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梟雄 - 第22章
高月
沈秋娘走回院子,她看了一眼元慶和妞妞,心中嘆息一聲,要是這兩個孩子長大成一對,多好!
……
夜幕初降,元慶來到了親仁坊的一座宅子前,宅子不算大,占地只有三畝,元慶走到門前看着牌子上寫着『封府』二字,他笑了,就是這裡,他敲了敲門,門『吱嘎!』一聲開了。
「你找誰?」一名丫鬟打量元慶一眼問。
元慶笑了笑,「我找你們家老爺,他在嗎?」
「海棠,誰啊?」
一名年輕婦人走上前,她認出元慶,愣一下,「是你!」
「八姑,是我,我找封叔。」
這名年輕婦人名叫楊雲,是楊素之弟楊慎的女兒,在楊府中排行第八,元慶等後輩一直叫她八姑,兩年前她被楊素做主嫁給封德彝,和丈夫住在親仁坊。
她認識元慶,對元慶既沒什麼好感,也不憎惡他,只是有點瞧不起,而且現在她已是官夫人,多少有一點架子。
「你找封郎做什麼?」她不太高興,他們一家人正在吃飯,吃飯時間被打擾是極不禮貌。
「八娘,是誰啊!」
封德彝也走到院子,他現在已經不是楊素幕僚,去年被楊素推薦做官,現任內史舍人,官職不高,只有六品,但他有擬旨權,位子非常重要。
他眼睛不好,走上前仔細看了看,忽然認出元慶,立刻滿臉堆笑,熱情萬分,「原來是元慶,快進來!快進來!哎呀,來之前怎麼不說一聲,我都沒準備。」
元慶拱拱手笑道:「打攪封叔了,我是來問封叔借一份突厥地圖,封叔應該有吧!」
「你要突厥地圖做什麼?我當然有,不過你先來一起吃飯。」
「封叔,我吃過飯才來。」
「那好吧!先到我書房坐一下,我馬上就來。」
封德彝連忙把元慶請去書房,他趕回來隨便扒了幾口飯,丟下碗便走,妻子一把揪住他衣服,不高興道:「我兄弟來都沒見你這麼熱情,他一個庶子晚輩,你理他這麼多做什麼?」
「你這個笨蛋!」
封德彝將妻子拉到一邊,咬緊牙關低聲道:「只有我知道,將來這個孩子會是你們楊家之主,現在不好好投本錢怎麼行?」
八姑的眼睛驀地瞪大,「他!怎麼可能?」
「你聽我的沒錯,你二叔已經在他身上花了幾萬吊錢,他的心思瞞不過我。」
封德彝又捏娘子屁股一把,嘿嘿一笑,「晚上榻上再和你細說。」
「你這死鬼!」
卷一
楊家有男初長成
第三十六章
內廷獻策(上)
隋朝大興城也就是唐朝的長安城,唐朝的主要變化也就是修築大明宮和興慶宮,兩朝的城池格局基本不變,開皇二年,名匠宇文愷參照孝文帝所建洛陽城和北齊鄴都南城,耗時一年兩個月修建而成。
整個城池由大宮城、皇城和外廓城組成,其中大宮城又叫大興宮,兩側為掖庭宮和東宮,是宮女和太子居住之地。
大興宮北面是皇帝和后妃們生活之處,而南面三座大殿為舉行朝會之地,三殿中間的大興殿兩邊又有門下和內史兩省,以及弘文館、史館、舍人院等機構。
而皇城就是尚書省各部以及兩台、十一寺、十二衛等朝廷中樞衙門所在,由昭陽門街將皇城一分為二。
進入大宮城的正門叫承天門,進入皇城的大門叫朱雀門,相對而言,進入朱雀門比較容易,但須有門籍才能入內。
上午,元慶來到了朱雀門前,他今天穿一身新布袍,頭戴新平頂巾,頗顯精神。
他走到朱雀門前,一名當值的監門衛軍官上前攔住他,他上下打量元慶一眼,「可有門籍?」
元慶取出玉佩出示,「我有這個!」
楊堅前天對他說過,憑此玉佩可以隨時進宮。
監門衛軍官湊上一看,頓時肅然起敬,他連忙一擺手,「公子請進!」
……
此時在內朝兩儀殿,大隋皇帝楊堅正在和重臣們商討對突厥用兵事宜,除皇帝楊堅,還有太子楊勇、晉王楊廣、尚書左僕射高熲、尚書右僕射楊素、民部尚書斛律孝卿、兵部尚書柳述、刑部尚書薛胄、上柱國宇文述、賀若弼、燕榮等等幾十名文武重臣。
進攻突厥的決策已經定下,下面關鍵是怎麼打?從哪裡出兵,誰來統兵?
