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1892 - 第15章
酸奶酪
弄的林大鑫每次穿越到現代時空都提心弔膽的,害怕程建華把林大鑫從他那裡購買大量1890年以前外國假幣的情況告訴給警方,這就會給林大鑫在現代時空帶來很大的麻煩。
還好程建華被抓了幾個月,都沒有警察來找林大鑫,這才讓林大鑫鬆了一口氣,不過這條購買假幣的路卻沒有了!幸虧林大鑫上次等於購買了大約價值1億5000萬英鎊的6種假幣,短時間林大鑫在大清朝是不缺錢花的!
反正林大鑫用清朝的玉石和古董在現代時空換取了大量現金,林大鑫如果缺錢花,自然可以在現代時空換取大量的白銀運回清朝時空中。
要知道林大鑫現在等於養了5個陸軍師和兩支艦隊,而且林大鑫給的津貼,也就相當於軍餉可是十分優厚,這樣每個月只有這些軍隊林大鑫就要花超過150萬兩白銀。要不是林大鑫用假幣從外國銀行換回了大量的銀子,要養這麼多軍隊和軍艦可不容易啊!
林大鑫還想到了把現代時空中的一些產品拿到清朝的時空賣,銷路一定很好,可是隨着時間已經進入了1894年,林大鑫已經沒有精力去倒騰東西賺錢了!他把主要精力全都放在了5個陸軍師和水師學堂兩支艦隊的上面。
對於即將爆發的甲午戰爭,林大鑫雖然為此準備了很多很多,但是心裡還是十分的擔憂。北洋水師的主力艦隊和水師學堂的兩支艦隊,可以說在規模上,已經超出了日本海軍,可是水師學堂兩支艦隊上面的海軍學員,畢竟訓練時間短,等到了戰場上不知道能否戰勝比歷史上更加強大的日本海軍。
而日本的陸軍不但有常規的6個野戰師團和1個近衛師團,大約有63000餘人的常備軍,日本還擁有着23萬的預備役人員,如果日本陸軍在訓練和武器都十分優秀的水師學堂陸軍面前吃了虧。
日本可以在短時間內組織起十幾個新的師團,再和水師學堂的陸軍打,而水師學堂的5個陸軍師想要得到人員補充,卻十分困難。
至於人數龐大的清軍,林大鑫認為除了對於少數幾支如毅軍、奉軍、盛字軍這些北洋體系的淮軍精銳軍隊,還有幾分戰鬥力之外,其他的清軍,說是軍隊,不如說是拿着槍的民夫更為恰當。
林大鑫認為只有水師學堂的5個陸軍師和兩支艦隊訓練的更精銳一些,才能在即將爆發的中日大戰中,抵抗住強大的日本陸海軍。
水師學堂陸軍和海軍的學員們,就在林大鑫的領導下,十分刻苦的進行着大運動量的訓練,還好林大鑫在水師學堂學員中威望非常高,各級學員軍官以身作則,加上水師學堂豐富伙食保證了大量高強度運動帶來的營養需要,讓5個陸軍師和兩支艦隊的學員們都堅持下來了,使之戰鬥力越來越強了!
而在林大鑫努力練兵的時候,日本的陸軍和海軍也在加緊備戰,1890年後,日本以國家財政收入的60%來發展海軍、陸軍,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決定每年從自己的宮廷經費中撥出三十萬元,再從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補充造船費用。加上英國銀行和大財團給日本的巨額貸款,使日本武備發展迅速,舉國上下士氣高昂,以趕超大清朝為奮鬥目標,準備進行一場以「國運相賭」的戰爭。
第三十三章
戰爭前夕
林大鑫通過現代時空的資料了解到,現在從日本的明治天皇到下面的普通日本士兵都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和大清國開戰。
而此時清朝政治十分腐敗,作為大清朝實際的掌權者慈禧太后,正忙着辦六十大壽修頤和園。大清朝普通百姓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清朝國庫的銀子首要用途就是為慈禧準備的萬壽慶典修建頤和園,號稱擁兵百萬的大清朝,其實大部分軍隊外強中乾,紀律鬆弛,戰鬥力弱的可憐!
