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 - 第1章
蒲松齡
-------------------------------------------------------------
☆本文由早安電子書網友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或出版社所有☆
☆僅供預覽,如果喜歡請購買正版☆
☆請勿用於商業行為,否則一切後果自負☆
☆早安電子書☆
☆http://www.zadzs.com☆
-------------------------------------------------------------
版權信息
書名:聊齋志異全注全譯
作者:【清】蒲松齡
排版:雨別塵
封面:中華書局
本書版權歸中華書局所有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前言
一
世上有些事情很奇怪。有的人追求了一輩子,為之錐心瀝血,忙活得死去活來的目標,在後人看來未必值得;而只是隨心所欲,浮白載筆,發抒真情實感的作品,卻從此讓作者彪炳於史冊,留下了不朽之聲名。
蒲松齡大概就是屬於這一類的人。
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川蒲家莊人。生於1640年,卒於1715年,享年76歲。
蒲松齡生下來的時候,正趕上明末清初鼎革之際,兵荒馬亂,自然災害頻繁發生,但知識分子的追求目標——科舉——卻沒有絲毫的變化動搖。蒲松齡的家族在淄川算得上是書香世家。明朝萬曆年間,全縣食餼的秀才共八人,蒲氏家族占了六人。高祖蒲世廣是廩生,曾祖蒲繼芳是庠生,到了祖父蒲生汭這一代,由於沒有考中秀才,家道開始衰落。
蒲松齡的父親名槃,字敏吾,也沒有考中秀才,後來乾脆放棄科舉做起買賣。不過,雖做買賣,一邊卻繼續學習經史,「博洽淹貫,宿儒不能及也」。由於四十多歲還沒有兒子,蒲槃後來不再經商,拿錢也不當回事,周貧建寺,吃齋念佛,信仰佛教。到了晚年,蒲槃的家境艱難起來,卻連連得子。蒲槃有一妻二妾:董氏、孫氏、李氏。晚年蒲槃有五子,蒲松齡是嫡妻董氏所生的第二子,排行老四。
由於家庭生活困難,請不起教師,蒲松齡兄弟們的教育,一直由父親蒲槃承擔。父親的商人意識以及對佛教的信仰,蒲松齡也就耳濡目染了。
在蒲松齡十幾歲的時候,父親為他訂了親。岳父劉季調是一個老秀才,為人端方正直。蒲家托媒提親時,曾有人以蒲家貧窮加以阻撓,但劉季調很滿意蒲家的書香門風,尤其欽佩蒲槃的人品,堅定地答應了這門親事。
順治十二年(1655),蒲松齡16歲時,謠傳朝廷要選民女充實後宮,人心惶惶,紛紛嫁女。劉季調於是把女兒送到蒲家避難。過了兩年,蒲松齡正式迎娶妻子。書香門第的女兒嫁給窮秀才,窮秀才發奮以報,這是《聊齋志異》中一個很突出的主題。蒲松齡一輩子拼命參加科考,固然有家族、社會的因素,可能也有對於以身相許的妻子的報答之情!