「各位愛卿,朕先提一個方案。」
楊堅走下龍位,已有官宦在廷中豎起一隻木架,架上掛着一幅北方地圖,地圖上並沒有畫出楊堅的進軍方案,他拾起一根木杆,指向漠北說:「這次攻打突厥,主要是集中兵力對付東部突厥,擊潰都藍部,讓突利部能取而代之,穩住東部突厥局勢,然後,我們再集中兵力進攻西突厥達頭,但這一次不打,這次我們只打都藍部。」
他又將木杆下移到邊境處,緩緩道:「朕這兩天反覆考慮,我們可分三軍出塞,一軍走幽州道,一軍走馬邑道,另一軍走靈武道,這三軍分別進攻都藍突厥的東中西,令他首尾難顧,為了協調三軍作戰,朕考慮讓漢王為都元帥,總領三軍,各位愛卿以為如何?」
太子楊勇點頭贊道:「父皇考慮周全,兒臣完全贊成。」
晉王楊廣眼中卻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不安,五兄弟中從來都是他領兵出征,軍權由他掌握,怎能讓漢王取代他的軍事地位?他起身笑道:「父皇,可容兒臣說一句。」
楊廣曾是征南大元帥,又為揚州總管,經營南方十年,有力緩和了南方漢人對隋王朝的怨恨和懷疑,無論政治和軍事方面楊堅都對他頗為信任,便笑着點點頭,「你說吧!」
楊廣看了眾人一眼,朗聲道:「父皇三路出軍的方案是極佳,但父皇有沒有想過,三支軍隊各自相隔千里,根本就難以協同,戰場之機瞬息而變,今天發現一支敵軍,須要兩軍合擊,等另外一支軍隊得到命令已是五六天後,情況早發生變化,反而會做出錯誤的決策,貽誤戰機,所以兒臣以為,設都元帥來總調度指揮,不可取。」
「臣支持晉王的意見!」
楊素起身向楊堅行一禮,「臣征戰多年,深知突厥用兵就在於機動靈活,騎兵行軍一日數百里,我們切不可拘泥於形式,被動作戰,三軍相隔千里,協同作戰確實不現實。」
楊堅陷入一種沉思之中,太子楊勇卻知道楊廣的真實用意,他是不想漢王楊諒取得軍隊指揮權,滅陳朝後,楊廣自持功高,開始野心漸露,雖然他偽裝得很好,瞞住了父皇和母后,但他的心思瞞不過自己,楊勇不好開口,他迅速向高熲使個眼色。
高熲會意,他也起身道:「陛下,有所失必有所得,三軍雖相隔千里,但那是在隋境,入漠北後,三軍就會逐漸靠攏,臣很擔心若沒有協同作戰,反而會被都藍突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臣倒以為不必分三軍,就以漢王統領一軍從馬邑出軍,再由突利從西面協同隋軍作戰,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楊素和高熲說得都有道理,楊堅背手在廷上那踱步,沉思破敵之上策,就在這時,一名侍衛走進內廷,高舉一枚玉佩稟報,「陛下,一名少年在宮外求見,他說他有破突厥之策。」
內廷頓時一片譁然,坐在後面的宇文述一聲怒斥,「胡鬧!重臣廷議軍國大事,關小兒何事?還不退下!」
侍衛惶恐,連忙退下,楊堅目力頗好,他一眼看見玉佩,心念一動,連忙喊道:「回來!」
侍衛又停住腳步回來,楊堅招手,「把玉佩給朕!」
侍衛捧着玉佩上前,楊素頓時嚇出一身冷汗,叫苦不迭,他認出這枚玉佩正是前天聖上給孫兒元慶那枚,高熲也認出來了,他心中驚疑,元慶來做什麼?這可不是寫詩,他能有平胡之策?
