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時空之風華遊獵 - 第4章

瑞根



每一經脈都有其所分屬的髒和腑,並有各自所循行的部位,又各有其所屬的俞穴,不同臟腑的病變可反映在所屬經脈的某些穴位上,而具有明顯的壓痛。如肝炎患者在肝俞穴有壓痛;消化道潰瘍疾患,在脾俞、胃俞等穴位上有反映等。另如頭痛,痛在前額部的屬陽明經,痛在項後的屬太陽經,痛在兩側的屬少陽經。臨床依據證候表現,結合經脈的分屬部位,進行分析辨證,就可做出正確判斷與治療。

(四)治療方面

經絡在治療上也有一定的實踐意義,如針灸療法,主要運用針或灸對特定的經絡俞穴,給以輕重不同的刺激,既能振奮或抑制臟腑機能,又能調理氣血,還可以調節周身各器官之間的平衡,從而達到治療目的,或調動與增強人體的抗病機能,以促進恢復健康。

針灸的循經取穴,取本經穴可治他經病,取他經穴可治本經病,取一經穴可治多種病,取多經穴可治一經病,臨證可依據經絡學說的理論,結合臨床經驗,靈活運用。如治肺部疾患的咳喘,可取尺澤、太淵等肺經穴,也可取與肺相表里的合谷、曲池等大腸經穴。另外經絡對用藥上的指導意義也較重要,如羌活、柴胡、白茫三種藥物都治頭痛,而太陽經頭痛多用羌活,少陽經頭痛多用柴胡,陽明經頭痛多用白正。通過臨床實踐,往往按經選藥或循經選穴進行治療,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

總之,經絡廣泛地應用於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和內、外、婦、兒各科,特別是在針灸方面更為重要。目前在臨床上不僅在各種疾病上用針灸治療,而且在外科手術中,用針刺麻醉亦很普遍,其他如穴位結紮、穴位注射等,解決了許多所謂「不治之症」。因此,我們對於經絡的運用,應不斷總結經驗,作到「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經脈走向規律和病候]

(一)手太陰肺經

手太陰肺經起於中皖,下行絡大腸,再上行至胃,通過腦膜連屬於肺,經過喉嚨,橫出腋下,沿上肢內側前緣(撓側)與手陽明大腸經在食指尖端(商陽)相接。

所屬病候:胸部脹滿,咳嗽哈血,氣喘,咽喉腫痛等。

(二)手陽明大腸經

起於食指尖端外側,經過手背行於上肢外側前緣,循頸至鼻孔兩旁與足陽明胃經(迎香)相接。

所屬病候:鼻塞流涕,口乾,鼻血,牙痛,頸腫,咽喉腫痛等。

(三)足陽明胃經

起於鼻孔兩側,經面部一周,下面,下行於胸腹部,循下肢外側前緣,下行至足大趾內側端與足太陰脾經(隱白)相接。

所屬病候:發冷發熱,咽喉腫痛,胃脹,胃痛,消化不良等。

(四)足太陰脾經

起於足大趾,經過足內踩,上行下肢內側(內踩上八寸以下在中,內踩上八寸以上在前)上至中院,復上行至心中與手少陰心經相接。

所屬病候:腹脹,嘔吐,泄瀉,消化不良等。

(五)手少陰心經

起子心中,從心系下廂聯絡小腸,其支脈從心上肺下腋,沿上膠內側後緣(尺側)至手小指內側尖端與手太陽小腸經(少澤)相接。

所屬病候:心痛,胸痛,咽痛,咽於,手足心熱等。

(六)手太陽小腸經

起於小指尖端,經過手背,行於上膠外側後緣,上肩循頸到耳前至眼內角再與足太陽膀胱經(睛明)相接。

所屬病候:少腹痛,腰脊痛引阜丸等。

(七)足太陽陷經

起於眼內角上頭,下項挾脊,行背部,循下肢外側後緣,下行至足小趾與足少陰腎經(至陰)相接。

所屬病候:頭項強痛,發熱惡寒,鼻塞流涕,小便不通,遺尿等。

(八)足少陰腎經

起於足小趾,經過足心和內踩,上行下肢內側後緣,上至胸中與手瀕陰心包經相接。

所屬病候:咳嗽喘息,目眩,心慌,易恐,舌干,下肢癱瘓,顧冷,足心熱等。

(九)手厥明心包經

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脂歷絡三焦。其支脈沿胸橫行,行於上膠內側當中,至戶指尖端。其支脈至無名指尖端與手少陽三焦經(關沖)相接。

所屬病候:胸悶,心痛,心悸,顏狂,腋下腫,上肢痙攣,掌心熱等。

(十)手少陽三焦經

起於無名指尖端,經過手背,行於上膠外側當中,經頸部、耳後,到耳前,至眼外角與足少陽膽經(瞳子覆)相接。

所屬病候:耳聾,頰痛,咽喉腫痛,上肢外側痛,無名指運動不靈活等。

(十一)足少陽膽經

起於日外角,繞耳前後,下行於身之兩側,循下肢外側當中,下行至足大趾與足顧陰肝經(大敦)相接。

所屬病候:胸脅痛,口苦,咽干,寒熱往來,淋巴結核等。

(十一)足少陽膽經

起於日外角,繞耳前後,下行於身之兩側,循下肢外側當中,下行至足大趾與足顧陰肝經(大敦)相接。

所屬病候:胸脅痛,口苦,咽干,寒熱往來,淋巴結核等。

(十二)足照明肝經

起於足大趾,經過足背和內踩前,上行下膠內側(內踩上八寸以下在前,內踩上八寸以上在中)前行繞過陰部,達脅肋,上至胸中與手太陰肺經相接。

所屬病候:腰痛,胸滿,呢逆,遺尿,疵氣等。

(十三)督脈

起於會陰部,後行於腰背正中,經頸後到達頭頂,至前額,過鼻,下入上唇內。

所屬病候:頭重,脊往強直,角弓反張或腰背強直不能俯仰,大人癲病,小兒風癰等。

(十四)任脈

起於會陰部,前行於腹部和胸部正中,經咽部到達下唇內,環繞口唇,左右至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