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 - 第34章

木子藍色

  對於這些習慣了大軍團做戰,每次只管跟着大軍作戰的破軍營軍官們來說,每次戰前的那些謀劃分析之類的事情都不用他們做,也輪不到他們來做。他們只要操練好自己的兵馬,一到戰時領下軍令,上面指到哪,他們打到哪就行了。

  這一轉眼間,這遼東城只剩下了他們這伙半年前最高不過是一校尉的一夥軍官。眼前他們不但得偵察分析情報,還得自己來想策略,這一時半會間,一眾人都有些沒有思想準備。

  陳克復也知道,眼下他們將面臨着很大的危機,但是整個遼東的隋軍就以他為尊。如果他也表現的驚慌失措,信心不足,那麼上行下效,估計到時不用開打,整個遼東隋軍的士氣也會降至冰點。趁着現在攻下遼東城的大捷,陳克復也是有心保持着這種喜悅和銳氣。

  言談之中,陳克復更是儘量的表現的十分的輕鬆,滿臉自信。完全就是智珠在握的樣子,讓大多軍官們也都感到輕鬆不少,特別是對於那些新軍中的將領們來說,看到主帥如此風輕雲淡,他們一個個也根本就不曾去深想他們現在的處境了。

  陳克復神秘的笑笑,「諸位,你們難道忘記了我們白天收到的李奔雷將軍送給我們的禮物了嗎?」

  帳中諸將都有些疑惑地看着陳克復,白天新城的李奔雷將軍不就是送了幾個俘虜過來嗎?沒見到有送什麼禮物來啊。

  胡海忙問道:「將軍,不記得白天將軍你和我們有說過禮物的事情啊,是不是白天的時候忘記了,難道李將軍在新城又發現了什麼好玩意?」

  「我說的這禮物就是那些俘虜,雖然我隋軍之中有朝中官員叛投遼東,可是也不知道是為什麼,那些遼人居然好像不知道新城已經落入我大隋之手。居然還派出信使帶着手令信物去給新城的高齊下令,諸位,難道你們不覺得這是一個天大的禮物嗎?」

  雖然陳克復到現在也沒有想通,為什麼高句麗人會不知道新城已失。但是他卻已經感覺到了一個機會,想了半個晚上,剛才又被那個屠夫校尉的話帶動了一下。陳克復心中一下子就有了一個大致的計策了。

  對於陳克復他們這些留在遼東的隋軍來說,遼東、新城幾城的守軍已經全軍盡沒了,連乙支北上的八萬軍隊都已經光了。可以說現在楊廣大軍一回朝,他們直接面對的敵人反而是他們過去忽略了的力量。

  在隋軍數十萬大軍圍攻遼東城時,那些不敢試其鋒芒的高句麗人,直接來了一着堅壁清野,固守不出。而隋軍對於那數百個的山城也並沒有去一個個的攻城撥地。而是直接認準了目標,專打一處。

  在新城、遼東等五城相繼失陷,守軍盡沒之時,那些本來城池並不是遼東最大的山城,以及那些兵力也算不上多的山城,如今反而是沒有半點折損。

  現在隋大軍已退,陳克復和高句麗人的攻守立場一下子就轉換了。對於陳克復來說,現在他不敢去和遼人打硬仗、野仗。但是遼人卻反而樂意和隋軍野戰了,只要高建武的手令傳到諸城,那麼在短時間內,分散於各山城的那些大的幾千兵馬,小的幾百幾十的兵馬就將重新匯聚起來,雖然看起來每一處的兵馬都沒有多少,但是如果把鴨綠水以北,甚至只要把遼東城附近的山城的兵馬集結起來,那也將是十分可觀。

  按照他的大致預算,只要給遼人半月時間,那麼他們就能在遼東集結五萬以上兵馬。雖然這些兵馬已經不再是高句麗人的精銳部隊,甚至只會有少數的騎兵部隊,而且大多還會是貴族們的私兵。但是五萬這個數字,還是讓陳克復有些心頭難安。以破軍營目前的戰力,正面一比二的對上遼人,那勝算能達到七成以上,但是如果一對三,那麼早多只有四五成的勝算,而如果是一對四,那最多只有一到兩成勝算。而對五萬人,那基本上估計就是全軍盡沒的下場。