楊堅接過玉佩,臉上露出一絲笑意,便吩咐侍衛,「賜他白衣,帶他進來。」
侍衛匆匆下去,楊堅又回到龍座,笑而不語,他對元慶印象非常好,總覺得他是一個踏實少年,並不浮華,他來獻平突厥之策,必然事出有因,而且他正好利用這個時間,再好好考慮一下楊素和高熲之策,到底是三路出兵還是一路出兵。
可以說,元慶的打岔來得正是時候。
殿內除了楊素和高熲之外,其餘人都不知情,只有楊廣猜到一二,他是有心人,已經悄悄通過楊堅的侍衛,把前天父皇獨自出奔的經過詳細打聽了,他知道父皇出奔遇險,被楊素之孫所救,事後父皇還把龍鳳玉佩賜給他。
看來這個獻平突厥之策的少年就是楊素之孫,他偷偷向楊素看去,他想知道,這是不是楊素刻意安排,他很懷疑,一個小小少年,懂什麼平突厥之策?
楊素現在心亂如麻,他什麼都不知道,他很擔心元慶如果亂出謬論,可能有性命之憂,這一刻楊素已經決定請罪救孫。
楊堅雖不知道是不是楊素事先安排,但他會看,他見楊素臉色蒼白,額頭上已見汗,坐立不安,他便猜到,恐怕楊素也不知情。
這時,侍衛將已穿上白衣的元慶帶進兩儀殿,元慶沒有身份,須穿白衣覲見,他快步上前,跪下磕頭,「小民楊元慶叩見皇帝陛下,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口齒很清晰,但心中有點緊張,儘管他知道楊堅不會翻臉殺救命恩人,更不會隨意殺楊素之孫,最多是不召見,既然召見就不會是為了殺他,這一點他心中有底。
只是闖軍國大政之堂還是一件冒險之事,就看他思考一夜的方案能否說動皇帝。
楊堅微微一笑,「少年郎,你很有膽量,不僅能搏殺野豬,還敢闖朝廷內堂。」
元慶朗聲道:「陛下,保家衛國,匹夫有責,我雖年少,也願為陛下分憂!」
一般而言,能坐在兩儀殿開會之人,都已在政治上非常成熟,連剛剛斥責侍衛的宇文述都不再多言,他也看出這個少年和聖上的關係不一般,似乎他們認識,連楊素和高熲都沒吭聲,怎麼輪到他多嘴。
不過還是有一人不知趣,沒有看出這裡面的微妙關係,這個人便是上柱國賀若弼,他一向就是沒有眼色,自恃軍功,不把滿朝文武放在眼中,幾次得罪楊堅,以至於群臣請斬賀若弼。
此時賀若弼見這個少年竟然不知高低,說什麼雖年少,也願為陛下分憂,他頓時怒火高熾,厲聲喝道:「我等大將都知自謙,你一個黃毛孺子,也敢妄稱獻平突厥策?」
卷一
楊家有男初長成
第三十七章
內廷獻策(下)
賀若弼的嗓門很大,震得宮殿內嗡嗡作響,元慶看了他一眼,頗有興趣,這是一個進入破功期之人。
楊堅卻不滿瞥了賀若弼一眼,剛才自己問策時不吭聲,現在卻對一個少年發威。
「賀愛卿,這個少年說得很對,保家衛國,匹夫有責,他一個少年尚知向朕獻平突厥之策,賀愛卿,他可比你強!」
賀若弼脹得滿臉通紅,他聽出聖上對自己不滿,連忙吶吶道:「聖上,卑職同意太子之策。」
「等會兒你再說吧!」
楊堅冷冷地回他一句,又對元慶笑道:「朕很想聽聽,你的平突厥之策。」
