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工人同志們談寫作 - 第3章
老舍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舉個實例:
天門中斷楚江南(「中」是平聲,不犯規矩,句中第一第三第五三個字可以平仄隨便。)
碧水東流向北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出本是仄聲,北方人把它念成平聲了)
孤帆一片日邊來
這是咱們大詩人李白的「望天門山」。看,寫得多麼美,聲音多麼好聽!這裡平仄字的安排是按照上列的格式那麼辦的。
我們寫快板不必嚴守七言舊詩的規矩,可是得留點神,別教一句里平聲字或仄聲字太多了。看:「老李老宋不想去」
這一句吧,七個字都是仄聲,念起來沒勁。要是一氣兒有這麼好幾句,聽的人就快睡着了。若換上兩個平聲字,把它改成:
「老李老王(平聲)都(平聲)想去」
可就響亮的多了。
一句全用平聲字,也不好,像:「三千軍人登高山」
這麼一句,念着可真費勁兒!若換上兩三個仄聲字,改成:「三千戰(仄)士(仄)上(仄)高山」
可就容易念,而且好聽了。
快板的一句里應有幾個平聲字或幾個仄聲字,沒有一定的規矩,只須注意調動,有平也有仄,教句子有些音樂性。本來嘛,數唱快板既沒有複雜的腔調,若再不把平仄調動好些,怎能教人愛聽呢?平仄字的安排和句子的音樂性有很大的關係。語言的音樂性應在快板里儘量發揮。
押韻的時候也頂好用點心思:把同音同聲的字用在一起就好聽,隨便湊字就不好聽。看吧:「張大嫂,李大嫂,
都上南窪摘豆角。」(「角」京音讀如「腳」)
很對勁,因為「嫂」和「角」是同一個音,同一個聲——都是第三聲。(北京人嘴裡,一字只有四聲,像:汪、王、往、望。)
咱們若是把它改成:
「張大嫂,李大嫂,都上南窪去割草。」
也還對勁。因為「嫂」和「草」又是同音同聲——第三聲。若把它這麼一改:
「張大嫂,李大嫂,都上南窪去逛廟。」
可就不那麼好了。因為「嫂」是第三聲,而「廟」是第四聲。這雖然也勉強說得下去,可是究竟不如「摘豆角」和「去割草」那麼自然順嘴。所以,押韻的時候,頂好把同音同聲的字放在一塊,以便真能作到順口溜。咱們想起個「王」字,就頂好把「長」、「娘」、「房」、「洋」、「常」、「羊」、「妨」、「強」、「忙」……放在一起。同樣的,用了一個「巧」字,頂好就把「鳥」、「小」、「找」、「老」、「考」、「跑」、「倒」、「島」、「草」、「腳」、「吵」……放在一起。
「小二哥,你別忙,等我告訴你的娘。」
一定比:
「小二哥,你別忙,等我告訴馬大方。」
要好聽的多。
這麼說,寫快板不是很麻煩麼?我說:既要寫,就別怕麻煩;只有不怕麻煩,才能把它寫好。再說,這並不太麻煩。咱們說話的時候,本來「忙」和「娘」是一個音一個聲,為什麼寫快板的時候不設法把它們倆放在一起,教句子叮叮噹噹地有勁又好聽呢?只要多想想就是了——天下哪有不假思索就能寫出好東西的事呢?我提到的這些辦法都不需要什麼特殊的技巧,而是我們人人會作的。我不願增加誰的負擔,教人為難。反之,我倒要求您儘量運用您本來知道的東西。您知道:
「你就說,巧不巧,三哥踩了二哥的腳。」
是最通俗的話,「巧」跟「腳」押在一起是最自然的事,那麼幹什麼不這樣去寫呢?人人說「滿頭大汗」,您幹嘛單說「全頭大汗」呢?難道您故意躲着現成的話嗎?那有什麼好處呢?快板的言語,快板的韻,和它的平仄,都在您的心中與口中,好好地想想,仔細地安排,您就能寫出好的快板來。寫完了,大聲地念兩遍,您自己就能找出缺點來,加以修改。不要教我說的格式呀、韻呀、平仄呀,把您嚇住。這些東西您本來都知道,我不過提醒您一聲罷了。
好吧,就說到這裡為止吧,至於快板里應寫什麼思想,什麼事情,您比我知道的更清楚,就不多說;我在這裡只說了點技巧上的事兒,希望能夠幫助您把您的好思想,好事情,更好地用快板形式表達出來就是了。
-------------------------------------------------------------
☆本文由早安電子書網友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或出版社所有☆
☆僅供預覽,如果喜歡請購買正版☆
☆請勿用於商業行為,否則一切後果自負☆
☆早安電子書☆
☆http://www.zadz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