳,順帝北遁,殂於應昌,倉猝取西江寺梁,以供梓宮之用。梁間隱隱有字,亟視之,乃《西江月》一調,有「龍蛇跨馬亂如麻,可汗卻在西江寺」。下之句,或雲太保劉秉忠所作,故應云爾也。考之於史,瀛國公以德佑丙子降元,時年六歲,後十有二年,為至元戊子,瀛國公學佛法於吐蕃。又二十八年,為延佑丙辰,仁宗遣明宗出鎮雲南,明宗不受命,逃之漠北,其與瀛國公締交,蓋在此時也。妥歡帖睦爾以元統癸酉即位,是為順帝,其年十四,其生在延佑庚申,上距丙子凡四十四年。而瀛國公年始五十矣,應之詩或有徵也。史又云:文宗以乳母失言,明宗在日,素謂上非其子,黜之江南,召奎章閣學士虞集,書詔播中外,而不言順帝為何人之子,蓋諱之也。予年二十時赴江西鄉試,於館人家見舊樂府一帙,內有《沙漠主》一篇,雲楊廉夫所作。予方從事科舉之業,不暇錄,但記其篇末句云:「吁嗟乎鳳為鳩,龍為魚;三百年來龍鳳裔,竟墮左衽稱單于。」又識其後云:「宋太祖之德至矣。肇造帝業,不傳諸子而傳諸弟。太宗負約,金人之禍,舉族北遷,而太祖之末孫復紹大統,有江南者百餘年,為元所滅。而瀛國公之子,陰纂元緒,世為漠北主,天之報太祖一何厚哉!」其言頗與應合,近考《鐵崖樂府》無此篇,豈出於假託耶?新安程克勤錄此詩示予,因具疏予所聞見者以廣異聞雲。
——《跋閩人余應詩》
明朝三重火
元朝末年,紅巾軍大起義,因為紅巾軍尚火德,火色為紅,所以他們就往頭上裹紅巾。不過這跟火克金沒啥關係,紅巾軍只是隨了宋朝的德——他們一直打着「復興宋室」的旗號,最早起事的韓山童就曾自稱是宋徽宗八世孫。
可韓山童造反沒多久,局面還沒打開,就被元軍「咔嚓」了。他的老朋友、好幫手劉福通繼續扛大旗,在公元1355年占領亳州,建立政權,國號就叫「宋」。劉福通讓韓山童的兒子韓林兒做了皇帝,號為小明王,可這位小明王始終沒有恢復傳說中的趙姓,可見所謂宋徽宗多少世孫云云全是瞎扯。
當時滿中原到處都鬧紅巾軍,最終顛覆了元朝政權,可勝利果實卻被一個和尚加乞丐出身的傢伙給竊取了,那就是朱元璋。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稱帝,建立明朝,然後到了八月份,明軍就攻入大都城,把元順帝給趕回草原上去了。明朝的德性接續紅巾軍,也是火德,據說,「明」這個國號就代表了「三重火」。明是漢人王朝,漢朝是火德,稱為炎漢,這是一重;明朝天子姓朱,朱就是紅色,紅色屬火,第二重;「明」字拆開是日月,「日者陽之極也」,日配朱色,又一重火。
然而這只是民間說法,事實上並沒有資料證明明朝政府曾經正經宣告過德性。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詔,讓大臣們研究一下尚色的問題,於是禮部就表態了:「我們考究歷代的尚色,夏朝尚黑,商朝尚白,周朝尚赤,秦朝尚黑,漢朝尚赤,唐朝服裝尚黃,旗幟尚赤,宋朝也尚赤——看起來尚赤的比較多,咱們應該也尚赤。」朱元璋大筆一揮,准了。就連相關尚色這種問題都沒把德性扯進來,由此可見一斑。
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朱元璋給北元(元順帝北逃後的政權)寫信,信里有「今我朝炎運方興」的句子,說明他自己認為明朝應該是算火德的,但是經過宋人那麼一折騰,再經過元朝那麼一不理,他也就不把德性當太重要的事兒,覺得大傢伙兒明白就好,不用專門下詔書明說。果然,明朝的士大夫對於這點是心裡有數的,動不動就提「太祖以火德王」,而至於這火德有沒有官方的告示,有沒有繼承的說明,卻沒人關心。