元慶知道,要想讓皇帝聽自己說下去,首先就得有料,說別人想不到之事,昨晚他找過封德彝,知道朝廷這次只準備進攻東部突厥,他就想從這裡突破。
「陛下,小民以為,這次隋軍北伐東部突厥,西突厥必然出兵!」
他一語震驚大殿,讓所有人都為之聳然,連一向沉穩的太子楊勇也忍不住問他,「你說西突厥會出兵,有何依據?」
元慶微微一笑,「請太子殿下聽小民細說?」
楊勇一怔,「你見過我嗎?」
元慶搖搖頭,「小民從未見過太子殿下,但殿下坐在左首第一位,我大隋以左為尊,試想,朝堂之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除東宮還能有何人?」
楊堅輕輕捋須笑了,這個少年很聰明,刻意說朝堂之中,這樣就把皇后排除在外,「你說得不錯,元慶,朕也很想聽聽你的理由,西突厥為何會出兵?」
這下,所有人都明白了,聖上認識這個少年。
元慶躬身施一禮,「請恕小民斗膽獻策!」
元慶大步走到廷中地圖前,拾起木杆指向都藍可汗的牙帳駐地,朗聲道:「都藍可汗之所以想進攻我大隋,就是因為兩年前突利可汗娶安義公主一事,他身為大可汗,深以為恥辱,是以懷恨在心,這兩年屢屢南侵,皆慘遭失敗,原因就是突利可汗暗中相助隋朝,若只一次,或許都藍可汗不知,但兩年來失敗多次,都藍可汗焉能不知是突利在暗中作祟?」
他又將木杆直到突利可汗駐地,繼續道:「突利可汗南遷至於都斤山舊鎮,成為隋朝屏障,很明顯已成為突厥人心腹之患,小民聽聞這次是都藍大造攻城之器,準備大舉南侵,試想,突利這個內患不除,他安敢南侵,所以小民斗膽下結論,都藍若想南侵,必然要先滅突利,剷除後患,但僅憑都藍一部之力,想全殲突利並不容易,那我們再看一看突利部落的位置。」
元慶將木杆指到於都斤山,也就是今天的蒙古杭愛山,又對眾人道:「突利部落所處位置在五原城之北,於都斤山以南,正好是東西突厥交界之處,突利不僅是都藍的心腹之患,同樣也是西突厥達頭的心腹之患,所以小民敢斷言,都藍可汗一定會聯合達頭可汗,一起出兵剷除突利這個雙方共同的心腹大患,既然如此,我隋軍北征,遭遇的不僅是都藍,應該還有西突厥達頭。」
元慶的分析有理有據,清晰透徹,讓人信服,楊堅忍不住對楊素輕輕嘆息一聲,「公有此孫,是楊府之幸也!」
眾人這才明白,原來這個見識不凡的少年竟然是楊素的孫子,賀若弼頓時傻眼,他知道知道自己剛才得罪楊素了。
楊素連忙起身,惶恐解釋道:「回稟陛下,元慶雖是老臣之孫,但老臣也是第一次聽聞他說突厥,老臣絕不敢讓他此時擅闖兩儀殿。」
「這個朕知道,朕沒有怪你,是朕賜他玉佩,並准他隨時進宮,他畢竟才十歲,還不懂宮中規矩。」
楊堅這句話讓殿中大臣一片悚然,眾人面面相覷,簡直不可思議,這個少年居然才十歲?
連宇文述也忍不住嫉妒心大發,他起身道:「陛下,少年之言雖有道理,但畢竟只是推測,沒有真憑實據,我們切不可以一孩童之言來決定軍國之策,否則會貽笑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