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笑翻中國簡史 - 第2章

馬伯庸

  比起古希臘人來,古代中國人的思維要形而上得多了,就像天比神更看不見、摸不着一樣。古代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宇宙本原,同樣虛得一塌糊塗,它叫作太極。

  太極是什麼玩意兒?太就是大,就是最主要的,極就是頂點,是最根本的,不像地、水、火、風,就算看不見也能感受得到,太極你能看得到嗎?能感受得到嗎?

  太極的概念,最早出現在《周易》里,作為《周易》本體的《易傳》里就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根據歷代閒人們的解說,所謂太極就是宇宙的虛無本體,或者是這個虛無本體還沒有轉化成萬物之前的混沌狀態。神神叨叨,看得人一頭霧水。那麼好吧,太極以後還有兩儀,所謂兩儀就是陰陽,雖然只具備象徵意義,但好歹是個中國人就知道日是陽、月是陰,男是陽、女是陰。再不濟,跟太陽底下曝曬會兒你就明白什麼叫陽了,躲樹蔭底下乘會兒涼你就知道什麼叫陰了。

  還有沒有更具體的呢?兩儀生四象,這看上去跟地、水、火、風有點兒接近了,可能比較好理解一點了吧?你錯了,四象更詭異。最初的四象不是後來附加上去的什麼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最初的四象是指少陰、少陽和老陰、老陽,還跟陰陽一樣虛。四象生八卦,八卦是乾、坤、坎、離、巽、震、艮、兌,或者通俗點兒來說,是天、地、水、火、風、雷、山、澤,瞧上去怎麼着都不像是在說什麼生成宇宙的基本要素,而是宇宙已經成型後的各種事物形態。

  其實啊,《周易》系統根本是在玩數學遊戲。太極暫且不論,所謂兩儀就是0和1,二者形成《周易》系統最基本的「爻象」——0就是陰,是並列的兩根「橫棍兒」;1就是陽,是單獨一根「橫棍兒」。上下兩組爻象就合成了四象,也就是上下兩陰為老陰,是0;上陰下陽為少陽,是1;上陽下陰為少陰,是2;上下兩陽為老陽,是3。三組爻象組成了八卦,從0排列到7……六組爻象是六十四卦,從0排列到63。

  1687年,耶穌會士柏應理撰寫了《中國哲學家孔子》一書,其中共計用十三頁對伏羲八卦圖作了介紹。德國哲學家、數學家萊布尼茨買來一本一翻——我的天,這不是我正在研究的二進制嘛!二進制的發明從此就歸功於萊布尼茨了,而最早制定《周易》系統的中國原始數學家則淹沒在了歷史的浩瀚海洋中。沒辦法,他那一套太形而上了,幾千年來沒幾個人能搞得懂。

  《周易》的道路走不通了,那麼中國古代還有沒有別的相對比較形而下一點兒、比較好理解一點的宇宙論呢?是否有地、水、火、風那樣比較容易被普羅大眾所接受的元素理論呢?雖然出現得晚了一點,不過還真有,那就是五行學說。

  花里胡哨的五行學說

  《周易》變成後來的儒家經典《易經》,歷代摻雜了很多古古怪怪的東西進去,而其本體,最早不會早過西周初年,最晚不會晚於春秋時代。五行學說比《周易》略微晚出現幾十到幾百年,春秋戰國時代,奇妙的五行學說開始登上哲學舞台。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其實到不了一百家,三五十家頂天了),其中有一家叫作「陰陽家」,就是基於《周易》的陰陽兩儀理論,研究宇宙和萬物本原、構成要素的一派閒人。已經無可考證,究竟是其中哪位陰陽家在經過長期的調研、冥想或者乾脆一拍腦門兒,最終拿出了跟西方四元素論非常接近的五行學說。

  「行」字的本意是道路,所謂五行,大概是指可以通向最終態太極的五種事物形態吧。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我們可以對比一下西方的四元素論,水、火雙方共有,土當然就是地,然後西方有風咱沒有,咱有金、木,比他們多一樣。

  地、水、火、風,可以理解為固體、液體、最常見的一種能量劇烈釋放方式以及氣體。有趣的是,中國古代五行學說里沒有氣體的容身之地,因為當時的人們根本不知道空氣為何物,至於風,他們認識到那是一種事物變化的現象,但不認為代表或者反映了事物本身。金,可以理解為無生命,而木則是有生命,古代中國人認為它們也是構成宇宙萬物的基本要素。