順治十五年(1658),19歲的蒲松齡第一次參加縣府道考試,以三個第一名考中了秀才。
當時任淄川縣知縣的費褘祉,山東學道、大詩人施閏章都稱賞蒲松齡的文章,施閨章在他的八股文試卷上批道:「空中聞異香,下筆如有神。」「觀書如月,運筆如風。」這兩個人的讚譽是蒲松齡在科場中第一次得到的殊榮,卻也是最後一次得到有司的賞識,對此,蒲松齡終生難忘。
剛考中秀才時的蒲松齡,年少氣盛,對前途充滿着希望,似乎功名唾手可得。他日夜攻讀,以求一第。為了能專心學習,他離開妻子和家庭,先是在村的東邊找到一個安靜的屋子刻苦攻讀,繼而又到朋友李希梅家的醒軒「朝分明窗,夜分燈火,期相與以有成」。他把八股文奉若神明,說:「當今以時藝試士,則詩之為物,亦魔道也,分以外者也。」
不過,蒲松齡藝術家的氣質此時卻也頑強地表現出來。早在少年時,他就「每於無人處時,私以古文自效」,流露出興趣的真正所在。20歲的時候,蒲松齡與同邑的好朋友張歷友、李希梅、王鹿瞻組織了「郢中詩社」,相約「以宴集之餘晷,作寄興之生涯」。這可以看作是蒲松齡文學創作的正式開始,也是他文學家天性不可壓抑的明證。後來「郢中詩社」的成員都成為蒲松齡終生的朋友。從現存早期作品來看,他在青少年時代受屈原、李賀的影響很深,他不僅崇拜他們,也是他們詩歌的模仿者。在古文方面,他受莊子、司馬遷的影響比較大,可以說這些浪漫主義作家的文學傳統從青年時代起就給予蒲松齡以潤澤和啟迪。
一方面是藝術家,有着自覺的美的追求,有着對文學創作不可壓抑的熱情;另一方面又熱衷於功名,孜孜矻矻地鑽研八股,拜倒在科舉的面前,這是年輕時代蒲松齡內心的糾結,這糾結實際上伴隨了他的一生。
大約在蒲松齡的大兒子蒲箬出生之後,他的大家庭發生了分裂。其原因,據蒲松齡在《劉孺人行實》中披露,是來自於他大嫂的吵鬧。蒲松齡的大嫂性格的確很兇悍,給予蒲松齡以很深的刺激,也成為後來他創作《聊齋志異》的《孫天官女》、《江城》、《呂無病》等篇中悍婦的原型。但這次分家,還有着深刻的經濟原因。那就是,由於蒲松齡把全部身心投入在科舉和文學方面,不事生產,這對於一個中落的大家庭來說是個沉重的負擔。但對此,蒲松齡不願意觸及,因為在封建社會,弟兄們由於經濟鬧矛盾、鬧分家,並非光彩的事。
康熙九年(1670),為生活所迫,也由於朋友,寶應縣知縣孫蕙的邀請,蒲松齡離開了家鄉,去孫蕙那裡做幕賓。這是蒲松齡一生中唯一一次離開山東。此行雖然為時很短(前後不過一年多),但對蒲松齡的生活、思想的影響卻很重要,使蒲松齡由一個只知吟詩寫八股文的書生開始面向社會,接觸社會。在幫辦孫蕙的公務中,蒲松齡具體而微地了解了官場的腐敗和黑暗,觀察到吏胥差役的刁猾兇惡的伎倆,對於人民生活的疾苦和社會各個階層之間的狀況,蒲松齡有了切身的體會。
這時他的《聊齋志異》已經開始創作,或者起碼着手準備了。他在詩作《感憤》中寫道:「新聞總入《夷堅志》,斗酒難消磊塊愁。」也見之於他的《途中》詩:「途中寂寞姑言鬼,舟上招搖意欲仙。」他在《聊齋志異·蓮香》篇的「附記」中更是明確地說:「余庚戌南遊至沂,阻雨,休於旅舍。有劉生子敬,其中表親,出同社王子章所撰《桑生傳》,約萬餘言,得卒讀。此其崖略耳。」
蒲松齡在江南期間遊歷了許多地方。他游淮陰,憑弔霸王祠,泛邵伯湖,登北固山,遊歷了揚州,「始知南北各風煙」。對於江南民俗的調研了解,給《聊齋志異》敘述有關南方的故事注入了活力。《青蛙神》、《五通》、《晚霞》、《王桂庵》等篇之所以具有那麼濃郁的江南水鄉氣息和風采,得力於他的江南之行。