  就算他有遼東堅城,可是沒有熟練的戰士,一樣是白搭,打起來,也不見的就能討的了好。

  而如果他不能在短時間內瓦解遼東的高句麗人軍事實力,那麼對峙下去,肯定是他吃虧的。從現在起到明年的五月,還有近十個月的漫長時間,有了這麼長的時間,遼人早就可以重新徵召士兵入伍,訓練出一支可觀的部隊了。

  而現在,卻讓陳克復看到了遼人這張大網的破綻。

  「大將軍,你說的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想打那些俘虜的主意?」

  「沒錯,今日夜襲,我們做的十分成功,突然、快捷。而且除了那隻身跑掉的高建武,我們完全就將遼東城的守軍給殲滅了。而且在戰前,我就已經派出了數百騎兵散出遼東城數十里警戒巡邏了。所以今天晚上的事情,估計得要好長時間,遼東各城的高句麗人才會知道這邊事情的真實情報。」

  胡海興奮地道:「將軍您難道又想來上次打新城時的那招?用高建武的軍令印信去詐城?」

  「胡將軍說的也不完全錯,不過我們附近的山城實在是太多,想用詐城這一招,就算有效,也實在是太過於麻煩。所以最好的辦法是我們定一計,一次性解決!」

  一眾大老粗軍官們一個個全吊起了興趣,沒有人再有心思喝茶,全都出身子前傾的看着陳克復,想知道這大將軍賣的是什麼關子。心裡想着,要不是他是大將軍,估計他早就扯着他的衣領把他提起來喝問了。

  「諸位,我們如今有了高建武的軍令,有了他和各城聯絡的信物,甚至我們還有着不少投降於我們的高句麗士兵。你們覺得,我們應當如何做才能謀得最大的戰果?」

  大廳中的一眾將領雖然都是些大老粗型的,特別是那些新軍的將領們,更是初入門級的粗漢。但是如破軍營的那些沙場老將們,雖然讓他們出謀劃策那是要了他們的命,但是一個個戰場經驗也是十分豐富的。此時在陳克復的刻意引導之下,一個個開動腦子,差不多或多或少已經能猜出一些了。

  李節微微笑了笑,「將軍是想調虎離山、引蛇出洞,然後引入埋伏圈,圍而殲之?」

  點了點頭,陳克復道:「李節將軍說得沒錯,我確實有這個想法。現在我們有着高建武的軍令書信兵符信物,而且大軍是趁着雨夜悄悄撤軍的,我們攻遼東城也是攻的十分突然,且沒有放過漏網之魚。我們現在只要派出數隊人馬,護送一批高句麗降兵,拿着高建武的兵符信物,然後找一善於臨寫之人,仿着高建武的字跡將軍令改一遍。」

  「將軍,把高建武的軍令改成什麼啊?」

  「很簡單,就如李節將軍所言,我們就在信中說我隋朝大軍撤兵,讓他們集結各自城中的所有兵馬,然後讓他們把兵馬帶到我們指定的地方。比如某個我們早已經埋伏好的山谷?到時,我相信打伏擊戰,我們以有心算無備,再打的是突襲伏擊,你們總不能說我們還不行吧?」

  「對於這一步,我們甚至可以把胃口弄大點。遼東城北面的山城兵馬我們可以把他們誘出城後伏擊他們,另外南面的山城我們同樣可以幹上一票,現在遼東城被攻破的情報遼人還不知道,我們完全可以借這個機會,就說隋大軍撤兵了,我們遼東城匯集了北面眾山城的兵馬追擊隋軍。特調派遼東城南面各山城的兵馬進遼東城加強防守,以防萬一。到時,只要把遼人一騙進城,那還不是關門打狗?此為第二策也!」