  古希臘、古印度的四元素論自然跟後來的元素周期表沒法比,又粗糙又空泛,還充滿了莫名其妙的神秘主義氣息。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也是如此,但中國人另有一功,把五行和陰陽相配合了起來,這麼一攪和,就連普羅大眾也都能基本理解五行學說了。

  當然啦,即便把陰陽五行都配合了起來,想要搞清楚老天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天老子和天子兒子之間的關係究竟是怎麼樣的,仍然需要做大量案頭工作或者多拍幾次腦門。可倘若不能解決這兩個重要問題,你再研究多少宇宙構成都是虛的,官方不會贊助,因為他們不在乎,你的名字也因而不可能出現在官方史書上——《周易》的作者和五行學說的發明人連名字帶骨頭全都爛光了,就是明證。為了得到官方的認可、支持、贊助,證明自己的學說對鞏固統治有用,於是乎,一位承先啟後的大陰陽家就此應運而生,他的名字,叫作鄒衍。

  歷史從諸侯爭霸的春秋時代,不知不覺就邁入了廝殺更為殘酷、謀的不是霸而是王甚至是帝的戰國時代。戰國七雄裡面,要說最富庶也最太平的,非齊國莫屬——除了作死的齊湣王統治時期。齊國近海,得漁鹽之利,所以富裕,它距離秦國最遠,所以太平,加上齊湣王的悲催遭遇教育了齊人,往外打就是找死,守着原本的疆土最安全。所以齊國是最後一個被秦軍滅掉的,而且基本沒打什麼仗,秦軍一到,「帶路黨」直接就把城門給打開了。

  那麼,不忙着打仗,不忙着拓土,大部分時間齊君都在忙什麼呢?原來他們在贊助學術研究。百家爭鳴從春秋時代的一盤散沙,演進到戰國時代的各家理論逐漸完善並且相互融合,齊國的貢獻不可小覷,甚至我可以拍胸脯保證,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十個裡面有九個得到過齊君的贊助。贊助方式是什麼呢?那就是開學堂、請講師、提供場地和經費讓大家坐下來一起研究和辯論。

  齊國所開的學堂,名叫稷下學宮。這個「稷」字,是指齊國都城臨淄的一處城門,「稷下」就是稷門附近的意思。這座高等學府肇建于田氏代齊以後的第三代君主田午時期,田午不是正當繼位的,而是殺了自己的哥哥齊侯田剡,還有侄子田喜,篡位為君的。田午死了以後,諡號為桓,史稱齊桓公(不是三百多年前的春秋霸主齊桓公)、桓公午,或者蔡桓公——成語「諱疾忌醫」就是由他的事跡產生的,他因為不聽名醫扁鵲的良言相勸,最終病到無藥可救,一命嗚呼。

  大概是為了掩蓋自己篡位的惡名吧,這位桓公午創建了稷下學宮,滿世界搜羅各派思想家,想通過大搞學術贊助來給自己換得個好名聲。這座官方學院就此建成,一直延續到齊國滅亡,其間產生了大批名聞天下並且影響後世的大教授,比如儒家的孟軻、荀況,法家的申不害,縱橫家魯仲連,還有就是陰陽家鄒衍。

  鄒衍,聽名字就知道他是鄒國的公族後裔,鄒國雖然被楚所滅,但地近齊、魯,最終土地還是落到齊國手裡,所以他也可以算是齊國人。此人生卒年不詳,根據資料來看,大概略晚於孟子,跟魯仲連和名家的公孫龍是同時代人。據說鄒衍已經徹底想通了上天的奧妙,所謂「言盡天事」,所以當時人送他一個外號,叫「談天衍」——當然啦,是說他專門講解天的道理,不是說他喜歡閒聊,說什麼今天天氣很不錯之類的。

  這位「談天衍」綜合了前輩關於陰陽五行的研究成果,推出了自己的全新理論,一種叫「大九州學說」,一種叫「五德終始說」。「大九州」什麼的與本書主題無關,暫且不論,這個「五德終始說」聽上去很厲害啊,究竟說的是些什麼呢?

