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華再起 - 第11章

淡墨青衫.QD



第一卷

第一卷

嶄露頭角(17)

營頭立起來,各營的管帶與幫管也都確立,雖然士兵都是清一色的新人,軍官里十個有九個不會騎馬,不懂弓箭,更加不會放槍,不過在張華軒手裡,總算是有了一支初具模型的武裝力量。

具體要怎麼運用着手,卻還是要頗費周章。

張華軒當然不肯承認自己其實也是一個半軍事盲。兵書,看過一些,不過似懂非懂,當時只是為了好玩和興趣,根本沒有認真讀進去,軍事條例規範,軍事制度、陣法、地形、甚至最簡單的後勤保障,軍械維護,他都是似懂非懂,就憑他受過的一個月的軍訓,再加上偶爾在靶場打過幾次槍,讓他自認是一個軍事通才,這非得有非一般的臉皮厚度不可。

不過這些並不妨礙他在短時期內,成為一支軍隊的主帥與靈魂。

掌握權術與對人性的把握,才是重中之重,至於怎麼打仗,且在戰鬥中去學好了。曾國藩剛起兵時,難道就很懂軍事?

張華軒回憶自己對曾國藩的了解與一些歷史傳記的記錄,此人在剛建湘軍時,也根本沒有帶過兵,一個進士出身在京師官場混到侍郎的官場老油條,他懂什麼軍事?

一支軍隊,要想強大起來,無非是厚賞重罰,嚴明軍紀,再加上刻苦訓練罷了。

張華軒深知其理,自然不敢怠慢,營頭剛剛一建,立刻頒布餉銀制度。據魏源《聖武志》卷十一:「綠營兵餉之制,京師巡捕三營,馬兵月給銀二兩,步兵一兩,皆月米五斗。各省鎮標,馬兵月餉銀二兩,步兵一兩五錢,守兵一兩,皆月支米三斗。

至於年前組建的湘軍勇丁,月支銀四點二兩,比綠營馬兵還高出一倍有餘,在當時,算是難得的重餉,普通士兵就憑着餉銀,足以養家糊口。

沉重的餉銀負擔,也使得湘軍早期很難擴大軍隊的規模,打了十幾年仗,成為國家支柱後,規模才擴大到十來萬人,直屬曾國藩自己的統領的,也就五六萬人。

高餉厚賞,自然就使湘軍戰鬥力極高,也很好管制,畢竟拿銀子賣命天公地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既然曾剃頭這麼搞,張華軒自然也隨之學習,蘇北這裡比湖南不少地方還要富庶一些,所以相應來說,餉銀也又加高了一些,步兵練勇每月四兩八,馬軍餉銀月支五兩二錢,專門的技術人才,按照發揮的作用,再行擬定。

餉銀髮放條例和辦法一定,跟隨張華軒左右的族人和朝奉們臉色可是難看了幾分,這麼着的厚餉發放,一個月的餉銀錢加上辦公費和各種費用,少說也得小十萬銀子,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不打仗就得花這麼多,打起仗來了得?

曾國藩的辦法是搶!

團練一辦,湘軍訓練嚴格,軍紀森嚴,不過唯獨不禁搶掠。曾國藩手段狠辣,抓到的太平軍將士或是與太平軍有關的百姓,嚴刑拷打逼供,該關的關,該殺的殺,絕不手軟。而他的湘軍每次做戰,卻是紀律敗壞,其弟曾國荃攻打南京時,曾經公開允許大索三日,就是放任士兵搶劫三天,燒殺搶掠隨意,如此這般,才使湘軍士氣始終高昂,而凡是湘軍攻打過的城市,無不破敗不堪,需得多年才能恢復元氣。

此法,張華軒當然不取,也不屑為之。曾國藩沒有辦法,並不代表他沒有,比人家多了一百多年的見識和知識,如果還淪落到成為強盜一般的打家劫舍來解決問題,豈不是太過無能?

這些話他現在也不必與人交待,自己心中有數便是了。

餉銀定下來,軍心立刻安定,緊接着,便是訓練辦法。八旗重騎射,京城重地的八旗兵不提了,提籠架鳥玩鸚鵡八哥,唱京戲喝酒打架,這些八旗子弟們在行,騎馬射箭?甭開玩笑了,爺們不伺候!