  「將軍,難道還有第三策?」

  「當然,只要前面的計策成功了,那麼我們就能接着實行第三策。我們之前也討論過,哪怕是高建武再牛,他要想帶大兵回來反撲。那麼如果他是要從平壤、漢城、國內、烏骨等城調兵的話,那估計最少也得好久才能準備好。而如果他是求穩,招募了一定量的新兵後再北上來攻,那至少也得數個月。而有這麼多時間,我們完全可以做我們的事情。只要我們前面的計策成功,那麼我們就能將附近山城的兵馬一掃而空,到時我們就可以馬上趁勢率兵出擊,用詐城之策去接管那些已經沒有了兵馬的山城。就算詐城不成,那些沒有了守軍的山城,到時還不是讓我們一戰而下?」

  那些破軍營的將領們還好些,畢竟什麼樣的大場面都見過了,陳克復的計策雖然聽起來不錯,但也算不是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但是那些第五、六兩師的軍官們完全就不同了。他們聽着陳克復坐在那裡,端着茶杯,談笑着一下子就已經表明能滅遼東數十城池,這讓一眾初出道的草雞校尉們震驚的嘴巴都合不攏了。

  

  第103章

站隊選擇

  

  第六師的屠夫校尉張黑不停的撓着大腦袋,心中對這位自家老大的佩服真的是要五體投地了。他想了大半天,不過就是想到了一點皮毛,說出來還惹的眾人發笑。

  而陳克復卻根據他的話,一會功夫說出了一大堆的計策,還來了個一二三條。按他說的,如果此計真成,那遼東基本半數落於他們之手了。一時間,又是有些佩服,又是有些懷疑陳克復在吹牛。

  「大人,我們現在可戰之兵不過八千破軍營將士,就算有兩萬新編的民壯,可是卻也都是臨時編練成軍的啊,連正經的訓練都沒有訓練幾次,我們又怎麼能指望他們呢。現在將軍的計策雖好,可是按將軍所說的,那各城的兵馬加起來至少有五萬人啊,我們就算是伏擊,也不一定能吃的下吧。而且還是兵分兩路,還要引一路進城?萬一到時把遼軍放進來了,卻打不過,反而被敵人趁機奪了城怎麼辦?」

  對於陳克復那指指點江山的樣子,李節是十分的看不過眼,一有機會,馬上就指出一堆問題反駁起來。

  陳克復輕輕的自語了一聲:「還真是為反對而反對啊!」

  雖然沒有聽到陳克復說的是什麼,但是李節說話時一直是盯着陳克復的,此時一看陳克復的那自語時的表情,他就已經猜出他在說的是什麼了。

  李節正色道:「將軍,我並不是故意挑刺,而是我大軍如今攻占了遼東城,那麼最好的策略就是倚城而守。將軍的計策雖然看上去不錯,但是還是有不少地方是有着不大靠譜的。就好比說,那高建武派出了人馬去各城調兵,將軍又怎麼知道高建武后來是不是又從降遼的漢奸身上知道了新城已失,又特意派了第二隊信使讓他們不要出城呢?」

  「而且,就如剛才我說的一樣,就算調虎離山之計真的成了。將軍又憑什麼以為,我們如今的這人數只有八千的破軍營士兵能靠伏擊就殲滅五萬敵軍呢?難道大將軍想靠您剛剛組建了沒幾天的那所謂的第五師、第六師?這也太兒戲了吧。更加讓我不贊同的是,將軍居然想騙數萬高句麗大軍進遼東城殲滅之。將軍你又怎麼保證他們不會已經知道了遼東城破的消息呢?萬一那些高句麗人來個將計就計,趁此機會一舉反而奪回了遼東城,那到時我們不是更糟了嗎?」

  「將軍,末將還是覺得拿下遼東城都已經是邀天之功了,我們就不要再去貪什麼功、冒什麼險了。好好的留在遼東城中,有了這遠東第一要塞,糧草器械充足,就算高句麗真的調兵十萬來攻,恐怕也是徒勞無功的吧。有道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將軍您年不過二十三,就已經是正三品的大將軍,還封為候爵,這些難道還不夠嗎?你就不珍惜下這些將士們嗎?」