  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是很花哨的,作為宇宙基本元素的五行並非靜止不動,它們隨時隨地都在互相影響、互相轉化,就好像陰和陽是相輔相成、互相滲透的一樣。陰陽家們說五行有生克,所謂生,就是指某一行凝聚得多了,就會從中產生出另一行來;所謂克,就是指某一行會影響甚至克制另一行。五種元素相生相剋,克來生去地形成了種種複雜關係,於是宇宙萬物就都因為這些生克而產生出來,並存在下去,或者演化,直至消亡。五行的生克規律是: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這其中某些關係很好理解。比如水生木,就是必須得澆水,草木才能生長;火生土,火把木頭燒光了,變成了灰燼,那不就是土嗎?再比如土克水,洪水泛濫得靠土堤、土壘來堵啊;水克火更簡單,誰都知道用水能澆滅火頭。但某些關係就理得不那麼順了,土怎麼就生金了?礦物大多是埋在土裡沒錯,可怎麼能算是土生出來的呢?還有,木怎麼就克土了?理論上植被保持得好,水土才不會流失嘛。但總而言之,理論就這麼出來了,五種元素相生相剋,形成了兩個完整的循環,不但在學術上貌似能夠自洽,而且還蘊含着一種圓融的藝術之美。

  五行學說出來以後,陰陽家就開始把它們往宇宙萬物上去套,直接能夠套得上的自不必多說,要是瞧着不怎麼能套得上的,那就乾脆篡改事實,以證明理論的正確。比方說,用五行套五方:金代表西方,木代表東方,水代表北方,火代表南方,土代表中央,可以完美套用。再比方說,金代表白色,木代表青色,水代表黑色,火代表紅色,土代表黃色。

  除此之外,拿五行套人的身體,據說金就代表皮、鼻子、肺臟和大腸,木就代表筋、眼睛、肝臟和苦膽,水就代表骨、耳朵、腎臟和膀胱,火就代表脈、舌頭、心臟和小腸,土就代表肉、嘴巴、脾臟和胃。

  而且不僅僅是宇宙萬物中那些看得見、摸得着的東西照套五行,就連一些虛擬的概念,他們也堂而皇之往五行上套。比如說玄而又玄的八卦,陰陽家們說了,乾、兌是金,震、巽是木,坤、艮是土,離就是火,坎就是水。再比如計算曆法的天干、地支,也都分了五行。十天干可以被整除,兩個配一個;十二地支整除不了,就三組一對二,兩組一對三——什麼甲乙木、丙丁火、壬癸水等等算命用語,就是這麼來的。

  五行學說就這樣被一代代陰陽家們前仆後繼、絞盡腦汁地大體完善了,等到稷下公立大學堂資深老教授鄒衍出馬,立刻就直截了當地把宇宙之道和人間之事,也就是天老子和天子兒子的關係敲定了下來。影響深遠的「五德終始說」熱辣出爐。

  五德有始終

  陰陽家們認為,五行可以完美地套用在萬物甚至萬事上,任何事物只要能分成五類,自然就能應合五行,要是分不成五類的……那是你分得不夠細緻。所以不僅僅有形之物、自然之物有五行,就連思想道德都能夠分成五行。

  比如說,孫武寫《孫子兵法》,提出「將者,智、信、仁、勇、嚴也」,陰陽家馬上指出,沒錯沒錯,這就是五行所演化出來的五德!其實不僅僅將有五德,就連雞都有五德,《韓詩外傳》中就說雞「頭上戴帽子是文,爪子能戰鬥是武,敵人在前敢於衝殺是勇,看到吃的互相招呼是仁,按時啼鳴是信」,歸納起來,雞的五德是文、武、勇、仁、信。

  所以有關品德的好詞彙多了去啦,隨便挑五個出來就能算是與五行相配合的五德,比如「溫、良、恭、儉、讓」,比如「忠、仁、誠、節、勇」,各種說法莫衷一是。然而五行是有生克的,五德有沒有生克呢?你就算能硬拗出忠生仁來,也不可能搞出什麼誠克勇來不是嗎?但是老教授鄒衍站出來明確表態:沒錯,五德也有生克,雖然不明顯,但是其循環可見。

  鄒老教授認為五行是上天造成萬物的基本屬性,五德是上天賦予人間的基本品德,任何朝代,也都必然偏重於某一種品德。所以,正如五行有生克,會循環一樣,五德在不同時代也會有所偏重,更明確地說,朝代的德性是會隨着朝代更替而轉變的。更進一步,他大膽地總結並且預言,朝代更替也是德性變更的結果,這就叫「五行相勝」。

  鄒老教授沒有明確指出所謂五德究竟是哪五德,估計因為他解決不了忠、仁之類品德相生相剋的關係問題,他只是按照五行,把五德定義為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和土德。他說:「自從天地產生以來,五德轉移,各自都有所因應的朝代……土德以後,木德繼承,再然後是金德、火德、水德……」就這麼循環來循環去的,所以也叫「五運」。