江南重地,也有八旗駐防,規矩和訓練比京現要嚴格一些,憑心而論,也有點對得起他們先祖的意思。鎮江防營距離淮安府最近,駐有幾千八旗兵,張華軒在年前時特意跑去見識過,平時有各級軍營帶領操練,每逢初五十五校閱,於校場設立靶子,騎兵騎馬射箭,中靶合格。張華軒冷眼看了一次校閱,卻是沒有把這些通古斯騎手們看在眼裡,馬術,以張華軒的水準都看的出來是花架子,在校場跑圈的水準,能指望有多高的騎術?射術,中靶是中靶,不過要停馬瞄準半天,而且距離不過五十步,誰能傻站在那裡,等着八旗大爺們去射?

就是這樣的水平,居然也是八旗兵里精銳之師!

至於綠營,那就不用提了,比八旗還要不堪。號稱六十萬人的綠營,估計能打仗的六千也湊不出來,平時操練的重中之重,便是陣法,每逢巡撫大閱,總兵管帶們預先雇好會射箭的射上幾箭,然後放抬槍,敲鑼打鼓幾千士兵演練陣法,塵土飛揚熱鬧一番便可以過關。

這麼一支軍隊,指望它能打仗,那可真是笑話。

張華軒在看到南京綠營的表現之後,連連搖頭苦笑,怪不得連洪秀全這樣的落魄秀才都敢造反,大清朝外強中乾,是個人都能看的出來!

他的軍隊,自然要採用最先進的步兵操法與訓練,只是聘請的外國教官尚且沒到,而且沒有相應的器械,現在手頭的洋槍只有幾十支,每天都由僱傭來的槍手教着士兵們放槍,這玩意兒簡單的很,只要學上幾次便能上手。餘下大把時間,自然不能讓這些拿了自己大把銀子的丘八們閒着,一句話,給爺操練!

標準很快定下來,十八個步兵營頭,輪流排開學習施放火槍,當時火槍有效射程是八十米到一百二十米,超過這個距離,打中人那純粹是運氣,後世人看電影,總覺得歐洲人猛,就那麼對面站着放槍,其實他們心裡也是妥當,這麼多人有幾個槍打的準的……不定打到誰呢!

第一卷

第一卷

嶄露頭角(18)

因為此理,所以張華軒設定標準時也很放了量,八十步內,一個月內不中靶的,清退!除了現下這幾十條槍,幾天後李神父搭了橋,在上海還要運過來一百多支,這樣火槍數量夠了,每人每天都有機會練習,況且沒有真的火槍,也能用木槍練習姿勢,一個月後還打不到靶,要麼是不肯真心學習耍奸偷懶,要麼就是智商可以與豬媲美,這樣的人才不清退還留着幹嗎?

火槍之外,自然是要操練配合當時武器的各種陣法與操法,不過這些張華軒要留着給德國鬼子發揮,從拿破崙歇菜後,普魯士人的陸軍就已經無敵於歐洲大陸,然後從一戰到二戰,德國鬼子的訓練水平,軍容軍紀,個人素質等等當屬世界第一,物盡其用,對德國鬼子當然不必抱有什麼好感,不過對方拿手的東西,卻不妨先拿來自己用。教師沒到,這件事只能放緩,不能輕率行事,一張白紙好畫畫兒,要是有人在上面先塗抹了別的東西,到時候想改可就難了。

既然操法陣法不能先練習,倒是可以採取舊式嚴格的訓練辦法,輔助張華軒印象里的訓練工具,讓這些原本個人素質就很不錯的新兵,在身體素質上先強悍起來!

早晨起來先跑十公里,這玩意對人的耐力,身體的韌性和協調力都極有好處,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宣揚軍容軍威和張華軒自己的無上權威!

從徐溜跑出去向南,一路往淮陰縣城附近,沿途得路過多少村莊城寨?萬把人天天就這麼不要命的跑着,張華軒自己就跑在頭一個帶隊,開始幾天,後頭還有騾車馬車跟着,隨時收容那些落伍掉隊的,有病有傷給治,治好了繼續跑,凡是裝懶躲滑的,嫌苦嫌累的,很好,先打二十軍棍,然後逼退當初拿的銀子,開革走人!

如此雷霆手段,立刻就鎮住了軍中上下,不但那些普通士兵老老實實的跑圈,再也沒有跑操無用的廢話,就是跟着張家多年的老人,還有張華軒的族兄族弟們,甭說你是管帶還是哨官,一律給我跑操,張府大少爺候補道團練委員都在帶頭跑着,誰敢說自己的身份比張華軒還嬌貴?

甭說了,都得跑!

這點距離在前世酷愛長跑的張華軒來說,簡直就是毛毛雨的事,這個時代誰知道長跑有利身心健康?管你身強體健做慣農活,舉着幾百斤的石磨盤不當事的好漢子,來回不歇氣的跑上十里,回來都累成了一攤泥。

這件事在一開初時,很是考驗了張華軒的馭下能力。畢竟是身嬌肉貴的富家少爺,以前從來沒有帶過兵,他的本家也好,營里的雜務們也好,滿心滿眼等着看他笑話的人不在少數,就憑着這第一件事,他拿住了軍營上下所有人!