  李節完全就是已經豁出去了,越說越露骨,完全就是在指責他陳克復的計策是想出於個人目的,完全就是想拿戰士們的白骨來累積他向上攀爬之路。

  對於這個一心和自己對着幹的李節,陳克復冷冷地掃了一下,對於這人他也是不抱什麼希望了。他們兩人完全就沒有調和的可能性,這破軍營中有他就沒李節,有李節就沒他。反正是一山容不得二虎,他李節又不是母虎。最好的結果是李節老實的呆一段時間,然後通過李閥活動下,再調任其它衛府,如果一心想留在破軍營和他死磕,那他陳克復也絕對不會客氣。

  陳克復站起身來,掃視了一眼廳中的眾將領,冷冷地道:「你們各位也是和李節將軍一樣的想法嗎?如果有和李節將軍一樣想法的,請站起來,把你的想法說出來。」

  廳中跳躍的燈火給陳克復的臉上增加了一層光芒,站在上首,那燈火的照耀下,陳克復的身後豎立着一個高大的身影。一瞬間,輕飄飄一句話後的陳克復,整個人都給高大起來,甚至散發着一種難言的威壓,完全將李節之前的氣勢給打壓了下去。不少新軍中本被李節說的有些動心,不願意去冒險的新軍校尉們一下子給鎮住了,數個本想站起來的校尉,張了張嘴,最後還是老實的坐在了墊子上沒敢起來。

  迎着陳克復的目光,只有第五、六兩師的副師長兩個郎將站了起來,表示支持李節的意見。對於那兩人,陳克復去看都沒看一眼,只是好整以暇的攏了攏袖子,然後轉頭對着依然端坐在一側的沈光道:「沈光將軍,你的意見呢?你也贊同李節將軍的說法嗎?」

  陳克復的話一落,李節也忙將目光轉向了沈光,眼中滿是熱切與期盼,這沈光自被破格提拔為從五品後,他就對沈光十分上心,對沈光沒少花功夫,一開始沈光也確實對李閥態度不錯。

  只是到了破軍營後,卻與這陳克復又曖昧了起來,讓他一時有些把握不住的感覺。

  如今他向陳克復發難,除了跟去新城的四位部下,他帶來的七位郎將,此時剩下的兩位都堅定的站在了他這一邊,可是這沈光卻依然坐在那裡一動不動。

  李節心中一涼,看來這沈光最終還是倒向了他的南陳故主了。該死的,李節心中狠狠地罵了一句。一張俊臉也變的有些發青,牙齒更是緊咬,一雙眼睛狠狠地盯着沈光。

  沈光靜靜地看了陳克復和李節一眼,起身道:「我既為破軍營將領,那必遵從大將軍的號令。如果要問我有什麼意見,那我個人是贊同大將軍的策略的。此次如果出戰,我原為一軍先鋒。」

  看着李節那張臭臉,陳克復心裡卻格外舒坦。對於沈光,陳克復是十分欣賞的,這肉飛仙完全就是一員猛將,而且更是一員步軍猛將。

  只是之前因為他是李節帶來的人,心中難免會有幾分芥蒂,對於他並不敢完全放心。

  雖然知道沈光也是南陳之人,但是對於陳克復來說卻一樣的不敢放心。但是這段時間接觸下來,發現沈光對於他還是十分支持的,而且關鍵的是在他手下的這一撥將領中也是十分出類拔萃的。今天這一問,更是等於在讓沈光站隊,而眼下沈光沒有半絲猶豫的選擇,也十分的讓陳克復滿意。

  陳克復不怒反笑,「還是沈光將軍說的好啊,上下一心,才能其利斷金。李節將軍一直說最好的策略就是防守,你只看到過去我隋軍數十萬人圍攻數月而不得下,就以為只要坐守就真的會萬無一失了,但是李節將軍難道不知道有句話叫,時局變換,彼一時、此一時嗎?高建武能守城月余而不失,那是因為他有兵十萬,還有二十萬上下一心的城中百姓。」

  「而我們如今雖據堅城,可是熟練之兵不過一萬,完全不能和當初的遼人相比。而且再好的防守也是有漏洞的,難道李節將軍才過了半天就已經忘記了,我們是怎麼攻進遼東城的?只不過是幾條暗道,我們就輕鬆的將這座數次圍攻而不得下的堅城拿了下來。這難道還不足以讓李將軍清醒一點?」