  那麼,每一個朝代的德,究竟靠什麼來確定呢?這就與中國傳統的另一套玄虛理論有關了,那就是說,既然天象和人事是有關聯、有呼應的,那麼地上發生什麼大事兒,上天就會事先給出預告。這些預告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比方說天上飛彗星,起濃雲,以及地震、海嘯、泥石流之類的災禍,那就是負面的,咱們前面說過,人間君主得為此寫檢討,或者讓大臣寫檢討。至於正面的預告,可以分為三大類:一是祥瑞,二是祥物,三是讖。

  所謂祥瑞,就是指憑空出現的、瞧上去就必有好事情發生的各種虛無景象,比方說有什麼神龍、鳳凰、麒麟降世啊,比方說有什麼不同尋常的彩雲出現啊,等等。所謂祥物,就是實實在在的人人都能夠瞧得見、摸得着的吉祥物件。其實嚴格說起來,祥物也屬於祥瑞的大範疇,但咱們所說的狹義的祥瑞是純粹務虛的,比方說自古以來到處都有人聲稱見過龍、鳳,但始終沒人逮一條來公之於眾,虛得不能再虛。祥物呢?比方說什麼地方的一株稻子生了三個穗啊,什麼地方的山裡挖出塊大玉石來啦……諸如此類,不管是真是假,是不是偽造的,起碼是個人就能見着,還能去摸上一摸,不是嗎?

  第三種是讖。「讖」這個字的發音是「趁」,指的是可能會實現的預言。咱們這裡說的讖,主要包括符讖和讖謠,所謂符讖就是指相關預言的神秘文書,所謂讖謠就是指民間到處傳唱的神神叨叨、含有預言性質的調子或者順口溜。

  祥瑞相對應的是不祥,祥物相對應的是不吉祥的事物。咱們前面說了,天上飛彗星就是不祥,飛過條龍就是祥瑞;地里刨出塊玉來就是祥物,刨出塊石頭來,並且石頭上還寫着「祖龍死而地分」之類的字眼兒,就是不吉祥的事物。至於讖,這個詞本身沒有褒貶色彩,可能預示着好事兒,也可能預示着壞事兒,還有可能對於某些人來說預示着好事兒,對某些人來說則預示着壞事兒。

  打個比方,古史記載最早的讖謠是「山桑弓,箕木袋,滅亡周國的禍害」,據說預示着美人褒姒將要禍亂周朝,導致西周滅亡——傳說「亡國禍水」的褒姒打小就是被一對販賣山桑弓、箕木袋的夫婦所收養的。這基本上屬於預告壞事兒的讖謠,可是對於仇恨周朝的人來說,倒說不定是好事兒。再比方說,陳勝、吳廣造反的時候,自己編造了讖謠「大楚興,陳勝王」,對於那哥兒倆和楚國遺民來說,當然是好事,對於秦朝來說,肯定就是大壞事。

  言歸正傳,鄒老教授認為,所謂王朝的德性,就得靠這些祥瑞、祥物和讖來確定。

  比方說最早的黃帝,碰見過黃龍,還有一條十多丈長、幾米粗的大蚯蚓,黃色屬土,蚯蚓也屬土,所以黃帝土德盛。到了虞舜,又稱作虞朝,虞朝就是土德。虞朝後面是夏朝,夏朝的開國君主大禹曾經在郊外碰到過青龍,所在之地草木茂盛,青是木色,木又克土,所以夏朝就是木德。取代了夏朝的是商朝,趕上過山裡面冒出來銀子的好事,故而商屬金,金又克木,於是商就是金德。到了周代的時候,周天子曾經看到過好大好大一個火流星在宮殿上空盤旋一周,變成無數的火老鴉飛散,火克金,周自然就是火德了。

  老先生這麼着從古到今捋了一通,然後滿意地捋捋鬍子:沒錯,沒錯,五德就是這麼循環交替、貫徹始終的——這就是「五德終始說」。

  第一個稱德的王朝

  「五德終始說」可是個大大的好東西,因為這套理論包容性特別高,誰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去修改。按它的本意,只有擁有正經德性的勢力才能推翻前朝創立新政權,但是此後大家全都反着用,先捏掉前朝,然後再給自己配一個合適的「德」,以證明自己是受命於天的合法政權。這就好像是先上車後補票,先生孩子再領結婚證,先打下伊拉克再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樣,古今道理全都相通。

