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 第5章
木子藍色
久經風雨,見慣大風大浪的老爹,似乎已經有些榮寵不驚了。
那些沒啥見識的關中府兵眼裡,視從七品的武騎尉相當了得,一個官能分六十畝地呢。可老爹卻很平靜。
上午,白鹿車騎府陸續來了許多府兵。多是上次受召出征返鄉的,如今前來領賞。
府兵出征,也不是一次性整個軍府的兵都徵召出戰,而是與番上、鎮守一樣,也是分批次的。
老爹上次受召出征了十個多月將近一年時間,按大唐規定,出征超過十個月,那麼回來後十個月內免除番上。
原來白鹿車騎府是五月一番,一百六十人一組,每組輪流番上一月。十月就得輪兩次,現在出征近一年回來,接下來的兩輪番上共兩月番上宿衛的任務算免除了。
今年出征中原,對洛陽是圍城戰,對竇建德的虎牢之戰也不算持久,戰事不算激烈,因此白鹿車騎府出征的府兵基本上都回來了。
府兵是沒有糧餉薪水的,但是訓練、鎮守、番上以及出征,都有補貼。尤其是徵召出征作戰,都有補貼,立功了還有賞賜,戰事結果若好,也還有賞賜。
張超扛着老爹的鐵槍站在車騎府的校場上,發現這哪有半點軍營的樣子,倒像是鄉下趕集。
熱鬧,喧囂。
車騎府八百人,一百六十人正在京番上宿衛,一百六是在軍府里訓練值守,剩下的三班,兩班在家種田,最後一班一百六則是老爹他們這一班,出征回來,今天又都趕到軍府里來領賞賜補貼。
值守的那一班人今天也不訓練了,全都在操場上圍着歸來的同袍,或者說是鄉親們。白鹿車騎府的八百府兵,不是鄉鄰就是親戚。
大唐的府兵制其實是沿襲自北周,經隋到唐,以均田制為基礎。
五戶為保,百戶為里,五里為鄉。
大唐三年檢選一次府兵,基本上是每保征兩丁。按照的是每保五戶,每戶兩丁這樣計算。更具體點,則是財均者取強,力均者取富,財力又均,先取多丁。
一旦選中,就有了軍名,便是終身服役,從二十一歲到六十一歲。
白鹿車騎府的府兵,基本上都來自於白鹿鄉及周邊幾個鄉,因此大家都是十里八鄉的熟人。
老爹他們這一班人出征,去時一百六,回來的時候還有一百五十多個,只死了不到十個,受傷的有十多個,但都不太嚴重,這也算是非常不錯的結果了。
兩班府兵湊在一起,就跟鄉下做酒席時的老農們聚會一樣。
三個一群,五個一夥,隨便找塊地蹲一起聊天。
當說到哪團哪旅的那個戰死了時,大家一起嘆氣,還有人說,他還是我三姑父大哥的兒子的妻子的三哥呢,可惜了,還這麼年輕。
大家一起談論着戰死者的過往事情,說起戰場上當時的情形,也有說到他留下的孤兒寡母的可憐的。
但說來說去,大家並沒有去過多抱怨戰爭,抱怨朝廷。當兵服役打仗,這在大家看來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就跟種地交皇糧一樣正常。
到了將近午時,大家聊的也差不多了,這個時候車騎將軍出來了。
還有車騎府的一眾司功司倉等軍官們,以及校尉、旅帥、隊正等各級軍官。
老爹他們打完戰一路回來的路上,關於中原戰事的戰功記錄也早報到了長安,這段時間已經趕着驗過了。現在,上面已經把軍功驗證過,開始向凱旋的府兵們發放軍功賞賜以及出征的錢糧補貼。
車騎將軍是個五十餘歲的男子,長的很壯實,頭髮花白。他的幾個手下校尉等看着還很有將領氣勢,但再往下的那些旅帥隊正等,就跟普通的農夫沒太大區別了。
校場上,除了三百多個府兵外,還有不少圍觀的百姓,既有張超這樣的府軍家屬跟着來的,也有鄉上的一些居民。
今天軍營這麼熱鬧,甚至還有一些聰明的鄉人,甚至都已經在營門口擺起了貨攤,或者架起了鍋灶,開始烙餅煮麵,準備趁機做幾筆買賣。
車騎將軍對這些進入軍營的百姓平民,也沒有阻攔也沒驅趕,任由大家或站或蹲看熱鬧。
出征的錢糧補貼並不多,沒有軍功的話,賞賜很少,尤其是錢。
大唐新鑄的開元通寶,明澄澄黃燦燦,可很多府兵都只領到了三四百枚。
這個數量讓張超大為意外,出征打了十個月戰,居然就給了三百多文錢補貼?三百多文可不是三百多貫啊。平均下來,一個月才三四十文,一天一文錢補貼?