誰見過富家大少爺和一群泥腿子一起跑到一身臭汗的?況且張華軒還是不折不扣的主帥,道台幫辦團練委員!

上午跑步,回來開飯,吃了飯,輪到的營頭到校場學習火槍,沒有輪着的,便開始其餘的身體訓練。

攀高跳遠、單雙槓,要求練勇能跳上丈高之屋,躍過丈寬之溝,這些是身體素質訓練,其餘匍匐前進,搭設便橋,開挖戰壕等戰術訓練也是展開,整個幾百畝大的徐溜兵營每天都是熱火朝天,活力十足。

種種軍事訓練除了沒有踢正步站隊列外,幾乎與後世完全相同。每次與這些士兵一起清晨起來跑圈,一起喊一二三四的時候,總會讓張華軒產生錯覺,以為自己還是在大學時參加軍訓,身邊左右,是嚴苛的教官與那些朝氣蓬勃的同學。

恰同學少年啊……

不過只要左右一打量,滿眼的人群都是穿着綠色的號褂,胸前一個勇字,頭頂上盤着辮子,這種服裝與髮型之丑,令得張華軒一看過去,就心生鬱悶。

不過好在經過很長時間的軍訓之後,整個軍營中已經是生機勃勃,士兵們對張華軒的訓練辦法都感到新鮮,而且這些軍訓也極易激發人的團體精神與尚武精神,特別是整個操場上打起軍體拳的時候,更是殺聲振天,每人都是精神抖擻,與當日那種萎靡不振精神恍惚的模樣有着天壤之別。

至於服裝與髮飾,暫且沒有辦法。張華軒是一軍之主,可不代表他能事事隨心所欲,訓練軍隊的辦法與手段,這些自然是由着他的軍令來行,不過想改變軍服與髮型,那只能先加入太平軍才成。

到得咸豐三年的二月,法國神父再一次從上海歸來,這一次除了帶來更多的滑膛槍外,還有剛到上海的幾門小型火炮,除此之外,還有幾個來自各國的海軍軍官,聽說有一個大清將軍要聘請普魯士人做教官,堅拒英法軍人,這些軍官雖然不把大清的軍隊和將軍看在眼裡,張華軒此舉卻是嚴重觸犯了約瀚牛和高盧雄雞們的自尊心,神父到上海提貨時,不少軍官閒着無聊,上海距離淮安也就幾天的路程,索性就跟着神父一起,先坐船,然後乘坐車馬,悠哉游哉,借着幫怡和洋行交貨的藉口,一起到了淮安。

因為押着軍械,一群人到了淮安之後不敢耽擱,聽說張華軒在徐溜練兵,於是又急着趕往兵營,一行十來個洋人,居然還帶着兩個大洋馬洋女人,穿着當時特有的蓬蓬裙子跟着一群男人騎在馬上,居然也是英風颯爽,引得周圍圍觀的中國老百姓們伸長了脖子去圍觀,特別是男人,簡直是趨之若鶩,引得那兩個大洋馬咯咯直笑。

當時的上海已經聚集了最少五六千洋人,各國都有,主要是以英法為主,有這麼幾個洋婆子不足為奇,不過在淮安這個內地州府,外國男人都少見,更甭提女人了,這一夥洋鬼子帶着幾十輛運用槍支的大車,還有幾輛被馬車拖着的小型火炮,大搖大擺的到了軍營門前,立刻引來了過萬看新鮮洋景的人潮。

請大家賞臉給幾張推薦票~

第一卷

第一卷

嶄露頭角(19)

第二次鴉片戰爭還在籌劃,英法與俄羅斯還在克里米亞糾纏,南京條約要得明年才約滿,所以在表面上,英法俄等國對中國還保持着相對友好的局面,而且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規模極小,對中國造成的傷害也是相對較小,各國在中國的勢力並沒有展開,傳教士們剛剛想在內地打開局面,也沒有後來借着戰爭後餘威,施行強力傳教,保護教民胡作非為,所以在這個民族英雄關天培的故鄉,很多人都不知道廣東提督就是因為眼前這些洋鬼子的入侵而戰死,對不少消息閉塞的民眾來說,這些白皮膚黃頭髮藍眼睛的外國人,只是神秘莫測,看向他們的眼光,也只是好奇與一點點的害怕,還沒有後來的仇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