  「這世上就沒有攻不破的堅城,最好的防守不是城有多堅,牆有多厚。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以攻代守,將戰爭的主動權完全掌握的手中,這才是最好的防守方式。我們現在的缺陷是士兵不精,而打伏擊戰,圍殲戰卻正是最好的化解兵卒不精的辦法。我們唯有抓住機會,在高句麗人反撲前,將我們附近的有生力量盡最大可能度的消滅,然後再憑城堅守,這才是上上策。」

  「陳克復,你做得太過份了。李節將軍乃是陛下親點的破軍營之次官,如今你居然如此對待李將軍,你這是惘顧聖意,你這是擁兵自重!」第五師副師長王成振臂大喝道,只是他的話語卻沒有人附和,除了同是李節部下的第六師副師長李映外,所有的將校們一個個把臉撇向一邊。

  跳的再高,在陳克復的眼中也不過是一跳樑小丑,他看的都懶得去看那兩人一眼,連將目光稍微轉移過去一下都不願意。自始至終,陳克復關注的一直是李節,還有一眾新軍校尉們。雖然李節如今被他吃的死死的,但是他的兩個老部下還是擔任着五六兩師的副師長,而且這次攻城突然,民壯的所有指揮權也是交給了李節。

  第五、六兩師兩萬多人,卻只有陳富、陳貴兩個自己人在管理,對於萬兩多人的大部隊來說,實在是有些空子太大,他不得不防李節趁此機會丟下破軍營,轉而去新軍中拉攏培植自己的親信勢力。對於這個一直想着奪權的傢伙他可是一點也不願意馬虎,哪怕是如今被他給架上了高閣,但是這樣的傢伙,一不小心還是會給自己惹出很大麻煩來的。

  毛翊、胡海、羅林、沈光、李世民、陳富、陳貴幾位將校起身而出,騰的一下單膝跪下,大聲道:「我等謹遵大將軍號令,唯大將軍馬首是瞻,原為此次大戰先鋒!」

  幾位軍中大將一表態,大廳中還愣着的一眾大小校尉們全都騰的站了起來,齊聲向陳克復表態,整個大廳中只剩下了李節和王成、李映三人愣愣的站在那裡,心裡說不出的苦滋味。

  

  第104章

調虎離山

  

  攘外必先安內,這句話在陳克復穿越之前最先接觸到的時候,是一度被當作是一個不好的詞語來用的。

  但是隨着年紀的增長、對事物和更多了解,陳克復反而贊同這句話了。特別是穿越之後,身處於這千年前的大時代之中,對於這句話更是有了個深刻的認識。

  拋卻各種其它因素而論,這句話絕對是一句至理名言,甚至可以說是治國安邦之策,是對歷史、對戰爭、對治國方略的一個精準的概括。

  歷史上真正系統地總結出來並拿上檯面的是漢代名臣晁錯,這是歷史之幸,中國之幸,因為這個戰略被漢景帝採納以後,平定了七王之亂,海內粗定,為以後漢武帝決戰匈奴奠定了重要基礎。

  這句話大到國家政治,小到官場爭鬥無所不包。現在陳克復就十分的認同這句話,身處於遼東之地,要想站住腳取得基業,那他首先要做的不是如何的打敗高句麗人。而是如何的將破軍營給上上下下的給理直理順了,如李節這樣的傢伙絕對是必須先安內的。搞不定李節,什麼外擊高句麗,什麼皇圖霸業,什麼陳氏復國,不過是一個笑話罷了。

  眼看眾將領們都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陳克復的嘴角微微翹起,他就是要讓那些新軍將校們知道,這個李節不過是破軍營中一個被架空了的郎將罷了。

  跟着李節,那就是和他陳克復過不去。

  「諸位,既然我們已經確定好了我們下一步的方針,那麼現在就是討論具體的方案了。剛才說的是戰略,戰略就是指當無可為時知道如何為之,戰術則是指當有可為時知道如何為之。現在我們就是當有可為時要知道如何為之,各位,從頭開始,我們先商議一下這次我們要調虎離山的山城名單。」