這也太摳門了吧,一文錢能幹什麼?
可他看那些關中漢子們,每個聽到名字上前領錢時都異常的開心,笑的滿口牙都露出來了,三四百文錢,在他們眼裡,似乎是一大筆錢。
打仗十個月,就換兩三斤銅錢?張超想不通。
發完銅錢補貼後,又開始發糧。發的糧食是小米,這個倒是多些,基本上每個人都有一石左右。這個石是十斗,一斗十升,是個容積單位。米麥谷等同樣容積下重量卻是不一樣的,但張超估摸了一下,一石小米,也就是一百一二十市斤的樣子,好在是去了殼的,要不然,張超真的會不敢相信大唐如此摳門。
錢糧補貼發完後,才是軍功賞賜。
軍功賞賜,既有個人軍功,也有集體軍功。
每人功績多少,都已經有朝廷專人審核過了,因此現在車騎府也只是按着上面的功績分發對應的賞賜。
有人軍功多些,賞賜也多些,有人少些,則賞賜也少,還有人則沒有。
軍功賞賜既有賞勛名,也有賞錢糧,還有賞布匹絹帛,還有賞黃金和白銀的。當然也有賞勛官和晉職的。
老爹在一眾受功者里算是比較搶眼的,他果然得賞一轉武騎尉視七從品。因為這次出征的一個隊副戰死,最後還把讓老爹補了這個隊副職。
第7章
子憑父貴
看着老爹上前領賞,張超咧嘴笑了。
老爹的賞錢不少,剛才拿了五百個開元通寶新銅錢,兩石粟米,還有兩匹絹的補貼。現在又授勳晉職,視從七品的一轉勛官武騎尉,還剛升了從九品的車騎府隊副實職。
因為老爹在出征中原之戰表現良好,還獲得了一個先鋒功。先鋒功可是唐軍個人戰功里僅次於跳蕩功的,十分難得。雖比不上一次大戰最多只定十個跳蕩功那麼難得,可先鋒功也極難得的。
據說虎牢關一戰時,老爹跟隨在秦王李世民的玄甲騎兵後面,一杆鐵槍縱橫如龍,帶頭沖入竇建德的夏軍陣中,陣斬數敵。
若不是老爹只是個普通的府兵,如果他是一名玄甲騎兵的話,肯定能評個跳蕩功。
不過先鋒功的賞賜也很豐富,老爹一個伙子晉升為了從九品隊副,還授了視從七品的武騎尉。錢糧賞賜也不少,白銀五兩,開元通寶十千,另絹布各兩匹,粟米十石。
「柯五叔,這些賞賜值多少錢?」張超看着車騎將軍笑呵呵的從兵曹參軍手裡接過一個托盤,鄭重的交到老爹手上。
托盤裡有銀有銅,一邊地上還有絹布和粟米。
「很值錢。」黑臉大漢柯五一臉艷羨的看着那個托盤。見張超發問,他便仔細的介紹了下這些賞賜的價值。
大唐的貨幣是錢帛兼行,而金銀則並非流通貨幣。
武德四年,朝廷鑄造發行了大唐的銅錢,開元通寶,每個重一錢,十文重一兩,一貫千文正好重六斤四兩。發行新錢同時,廢除隋朝五銖錢,取代民間的五誅舊錢。
開元通寶的成色很足,是好錢。但是,一貫銅錢現在卻買不到多少東西,因為天下大亂,大唐也還沒平定天下,連年征戰,使得農獲減少,物品不足,導致物價極高。
今年唐軍圍洛陽,初時洛陽的米價達到斗米三千,而等到後來,更達到了斗米九千的天價。當然,那只能算是非常情況,但關中的糧價也一樣非常之高。本來關中地區就是地少人多,正常年頭都無法自足,糧食還得靠關東地區輸入補充。
如今的戰時,大量關中青壯出征,糧食產出更少,糧價也自然居高不下。
斗米值絹一匹。
絹就是蠶絲製品,不過絹比不上綾羅綢這些高級絲織品,因為絹比較素沒什麼花紋,因此是絲織品中比較普通和便宜,也比較好計算價值的。又因絹的產量大,需求高,因此在南北朝起,就開始兼做貨幣,以彌補銅錢的貨幣量不足問題。
在如今,甚至絹實際上成了民間交易中最廣的貨幣,數量還超過銅錢。
如今,一匹絹,折成開元通寶,大致是匹絹值錢五百左右的樣子。
匹絹五百文,這也意味着現在關中的大米價格是斗米五百文,一石米就是五貫銅錢。一斗米十升,唐朝的一斗米,約等於後世十市斤不到的樣子。這等於是一斤五十文錢,這個價格絕對是不便宜。
一匹絹多大?