南遊期間,蒲松齡結識了一個名叫顧青霞的歌妓(後來成為孫蕙的侍妾)。她會唱曲,善吟詩,蒲松齡很欣賞她的吟誦技巧,稱讚說:「曼聲發嬌吟,入耳沁心脾。」特意為她選了百首唐代香奩詩供她吟誦。我們從《白秋練》、《連瑣》等篇中都可以看到那個愛吟誦詩歌的少女的影子。蒲松齡和她的關係很深,顧青霞死時,蒲松齡寫詩悼念:「吟音彷佛耳中存,無復笙歌望墓門。燕子樓中遺剩粉,牡丹亭下吊香魂。」感情是很真摯的。
蒲松齡在寶應的幕賓生活只一年多就結束了,因為他要參加鄉試以圖上進。康熙十年(1671)的夏末秋初,他辭別孫蕙,回到了淄川。
由於生活的逼迫,蒲松齡回鄉不久就開始了教書生活。大約在33歲,他來到畢際有家當了家庭教師。畢際有是明代尚書畢自嚴的兒子,在清朝做過揚州府通州知州,同當時的新貴、大詩人王漁洋是姻親,是淄川的頭等鄉紳。他的家有「石隱園」、「綽然堂」、「效樊堂」等園林,藏書也很多。畢際有兄弟子侄都喜歡吟詠,喜歡與文人交往,對蒲松齡很尊重。他們與蒲松齡寫詩唱和,有的人甚至還參與了《聊齋志異》的部分創作。所以,蒲松齡在畢家教書覺得很滿意。可以說,蒲松齡一生中的教書生涯基本是在畢家度過的,《聊齋志異》也基本是在畢家完成的。這一時期是蒲松齡一生中生活最貧窮,精神最苦悶,同時也是最富於孤憤精神,創作精神最為旺盛的時期。
康熙十八年(1679),蒲松齡40歲。於《聊齋志異》仍在創作過程之中卻又已成規模之際,他寫了《聊齋志異》序言,序中所表現的美學思想,展現的《聊齋志異》的追求,體現的是蒲松齡中年的心路歷程和此一階段《聊齋志異》的創作宗旨。序言強調《聊齋志異》有着現實的勸懲和明確的批判目標,也流露出蒲松齡生計的窘迫,在科場中懷才不遇,渴望知己的創作心態。
蒲松齡51歲那年(1690),他參加鄉試再一次失敗。在夫人的勸說下,他終止了這種既無謂又無望的拼搏。
在進入知天命的年紀時,蒲松齡的家境漸漸好起來。58歲那年(1697),他的「聊齋」落成了,不過當時不叫「聊齋」,而叫「面壁居」。因為那房子實在太小,只能放下一張床和兩個凳子,一進屋就得「面壁」。
在畢家坐館的空閒時間裡,蒲松齡除了繼續撰寫、潤色《聊齋志異》外,還陸續寫了許多直接為家鄉農民服務的通俗讀物,像《日用俗字》、《農桑經》、《藥祟書》、《歷字文》等。他在《農桑經》序言中說,「居家要務,外惟農而內惟蠶」,要「使紈絝子弟、抱卷書生,人人皆知稼穡」。這見出晚年蒲松齡對農業的重視,反映出他同農民在思想上的進一步接近。
大約在蒲松齡63歲的時候,畢家為了慶祝畢際有的夫人王太君八十大壽,買了一個會唱俚曲的瞎女專為她說唱解悶。瞎女的到來,使得本來就喜愛創作俚曲的蒲松齡非常高興,他的俚曲有了演唱者,又由於每年要祝壽,也就有了較多的聽眾。從1702年慶祝王太君八十壽辰到1710年蒲松齡撤帳離開畢家,是蒲松齡創作俚曲最多的時期。
《聊齋俚曲》同《聊齋志異》不同。《聊齋志異》主要是作者中年和壯年時期的作品,那時作者對功名科舉充滿熱望和理想,由於現實的冷酷和黑暗,使他不得不在鬼狐花妖中尋找知己,尋找慰藉,作品充滿了孤憤和寂寞感,具有濃烈的情感和浪漫的筆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