在1868年,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宣稱「脫亞入歐」,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國力日漸強盛。
而在1888年,日本產業革命出現高潮,因此急需對外的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但是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國內本身就資源匱乏、市場狹小,加之國內封建殘餘勢力的濃厚及社會轉型期各種矛盾非常尖銳,因此以天皇為首的日本統治集團急於從對外擴張中尋求出路。
最後日本把目標就瞄向了自己的鄰居大清朝。
在歷史上戰爭爆發之後,日本還得到了西方國家的支持。
美國希望日本成為其侵略中國和朝鮮的助手。
英國企圖利用日本牽制俄國在遠東的勢力,給了日本幾千萬的英鎊貸款。
德國和法國為了趁日本侵華之機奪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國。
俄國雖然對中國東北和朝鮮懷有極大的野心,但尚未準備就緒,因此對日本採取不干涉政策。
列強們或是默許或是縱容的態度,成為日本實施侵略計劃的有利條件。
林大鑫現在明知道中日戰爭會從朝鮮爆發,但是威海衛離着朝鮮好幾千里,他對於朝鮮鞭長莫及,只能通過丁汝昌提醒北洋上面的大佬們,要小心日本在朝鮮搞出什麼事端,從而引起中日的戰爭。
並且林大鑫的提醒也不是沒有根據,日本對朝鮮的野心,早在多年前就暴露了!
1876年日本以武力打開朝鮮國門,強迫朝鮮政府簽訂「江華條約」,取得了領事裁判權等一系列特權。該條約第一條即宣稱「朝鮮為自主之邦,保有與日本國平等之權」,公然把朝鮮的宗主國清朝排斥在外,充分暴露了日本獨占朝鮮的野心。
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兵變,中日兩國同時出兵朝鮮,清軍雖然在這次事件中壓制住日軍,但日本還是如願在「濟物浦條約」中取得了在朝鮮的派兵權和駐軍權。
1884年,日本幫助朝鮮開化黨發動甲申政變,企圖驅逐中國在朝鮮的勢力。袁世凱率清軍擊敗了日軍,鎮壓了這次政變。
但日本人還是利用了清廷的昏庸同清朝訂立了「天津會議專條」,規定中日兩國同時從朝鮮撤兵,兩國出兵朝鮮須互相通知。
「濟物浦條約」使日本取得了以保護公使館為由出兵朝鮮的權利,「天津會議專條」則使日本取得了與中國在朝鮮共同行動的權利,這兩個條約就為即將爆發的甲午中日戰爭埋下伏筆。
這麼多的事實表明了日本的狼子野心,可惜林大鑫發現他的提醒好像沒有什麼效果。丁汝昌倒是把林大鑫的話,傳給了李鴻章,但是李鴻章並沒有引起什麼重視。林大鑫也只好悶頭努力練兵,同時不時的關注朝鮮的情況。
歷史的車輪滾滾而來,碾壓了清朝權貴們自以為的太平盛世,戰爭的導火索終於來了。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清政府乞援。而日本認為發動戰爭的時機已至,向清廷表示「貴政府何不速代韓戡?……我政府必無他意」,意思是告訴清政府,讓清政府來平息東學黨起義,日本不會插手,誘使清政府出兵朝鮮。
清政府沒有識破這是日本的陰謀,於是派直隸提督葉志超和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率淮軍精銳2000人於6月6日左右在朝鮮牙山登陸,在此安營紮寨,準備鎮壓起義,同時根據1885年中日天津條約通知日本,我們大清派兵了!
6月25日,原定計劃的第三批清軍在牙山登陸,駐朝鮮的清軍總數達到近2500人。這些士兵都是淮軍精銳,雖然人數不多,但是面對朝鮮戰鬥力很弱的起義軍,直隸提督葉志超和太原總兵聶士成卻十分有把握戰而勝之。
但是沒有想到還沒有等到淮軍精銳部隊在朝鮮發威,朝鮮政府和起義軍達成了全州和議,雙方講和了!清朝的淮軍精銳部隊未經戰鬥,朝鮮起義就平息下去了。