  到了這個時候,陳克復不禁萬為懷念起後世軍隊中的參謀制度起來。雖然現在的軍中也有長史、司馬一類的參謀角色,但是這些人並不是真正的參謀。像現在這樣的情況,如果他有一個參謀本部的話,他完全可以和各將軍們商議出戰略方案,然後讓下面的一群專業的參謀團隊將具體的戰術方案做出來,甚至可以做個一二三方案供選擇。

  陳克復搖了搖頭,現在軍也掌了,地盤也有了,可是真有種百廢待興的感覺,各種各樣他以前只是能想想的事情現在終於有了機會去做了。可是卻發現這要做的事情千百件,他卻一點時間也沒有。

  商議了半天之後,陳克復與從將選擇了白岩城、金山城、蓋牟城、安市城、扶餘五座大城為目標,其餘附近大小山城堡壘近八十座。對於陳克復來說,這一個個圍堵在遼東城、新城邊的眾多城池就如同一個鐵桶一樣把他們包圍着,不把這些城池給平了,實在是讓他們無法安睡啊。

  好在連番大戰,俘虜的高句麗軍民也是相當多的,面對着死亡和投降後的賞賜,不少人還是選擇了臣服。就連那批信使也同樣有人願意臣服,有了這些高句麗的軍民,在經過近衛的仔細分別核對驗證之後,陳克復等人也很快對各城池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白岩城、金山城、蓋牟城、安市城四城各有軍五千人馬,多為步兵,各城人口都差不多有兩三萬人口,糧十萬石左右。而扶餘城則為高句麗最東北的一座大城,有人口近六萬,軍一萬兵馬,且有五千騎兵,儲糧足有五十萬石,完全就是高句麗最西北端的門戶要塞。

  至於各城附近其餘周長在兩到三千米步的小山城,及那些眾多的周長在一到兩千步的山堡,則是足有百餘個。最後陳克復等人在詳細的盤問了各城的兵力後,直接拿出了其中有兵馬防守的六十座山城。這大小六十座山城,雖然聽上去嚇人,但其實人口和兵馬並不多。

  平時各小山城中都如中原的小集市街鎮一樣,大都是一些貴族們的城堡,也充當着附近居民的交易集市。而一旦戰爭發生,所有的附近農民及莊園中的奴隸等就會全都退守各山城之中。

  現在遼人堅壁清野,所有在外居住的農民及奴隸們都退入了山城之中。據那些遼人交代,這六十餘城的兵馬全部集結起來的話,大致能有兩萬人左右。不過這些兵馬比起遼東城的守軍來卻差的遠了,大多是貴族們的奴兵,甚至比起白岩等城的士兵戰力還差一等。

  雖然說是戰力不強的奴兵,卻也讓陳克復等人皺起了眉頭,這情況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他原本以後,在鴨綠水這北,遼人最多還有個六七萬人。可是如今就光遼河沿岸就已經有了五萬餘人馬,這還沒有算遼東半島上的建安城和卑沙城,如果再算上鴨綠水邊上的烏骨城、國內城兩大山城的話,那高句麗人在鴨綠水北岸的人馬最少有超過十萬之數。

  「大人,我們要不要修改一下計劃?」毛翊有些擔心地道,原計劃本來是估計鴨綠水北岸有兵六七萬人的,他們這次挑選一部隊份,也就是一半人左右,可是現在卻等於一下子增加了一倍,這一下子讓毛翊有些沒有信心。

  陳克復坐在那裡拖着下巴沉思了一會,舉起手道:「不,越是這樣,我們越有必要進行原來的計劃。高句麗立國之後就沒有停止過擴張,可以說從國王到貴族領主們,每個人手中都握有大把的軍隊,現在我們有機會重創他們,如果放棄,那要承擔的後果絕對不是現在的我們承受得起的。」

  「現在我們一切按原計劃進行,安市、白岩兩大城有兵馬一萬,附近的數十個山城加起來兵馬也有萬人左右。我們馬上派出信使,給他們傳令,讓他們集結所有的兵馬緊急進駐遼東城接防,就說高建武追擊隋大軍去了。如果此次戰勝,所有趕來參加的各領主貴族們都將得到兩成的戰利品。而且俘虜的隋軍民壯也可以分兩成給他們!」