  歷代造反派都應當感謝鄒衍,因為既然有了這樣一種先進的理論來武裝和指導,那麼大家吹噓起自己的「受命於天」來就更加理直氣壯了。首先發現這種好處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商人、政治家呂不韋,他不僅讓門客把這套理論寫進《呂氏春秋》里去,並且按照「五德終始說」為今後新王朝的創建積極籌備理論基礎:周是火德,水能滅火,水克火,嗯嗯,那麼取代周朝的自然就該是擁有水德的王朝啦。

  周朝末代君主周赧王大約死於公元前256年,是在呂不韋當上秦國相邦的七年之前。也就是說,呂不韋召集大群門客編纂《呂氏春秋》的時候,周朝已經滅亡,可是七雄爭霸,新朝代還沒有誕生。七雄雖然已經全都稱了王,可是它們的祖先都只是周王朝分封或者承認的諸侯,名義上是周天子的臣下(包括那個始終不肯真正服從王化的楚國),也從沒統一過天下,自然沒資格擁有正統地位,給予「德」的屬性,所以被自動無視了。呂不韋的目光在朝後看。

  ——話說這種拿割據勢力不當王朝,既不給正統地位也不論德的計算方式,以後還經常會碰到,並且被變出無窮無盡的新奇花樣,此乃後話,暫且不提。

  《呂氏春秋·應同》里相對王朝德性的說明,比當年鄒老教授所言更為詳細,說明了這一門學問始終是在向前發展的。書中說,大凡將有新的帝王、新的王朝興起,上天一定會先降下祥瑞預兆來提醒老百姓。比如黃帝的時候,上天先生出大蚯蚓和大螻蛄來,於是黃帝就說:「土氣勝!」因為土氣勝,所以流行黃色服裝,辦事兒也很土。等到大禹的時候,草木經過秋季、冬季都不凋零,於是大禹就說:「木氣勝!」因為木氣勝,所以流行青色服裝,辦事兒也很木。等到成湯的時候,上天先從水裡生出一柄金刀來,於是成湯就說:「金氣勝!」因為金氣勝,所以流行白色服裝,辦的都是金事兒。等到周文王的時候,上天先派火老鴉叼着大紅文書聚集在周朝的宗廟裡,於是周文王就說:「火氣勝!」因為火氣勝,所以流行紅色服裝,辦事兒也很火。替代火德王朝的,一定是水德王朝,上天一定會先預兆水氣勝,因為水氣勝,所以流行黑色服裝,辦的事情都非常水……

  至於什麼叫土事兒,什麼叫金事兒、水事兒,呂老相邦及其門客都含含糊糊地不肯明說,對於所預見或者不如說所預告的下一個正統有德王朝,會是七雄中哪一國的未來呢?也暫且閉口不言。當然啦,呂不韋是秦國相邦,肯定得為秦國說話,他這是先埋下伏筆,給新王朝誕生作政治宣傳呢。

  呂不韋的預告,很快就在他死後不久變成了現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可以說這是預言,因為古往今來,預言只有在變成了現實以後才會被人重視,被人拿出來說事兒,預言要是變不成現實,不是被人罵瘋子胡扯,就是被徹底遺忘。呂不韋的預言其實是建立在秦國強大的武力和絕佳的政治、外交態勢基礎上的,而不是什麼天降祥瑞、祥物,或者由符讖、讖謠支撐的荒誕故事。以秦國當時的實力,要說天下不會再統一或許有人信,要是說天下還會統一,但不是由秦國來統一,恐怕根本沒人理睬。

  終於,嬴政掃蕩六國,一統天下,並且自封為秦始皇了。這位秦始皇是個很迷信的傢伙,特別相信來自齊地的術士們宣揚的陰陽五行那一套,他因為想求長生不老,把術士徐巿和五百童男童女派去了東洋大海,因為遭術士背叛,結果搞了場「焚書坑儒」的慘劇,那都是家喻戶曉的史實了。且說秦始皇既然迷信這一類鬼花樣,於是鄒老教授的徒子徒孫們就主動冒了出來,在重複了一番老教授說過的話以後,又翻爛故典,好不容易找到了,或者也有可能是徹底找不到因而乾脆直接編造了一則上天新的預示,他們說:當年秦文公出門去打獵的時候,打到過一條黑龍,黑色屬水,由此可見,我強秦統一天下本來就是上天註定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