在朝鮮向清朝乞援的同時,日本通過其駐朝鮮的公使館,探知清廷將要出兵朝鮮的消息後,這個日本高層欣喜若狂。此刻伊藤博文內閣正面臨議會的不信任案彈劾,得到此消息後,便如同抓住救命稻草,全力着手挑起戰爭。
伊藤博文面見日本明治天皇說道:「天皇,現在朝鮮向清朝求援,清朝出兵朝鮮正是我們大日本的機會!我們已經為和清朝的戰爭準備了這麼久,這次清朝出兵日本,我們正好可以找藉口與大清開戰!」
明治天皇考慮一下說道:「朕在繼位之處就與百官諸侯相誓,意欲繼承列祖偉業!不問一身艱難,親營四方,安撫汝等億兆,開拓萬裏海疆,布國威於四方!伊藤君,現在是時候了!」
1894年6月2日,伊藤內閣決議出兵朝鮮。
6月5日,日本立即設立有參謀總長、參謀次長、陸軍大臣、海軍軍令部長等參加的「大本營」,作為指揮侵略戰爭的最高領導機關。
6月9日,日本派先遣隊400多人,在駐朝公使大鳥圭介的率領下,以「濟物浦條約」規定之日本有權保護使館和僑民為藉口進入朝鮮首都漢城,同時又根據「中日天津條約」知照中方,其後又在6月12日派兵800人進駐漢城。在日軍先遣隊出發前,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就授權大鳥挑起釁端,找尋藉口發動和清朝的戰爭。
全州和議達成以後,朝鮮政府要求中日兩國撤兵,於是大鳥圭介開始和清廷駐朝大臣袁世凱進行撤兵談判。大鳥雖然口頭上答應袁世凱撤兵,甚至就要達成書面協議,但是日本發動戰爭的決心已定,不可能同意撤兵。
日本開始不斷增兵,6月16日大島義昌少將率領混成旅團第一批部隊在仁川登陸,到6月28日混成旅團第二批部隊登陸,侵朝日軍達到8000餘人,比起駐朝清軍已占絕對優勢。
得知日本在繼續向朝鮮增兵,清廷駐朝大臣袁世凱和太原鎮總兵聶士成就向李鴻章建議迅速撤兵,這樣便使日本在朝軍隊陷於孤立,在國際輿論壓力下也會自動撤軍。
但是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則一直希望中日共同撤兵,既未向朝鮮增援軍隊,又沒有按袁世凱、聶士成等人的建議由清軍先撤兵,一味寄希望於美、英、俄等歐美列強調停,讓日本和大清同時撤兵。清朝和日本就在列強的調停下,開始了撤兵的談判。
到了1894年7月期間,日本發動戰爭的陰謀愈發明顯,中國國內輿論和清軍駐朝將領紛紛請求清廷增兵備戰。而歐美列強明顯偏向日本,宣布調停失敗,這樣日本就放開了手腳,戰爭進入了倒計時。
1894年7月17日,日本大本營作出開戰決定。
7月20日,日本編成了以伊東祐亨為司令的聯合艦隊,隨時準備尋釁。
同日,日本駐朝公使大鳥圭介向朝鮮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其「廢華約、逐華兵」,要求48小時內答覆,朝鮮繼續敷衍日本,於是日本決定出兵控制朝鮮政府,以找到與駐朝清軍開戰的「委託」!
1894年7月23日凌晨,日軍突襲漢城王宮,擊潰朝鮮守軍,挾持朝鮮國王李熙,殺害實際掌權者閔妃,解散朝鮮親華政府,扶植國王生父興宣大院君李昰應,上台攝政。
一直想振興大清朝的光緒得知日本在大清屬國朝鮮發動了政變,要求李鴻章發兵朝鮮,狠狠的教訓小小的日本國。
本來慈禧太后並不願意其六十大壽為戰爭干擾,但是小小的日本國實在做的有些過分,竟然在大清的屬國朝鮮發動政變,這不是給慈禧太后的大壽添堵嗎!所以慈禧也傳話給李鴻章,懲罰一下膽大妄為的日本國。
這時候,李鴻章才放棄了保存淮軍這些嫡系軍隊和北洋水師的實力,以及企圖和解的想法,一直按兵不動的李鴻章才開始準備派兵增援朝鮮。
北洋水師接到了李鴻章的命令,讓北洋水師派軍艦護送陸軍,從海路增兵朝鮮牙山。
北洋水師接到李鴻章的命令後,林大鑫知道戰爭即將爆發了,於是林大鑫派出了水師學堂第一艦隊航速可以達到22.5節的旗艦裝甲巡洋艦興海號,和同樣高航速的裝甲巡洋艦安海號,到黃海北部的豐島海域游弋。
林大鑫告訴第一艦隊的指揮官孫喜濤和旗艦興海號的艦長蔣晨,在豐島海域要把電台一直開着,隨時接受電報,北洋水師和日本聯合艦隊的第一次碰撞,可能就在豐島海域。
第三十四章
不一樣的豐島海戰(上)