  「大將軍此策妙,想那安市和白岩兩城乃是高麗北部絕奴部褥薩高延年和北部灌奴部褥薩高於貞統率,此二人據衛士們審問俘虜得知,乃是有勇無謀且貪婪之輩。其所率之兵中各有兩千騎兵乃是高句麗、突厥、靺鞨、契丹、奚等諸族混合而成,俱是弓馬嫻熟之輩,就算是在整個高句麗軍中也是排的上號的。其二人更是仗着和高句麗朝中大對盧淵子游關係好而驕,這次遼東大戰,此二人就多次上書大對盧要求率所屬之兵來遼東城與我軍決戰。如果此時我們許他這麼多好處,我想肯定會來的。」

  陳克復點了點頭,這高句麗的統治制度更像是華夏的周朝,表面上整個王國的領土都是國王的。但是事實上,國王又通過分封,將領土封賞給大臣部族頭領們,讓他們世代相傳。

  而那些貴族領主們在領土上有相當大的權利,除了要向中央納相應的稅收,及在戰爭中出兵外,其餘一切都是他們說了算。連所屬官員都是由他們自己任命。而在中央朝廷,朝中的大權卻又是在相當於國相的大對盧手中。大對盧三年為一任,但也可以連任。不過如果有其它的部族首領對於這大對盧不滿,那麼他就可以率自己的兵馬兩相爭殺,所有的其它部族頭領包括國王都無權干涉,只有最後勝利的一方就可以登上大對盧的寶座,坐擁王國中央最大的權利。

  如今高句麗中央正是東部大人、大對盧淵子游當權,這淵子游的部族為此時高句麗最大的部族,不但如此,為了鞏固其位,他平時更是拉攏了大量的部族頭領。這絕奴部褥薩高延年和灌奴部褥薩高於貞也是他的心腹了,對這二人一向放縱有加,這也讓的這二人往日裡誰的帳也不買。

  陳克復笑了笑道:「這二人一向自視甚高,對於坐鎮遼東城的榮留王高建武向來多有不服。這次有機會進遼東城,相信這二人必不會錯過。毛翊,你馬上去着手安排書信信使的事情,今晚就出發。那二人收到快信後,最多三日內就會到達遼東城,到時我們不來個瓮中捉鱉,關門打狗,讓大家一起見識下這二位自命不凡的勇士。另外,胡海,陳貴,你們率一千破軍營將士及第六師一萬人,也在今日出發,率兵馬趕到離二城附近之山谷中隱藏。只要一見那二人率軍離城半日之後,你二人就再帶偽造之高建武的軍令去接管那二城。如有抵抗者,殺無赦。」

  陳貴疑惑地道:「將軍,你不是說遼人用不了多久就會反撲嗎?為何現在還要分兵去占遼人城池?」

  「不,我們不是要他們的城池,你們奪下城池之後,馬上將城中所有男女老少全都押來遼東城。並且將城中所有糧草財物盡皆收取,一併運來遼東城,至於那些城池嘛,你們不用留守,只要完成任務就馬上全軍返還,那空城就留給高建武吧。」

  

  第105章

瓮中捉鱉

  

  李節坐在一旁冷笑幾聲,有些陰陽怪氣地道:「大將軍真是打的好算盤,不但一舉蕩平安市、白岩及周邊山城的遼人兵馬。而且還來了一招釜底抽薪,一來掠奪回了大量的糧草物資,二來卻又等於將遼人的糧草斷絕,遼人大軍如果前來,到時他們反而得從漫長的後方輸送糧草。三來,大將軍還直接接各城人口掠走,不但加強了我軍實力,而且還等於絕了遼人在遼東就地募兵補充的後路。」

  「到時戰爭一旦僵持,那麼大將軍恐怕還會有一着,派精騎劫掠襲擊遼人後勤運輸的計策吧!到時遼人,一無強壯民丁補充戰損之兵,二來糧草不繼,只怕就得退兵吧?而以將軍一貫的策略,恐怕到時也不會放過那麼好的機會,到時只怕是反攻遼軍,一舉而擊敗高句麗大軍只怕也不定就是不可能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