就朱元璋本人而言,他是非常迷信的,尤其相信陰陽五行,所以建立在陰陽五行基礎上的五德,他不可能不加理會,只是懶得正式公告而已。他怎麼信五行呢?其實這從明朝皇帝的名字上就能瞧得出來。
朱元璋是第一代皇帝,他的兒子們,包括朱標、朱樉、朱棣、朱權等,全是木字邊兒,而第三代包括朱允炆、朱高熾、朱高燧等,名字的第二個字全是火字邊兒——都有五行的影子。不僅如此,後面歷代子孫的名字,朱元璋也事先規定了得跟五行挨着,一代是一行,永遠不混亂。
所以看吧,洪熙以後是宣德皇帝朱瞻基,土字底;然後正統皇帝朱祁鎮、景泰皇帝朱祁鈺,金字邊;然後成化皇帝朱見深,水字旁;接着弘治皇帝朱祐樘,繞一圈又回到了木字邊;正德皇帝朱厚照,四點底是代表火,同輩的嘉靖皇帝朱厚熜也是火;隆慶皇帝朱載垕是土;萬曆皇帝朱翊鈞是金;泰昌皇帝朱常洛是水;天啟皇帝朱由校和崇禎皇帝朱由檢是木。不僅僅皇家正根兒,包括歷代的藩王全都如此,從第二代開始,木、火、土、金、水輪着來,只可惜才轉了兩輪,第三輪剛起個頭,明朝就沒了。
所以說,雖然沒有正經宣示天下,但不能說明朝沒有德性。可是也正因為老朱家自己啞巴吃黃連——心裡有數,卻不肯明說,所以這德性的根基不穩,總有人琢磨着翻案。原因何在呢?原來明朝人論正統的時候,並沒有把蒙古貴族占據中原那一段兒給剔除出去,仍然把元朝算在正統王朝之內,朱元璋雖然在北伐的時候打出「驅逐韃虜」的旗號,可是轉臉卻又說「本朝不是靠着滅元,而是靠着滅盜賊(指包括紅巾軍在內的南方漢人割據勢力)起家的」。當時靠道德取天下的虛偽說法已經深入人心,暴力可以搞,但是不能說,所以他要假裝自己是正正常常、順順噹噹、和和平平地從元朝手裡接過的天下大權。
可是這麼一來,明朝的火德就說不通啦。既然元朝是正統,當然不能一腳踢開,卻去延續更前面宋朝的火德——況且你家又不姓趙,國號也不是宋,怎麼直接延續?而既然是和平繼承了元朝的正統,那麼也不能扛出火德來克元朝的金德。所以等到了明朝中葉,就難免又冒出很多喜歡翻古書的傢伙來妄圖翻案。
可這個時候五德學說已經不再深入人心了,讀書人要麼當它是奇幻設定,不值一提,要麼當它是面子工程,懶得多理,剩下那幾個有興趣的閒人,學問未必夠紮實,提出來的新說法也就難免莫明其妙,前言不搭後語。當時最流行的說法是,明朝算土德,火生土,這乃是撇掉元朝,直接繼承宋朝的火德。弘治朝有個叫羅玘的人就說「國家以土德王」,萬曆年間張養蒙撰寫《五德之運考》,也說:「我朝受命於天,有人說尚火德,有人說尚土德,並沒能討論出個結果來。」
不管尚火還是尚土,總而言之,在「五行相生」而非「五行相勝」的前提下,他們都是把元朝給一腳踢開了,朱元璋說自己和平繼承了元朝正統的事兒,後來再也沒人提起過。這跟當年劉歆大國師的理論很相似,因為元朝跟秦朝一樣都不肯以德治國,所以算「閏統」,是多出來的朝代,雖然不能否定它存在過,但可以假裝瞧不見。
咱們今天再來研究五德這門奇幻設定,很多人就說啦,在王莽篡漢之前,大家是採用的五德相勝也就是相剋的說法,王莽到元代,是採用的五德相生說法,元代以後,又重新恢復到五德相剋的說法。其實這都是事後諸葛亮,力求把體系搞圓,於是糅合了鄒老教授和劉歆大國師的新舊兩派說法於一爐。當時的人可不這麼想,自打劉歆大國師新體系出爐以後,相生說就占據了絕對主流,就連理學大宗師朱熹都明確說了「相生對」,那麼理學大泛濫的明、清兩朝,誰還敢跟他擰着來啊?