1894年7月24日下午,由方伯謙率領的北洋水師防護巡洋艦濟遠號、魚雷巡洋艦廣乙號和木殼訓練艦排水量1250噸的威遠號,組成編隊正在朝鮮牙山灣外駐泊,保護運載淮軍精銳的運兵船,安全入港裝卸人員和物資。
為了加快進度,濟遠艦和廣乙艦上的艦載救生艇也加入了繁忙的轉運工作。正當一切都在忙碌進行時,牙山灣口外的南洋灣突然出現了一艘日本軍艦,隨即轉舵而去不見蹤影。
方伯謙看着日本軍艦消失的方向,心中感到十分不安,感覺回航不會那麼順利,他預感明天返航的路上說不好就會和日本的軍艦遭遇。
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在林大鑫的影響下,對於日本的狼子野心已經認識的非常清楚,其他的軍艦管帶們也受了丁汝昌的影響,對於日本早就有了一定的戒心。
果不其然,現在日本已經在朝鮮挑起了事端,方伯謙心中早就做好了和日本海軍交戰的準備。
裝卸人員和物資還需要不少時間,心中不安的方伯謙本來準備讓戰鬥力最差的木殼訓練艦威遠號趁着夜色先返回國內,但是看到威遠艦上,新安裝的4門105毫米速射炮,這讓威遠艦雖然是木殼船體但也增加了不小的戰力,這些速射炮都是在林大鑫船廠里改裝上去的。
方伯謙想了想還是決定讓威遠艦也一起回國,現在的木殼訓練艦威遠號就是遇到日本的軍艦,也不是毫無戰鬥力。
25日拂曉4時,牙山灣內的駁船將人員物資全部搬運上岸後,濟遠艦、廣乙艦和威遠艦離開了港口,踏上了回國的航線。
幾乎在濟遠艦、廣乙艦和威遠艦起錨出港的同時,奉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的命令帶着第一游擊編隊的坪井航三大佐,在旗艦「吉野」號上得到了事先在朝鮮沿海活動的防護巡洋艦「八重山」號關於昨天牙山灣內北洋水師軍艦的情報,他立刻命令編隊航速提高到12節,以「吉野」、「秋津洲」、「浪速」的排序直撲南洋灣一帶。
1894年7月25日,星期三,光緒二十一年六月廿三,天氣晴,氣溫26攝氏度,微風。
早晨6點30分,濟遠艦瞭望塔上傳來報告,瞭望兵發現西南方向的天邊有幾縷煤煙。
7點多一些,濟遠艦、廣乙艦和威遠艦到達豐島附近,即將沿着該島與公景島之間的航道駛出南陽灣。
隨着3艘北洋水師軍艦編隊通過豐島、公景島之間的狹窄航道,西南方的目標逐漸清晰起來,一直在努力辨識目標的瞭望兵確認,前方煤煙下的白色目標就是日本軍艦!
濟遠艦在瞭望塔上的瞭望兵用新配的對講機大聲喊道:「管帶大人!管帶大人!前方是日本軍艦!有日本吉野號、浪速號和秋津洲號!」
站在艦橋上的方伯謙聽到對講機里瞭望兵的話,本來有些忐忑的心情反而平靜了下來,遂下令道:「拉戰鬥警報!命令廣乙艦和威遠艦,緊隨濟遠艦,如果日本海軍敢開炮,立刻開炮還擊!」
刺耳的警報聲在濟遠艦響起,濟遠艦上負責短波電台的水兵,向廣乙艦和威遠艦傳達了方伯謙的命令後,廣乙艦和威遠艦也響起了警報,兩艘軍艦向濟遠艦靠攏。隨即3艘軍艦編隊進入備戰狀態。
隨着警報傳遍3艘軍艦,3艦的水兵奔上各自的戰位,中高級軍官按照平時的布署,前往各自分管的部位督率,彈藥艙里開始忙碌地向甲板上輸送彈藥,大小炮位的炮口罩全部被摘去……
濟遠艦、廣乙艦和威遠艦3艦做好了應戰準備,一旦受到日本海軍的挑釁,將毫不猶豫地進行還擊。
濟遠艦的瞭望兵沒有看錯,時間不久3艘北洋水師軍艦前方海面上,出現的正是日本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的吉野號、浪速號和秋津洲號。
第一游擊隊的旗艦「吉野」號,是1893年剛剛竣工的新銳穹甲巡洋艦。該艦排水量高達4150噸,艦長109.73米,軍艦的甲板寬度為14.17米,吃水5.18米,水線附近縱貫全艦敷設了穹甲甲板,穹甲中央隆起的部位厚15毫米,兩側坡面斜向水線下的部分厚度為120毫米。吉野艦的動力系統非常傲人,採用了2台往復式蒸汽機,配合12座高式燃煤鍋爐,可以獲得15000匹馬力的動力,驅動2個螺旋槳,航速高達驚人的23節。