一匹絹是四丈長,寬一尺八寸,十二兩重。
能裁減幾件衣服。
「兩石粟能值一石二斗大米。」柯五又說了一個換算關係。
軍中發賞發的是粟米,粟米就是小米,是關中地區的主要作物之一,也叫穀子。關中還有比較常見的糧食則是黃米、麥子和高粱米。
黃米也叫糜子,有軟硬之分,硬的適合做餅,軟的則適合做糕,麥子磨粉做面,高粱適合釀酒。
黃黃的粟米適合煮粥,跟粟米差不多但要大點的糜子則適合做餅,糜子和粟米一樣都是比米麥便宜許多,也是關中百姓主要的糧食了。
這麼一算,大米現在一斗值五百文,而粟米一斗才值三百文,要便宜許多。
老爹前後得了十二石粟米,換成銅錢能值三十六貫錢,足足三萬六千個銅錢,有兩百多斤重呢。
另還有一萬五千銅錢賞賜,五兩重的白銀條。
「一兩銀直錢一千六。」柯五告訴了張超銀銅比價,並不是一兩銀子值一千文錢,而是值一千六百文。金銀不是貨幣,但朝廷會用來賞賜官員和將士,可以拿去兌換,金銀稀少,固價值較高。
五兩銀子值八千銅錢,這樣錢賞就相當於兩萬三千錢。
絹布還各賞了兩匹,絹一匹值錢五百,兩匹就是一千錢。
布和絹的價錢差不了多少,一匹布長五丈也是寬一尺八,之間的比價是絹布五比四,一匹布相當於一匹絹價八成。兩匹布則相當八百錢。
張超還是比較習慣用錢來做單位統計,知道了各種兌換比例後,他很快就在心裡計算出了結果。
粟米賞賜折錢三萬六千,銀銅賞賜折錢兩萬三,絹布折錢一千八。
這麼一算,老爹出征近一年,還立了個非常了得的先鋒戰功,得到的錢糧絹布粟米賞賜等合計折開元通寶六萬零八百錢。
六十來貫銅錢,若是全換成粟米,能換兩千斤。
這個時代小米比大米便宜,而在後世小米卻反而比大米貴,起碼五塊一斤。兩千斤小米,那就是一萬軟妹幣了。
這麼一算,張超突然又覺得這賞賜好少啊。
出征這麼久,立了這麼大功,結果才得一萬塊錢賞賜?
「這些賞賜總共能折錢六萬零八百文,可折粟米二十石?真的?」柯五大為震驚。
「沒錯,很好算的。」張超很自然的道,這只是個簡單的計算。
但柯五明顯很震驚,也沒見張超拿算籌,就那麼心算,居然片刻就把這些算清了,也太厲害了。
「沒想到,你還會算賬,我看比一般官府和大戶人家裡的賬房還厲害呢。」
邊上幾個張家溝的府兵,則一面驚嘆張超的計算能力,一面感嘆着老爹的賞賜。
兩千斤粟米,在張超眼裡真不值什麼,可在那些關中漢子們眼裡,卻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了。尤其是在這個戰亂和饑荒不斷的年代,二十石糧食,都夠食用三年了。
按大唐軍中規定,一名禁軍衛士,一年的軍糧是十二石粟,戰馬則是三十六石粟。這個標準是對元從禁軍來說的,而且是有些富餘的。而普通的關中百姓家裡,是不可能頓頓吃乾飯的,也不會一天三頓。
因此,節約一點,二十石糧食,肯定能夠三年食用,再省點,說不定還能夠一家人吃上兩年。
這年頭,最值錢的不是金和銀,也不是銅錢和絹帛,而是糧食。
「老鐵槍還得了一百多畝地咧。」
「是啊,老哥哥真的是老來得福了,剛撿了個兒子,這邊就又升官發財,三郎,你可真是個福星啊。」
張老爹得授武騎尉勛官,便也得到了六十畝勛田。而老爹現在又升了車騎府從九品的隊副,他便又能得到八十畝職田。
這八十畝職田,就是他的祿田了。大唐對於京官以外的官員,是不給俸祿的,而是直接拔田。各級官員按品級分有職田,然後田租收入就是他們的俸祿了。從九品和正九品的隊正隊副,都是八十畝職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