都到這個時候了,還拿相剋說事兒的,大多是些沒文化的大老粗,他們光知道相剋了,不知道相生算啥玩意兒。這是因為當時占統治地位的儒家文化人比較要臉,不崇尚明着玩暴力而崇尚暗中下刀子,所以表面上溫文爾雅,只說相生;老百姓的思路則比較單純,你完蛋了而我雄起了,那自然是我克了你呀。天公地道,簡單幹脆。
再加上明朝這個火德的來曆本就有點兒莫名其妙,既不是為了克元朝的金,也不是為了繼宋朝的火,而純粹是打「宋朝—紅巾軍—明朝」這麼一脈相承下來的,換朝不換德,所以也給普通百姓造成了誤解,以為五德相剋才是正根兒。於是乎,等到明末,按照慣例,火生土,下一朝應該是土德才對,可是先後興起的兩個政權卻全都不理不睬,直接改玩了相剋。
落幕前的沉渣泛起
公元1644年正月,流寇頭子李自成在西安稱王,國號大順,年號永昌,接着他就領兵直取北京城,明朝末代皇帝崇禎跑到煤山上找了棵歪脖子樹,一繩子吊死了。隨即李自成就在北京自稱皇帝,也開始玩弄起了德性。
那麼,這個大順朝該是什麼德呢?要知道那時候李自成手下讀書人不多,也就李岩、牛金星、宋獻策這哥兒仨,其中李岩和牛金星是正經明朝讀書人,對五德這類說法愛理不理,宋獻策可是算命的出身,最喜歡搞陰陽五行了,可思維還純粹是底層百姓那套似是而非。所以他們就扔掉了沿襲千年、被讀書人尊為王道的五德相生說,重新撿起了滿是灰塵的五德相勝說,宣布大順朝是水德,水克火,所以才能滅掉明朝。
水德就水德唄,我們知道,水德尚黑,所以大順軍都應該穿黑色保安服。可是也不知道李自成從哪本地攤文學上瞧見的,居然以為水德尚藍,於是乎滿朝文武就都變成了藍精靈,真是奇哉怪也。
不過也有一種可能性,當時印染技術已經很發達了,就連老百姓都能穿得上彩色衣服了,而不僅僅黑白兩色。過去有個詞兒叫「白衣」,就是指沒有功名的平頭百姓只能穿素色衣服,等有了點兒小功名做了秀才就能穿藍衫——這種規定往往在王朝初興的時候管得比較嚴,等到王朝繁盛,繼而衰敗,也就沒人把規定當一回事了,所謂「逾制」的現象比比皆是。總而言之,沒功名的平頭百姓也有很多穿藍衫的,而李自成那伙兒鄉下土包子眼裡的大老爺們兒(也就一群鄉紳啦)自然更是藍汪汪,所以他們瞧着藍色挺好,也就紛紛地全都穿藍,並且一口咬定,這就是水德的顏色。
其實論起五行所對應的顏色來,藍色根本就沒有位置。所謂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裡的「青」不是「湛湛青天不可欺」的「青」,而是「綠水青山帶笑顏」的「青」,換言之,是綠色,東方神獸是條綠龍而不是藍龍,所以才對應了五行中的木行。木行在東,水行在北,對應的神獸是「玄武」,也就是一隻龜加一條蛇,玄就是黑,劉邦當年祭的黑帝就是北方天帝。大順朝的尚藍,根本是沒文化的江湖騙子在瞎搞。
而且,這個奇哉怪也的藍色大順朝也僅僅維持了一個月,就被吳三桂勾引關外的清政權給滅掉了。
話說清朝原本國號叫金,因為太祖努爾哈赤是女真人,於是就接着前代女真族建立的金國,起了同樣的名字。其實清朝的女真跟金朝的女真並不是一碼事兒,金朝建立以後,正經女真人大多已經南遷、漢化了,後來乾脆融入到漢人堆里,清朝的女真則屬於一直在老家沒挪窩的窮親戚,甚至可能只是窮鄰居。所以努爾哈赤建了金國以後,就沒有延續金朝的金德或者土德——不過也可能他壓根兒就不知道還有五德這類有趣的花活兒可玩。
努爾哈赤光想着在關外建國,跟明朝對着幹了,他還未必有得天下之志。等到他兒子皇太極繼位,那傢伙眼光遠,野心大,瞧着明朝一天比一天爛下去,覺得自己也有機會入主中原,當中國皇帝,於是他就把部族名字和國家名字全都給改了。部族從女真改為滿洲,國家從金改為清。「滿洲」有兩個水字邊兒,「清」字又一個水字邊兒,大概打算用三條水來澆滅明朝的三重火。
然而這也只是民間的習慣說法,清朝跟明朝一樣,也沒有公開宣稱自己的德性。民國初年續修的《儀封縣誌》上記載,說十堡村的村民曾經在村里火神廟前面挖出過一具鐵牛,上面的字已經被侵蝕得很難辨認了,光能模糊地瞧出前面寫着「水德」,末行有「大清」「乾」「四十四」等字樣。這也屬於後人附會,真擱在清朝,正經讀書人不會寫這樣的字眼。