吉野艦大量裝備了大口徑速射炮。主炮選用4門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生產的155毫米40倍口徑速射炮,兩舷還有8門120毫米40倍口徑速射炮作為副炮,形成了密集的舷側火力。這些可怖的大口徑速射炮均採用了厚度為4.5英寸的後部敞開式炮罩進行防護。
吉野艦還有密布軍艦各處的22門47毫米口徑哈乞開斯單管速射炮,5具356毫米魚雷發射管,以及艦首水下鋒利如刃的撞角。另外吉野艦還配備上了剛剛問世不久的專用火炮測距儀,這意味着吉野艦的火炮將比其他戰艦打得更准,戰力甚為強大。
緊隨在吉野艦之後的秋津洲艦,是第一艘日本自行建造的穹甲巡洋艦,排水量3100噸,艦長91.7米,寬13.14米,吃水5.32米,航速19節。裝備了4門155毫米40倍口徑速射炮,6門120毫米40倍口徑速射炮,此外還有8門47毫米口徑哈乞開斯單管速射炮和4具356毫米魚雷發射管。
緊隨在吉野艦、秋津洲艦2艘新式穹甲巡洋艦之後,由東鄉平八郎擔任艦長的浪速號,浪速艦排水量為3650噸,艦長91.4米,寬14米,吃水較深為6.1米,航速18節。浪速艦的主炮選用了2門克虜伯公司生產的260毫米35倍口徑大炮,除了首尾的主炮,浪速兩舷共安裝有6門150毫米35倍口徑克虜伯炮,2門57毫米單管機關炮、10門四管機關炮、4門10管格林炮,以及4具356毫米魚雷發射管。
7時45分,第一游擊隊靠近濟遠艦、廣乙艦和威遠艦,吉野艦艦長坪井航三下戰鬥命令:「諸君,為了大日本帝國!為了天皇陛下!向大清的軍艦……開炮!」第一游擊隊旗艦吉野號首先開炮,隨即秋津洲號和浪速號也向北洋水師的軍艦開炮。
而北洋水師這邊的濟遠艦,排水量2440噸,艦長71.93米、寬10.36米、吃水5.18米,最大載煤400噸,動力為2座蒸汽機,4座圓式燃煤鍋爐,雙軸推進,主機功率2800匹馬力,航速16.5節。
水線穹甲由25毫米到50毫米鐵質裝甲層複合而成,主炮露炮台裝甲厚254毫米,炮罩及司令塔裝甲厚38毫米。裝備了雙聯裝210毫米克虜伯前主炮1座,克虜伯150毫米後主炮1門,47毫米哈乞開斯單管速射炮2門,37毫米哈乞開斯單管炮9門、金陵機器局造銅炮4門、500毫米魚雷發射管4具。
廣乙艦,排水量1000噸,船長71.63米、寬8.23米、吃水3.96米,航速16.5節。裝備了虜伯120毫米炮3門,47毫米哈乞開斯速射炮4門,37毫米5管哈乞開斯機關炮4門,600毫米魚雷發射管4具。
木殼訓練艦排水量1250噸的威遠號,航速16節,只有新安裝的4門105毫米速射炮。
除了濟遠艦還有些戰鬥力和日軍3艘軍艦一拼,廣乙和威遠兩艦相比3艘日艦卻顯得十分弱小。
方伯謙看到日本軍艦向自己開炮,馬上命令道:「各艦開炮還擊,集中炮火先打吉野號!」然後方伯謙猶豫了一下又命令道:「用電台給威海衛發報,告訴提督大人,我濟遠、廣乙、威遠3艦在豐島海域遭遇日本海軍吉野、浪速、秋津洲3艦,日本軍艦不宣而戰,向我3艦開炮!雖敵我力量懸殊,但吾決議迎戰日艦,不墜我北洋水師之名頭!」
林大鑫從現代時空運來的電台都是短波電台,豐島海域距離威海衛也不算近,方伯謙也不知道威海衛的提督府能不能收到自己的電報。就是收到了電報,也應該來不及派援軍,方伯謙只是盡人事聽天命而已。
但是方伯謙在從威海衛出發的時候,林大鑫找到他,說如果在海上遇到日艦偷襲,一定要用電台給威海衛發電報,不要管距離!林大鑫告訴方伯謙,很可能出現奇蹟!所以方伯謙猶豫了一下,還是給威海衛發了電報!
方伯謙下完命令後,3艘北洋水師的軍艦隨後還擊,向日本3艘軍艦開炮!
北洋水師3艘軍艦與日本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展開激烈炮戰。
日本軍艦在噸位、火炮、時速方面,較北洋水師的3艘軍艦占較大優勢。但是首先命中目標的確是北洋水師的木殼訓練艦威遠號,威遠艦艦首的一門105毫米速射炮的炮彈首先命中了吉野艦的側舷,正中了一門120毫米速射炮,造成了這門速射炮損壞,5名日軍死亡,3人受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