因為事實上,清朝別說德性了,就連正經的尚色都沒有——皇帝是穿明黃,可是祭祀天地祖宗並不要求黃牛、黃羊、黃豬、黃狗啥的,至於旗號更跟北周似的,四色俱全。我們知道,努爾哈赤把女真本族人都分了八旗,也就是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和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後來皇太極照貓畫虎,把歸附的蒙古人和漢人也各分八旗,就是所謂的「蒙八旗」和「漢八旗」。所以皇帝穿黃袍子,很大原因是因為皇太極起初是領着鑲黃旗的,後來他更奪取了正黃旗和正藍旗,就稱為「上三旗」——再後來多爾袞把正藍旗剔了出去,改成了自己的正白旗。這三旗全都由皇帝親領。
所以看吧,正經清軍出陣,旗分四色(入關後再加上新附的漢軍綠營,打綠旗,就是五色),就算皇帝親征,打的黃色旗也未必是他獨一份兒,可以說旗號上壓根兒就沒有單一的尚色。
不過五德不搞了,並不說明清朝人不信五行。咱們可以這麼說,五德是統治階級搞的玩意兒,屬於陽春白雪,老百姓搞不懂,等到統治階級懶得玩了,老百姓也不會再把它撿起來;而陰陽五行是下里巴人,從歷代君王、大儒到街邊要飯的,多少都知道一點兒,算命瞎子更是滿大街嚷嚷,所以五德敗落了,五行卻還繁盛,甚至一直繁盛到今天。
所以清朝人上從皇帝,下到黎民,還是普遍相信陰陽五行的。舉例來說,清朝護衛北京城的八旗兵就是按照五行相剋來確定居住方位的。東方屬木,金克木,而金色尚白,所以正白旗和鑲黃旗就都拆遷去了東直門和朝陽門。
這就是五德學說最後的餘光,大多只存在於民間傳說之中,老百姓沾着點兒風就是雨,神神叨叨地聊起德性來總比「今天天氣如何」要過癮得多,官方則懶得理會。從宋朝以後,事實上五德學說已經逐漸沒落了,正經人不搞這個,除了作為老百姓的談資外,也就一些無聊的落魄知識分子、喜歡怪力亂神的玄幻小說作者才會有興趣了。
舉例來說,大部分清朝人都不知道明朝還有德性一說,而關於自家是水德,也只能在後院跟着瞎侃而不敢堂而皇之記在書上。康熙年間,皇三子胤祉和福建文人陳夢雷主持編纂了一部《古今圖書集成》,其中考證歷代的德性,光寫到金朝就算完了,根本沒提元、明、清三代。清代的兩種小學課本《群書紀數略》和《幼學歌》都把歷代王朝的德性當基本文化常識來教給小孩子,下限也只到宋朝。再後面咱不提了,要不萬一碰上個愛較死理兒的孩子,問老師說元朝金德、明朝火德、清朝水德,是記載在哪本大學教材里的啊,就沒法兒回答了。壓根兒就沒有,上哪兒給你找去?總不能拿出本地攤文學來糊弄孩子吧。
因為經過了宋朝的反思,讀書人大多覺得這套理論不靠譜,年代越久,很多事情就越是說不圓,既然說不圓,咱乾脆不說了,免得丟人現眼。於是乎,曾經光輝萬丈的五德學說,也就逐漸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可沉渣也總有泛起的可能。辛亥革命以後,民國建立,五德這一套本該走到了尾聲,誰承想又冒出個袁大頭袁世凱來妄圖復辟,想建一個中華帝國,定年號為「洪憲」。
據說這洪憲年號的來源很有點兒意思,本來最初擬定的年號是昭武,後來有人翻書翻到了,說這個年號是當初吳三桂造反時用過的,不吉利。於是突然有「高人」出現,說不如用「洪憲」吧,明朝開國年號是洪武,清朝心腹大患有洪秀全,武昌起義的領袖叫黎元洪,都帶一個「洪」字,當真大吉大利。於是袁世凱下詔允准。
按道理說,老袁家往前推有袁紹、袁術兄弟倆,自稱是大舜的後裔,舜乃土德,而土又恰好克了清朝的水,袁大頭的洪憲新朝不管用哪個理由都應該應了土德才對。可惜他手下全是些糊塗蛋(以「籌安會」那位楊度的學問,按說不應該瞧不出來),也不知道是誰給出了個渾主意,這「袁朝」居然就奉了火德,登基那天還拿了好些紅油漆把紫禁城塗了個遍。木生火,火克金,根本不挨着,他們不會因為清朝的前身是後金,所以想當然誤以為清朝算金德了吧?
最終袁氏倒台,繼續民國。民國最早是打的五色旗,後來蔣總司令北伐,名義上推翻北洋政府,統一中國,給換成了青天白日旗。據說,林語堂先生當年曾經拿青天白日旗開過涮,說青天青天,這旗主色是青,那民國該是木德。袁世凱不是正統,連「閏統」都算不上,拋開不提,清朝是水德,水生木就恰好是民國了。
是糟粕就該摒棄
老祖宗的東西有精華也有糟粕,而且隨着歷史的發展,這糟粕也就越來越多——有些是曾為精華,但所適用的環境不存在了,所以變成了糟粕;還有些是人為地扭曲精華,給生拗成了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