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梟 - 第3章
夢蛇
倭寇在萬里沿海地區,神出鬼沒,遊走不定的游擊戰術,裡應外合的配合和相對好的待遇,武器,經驗。使這些民工級別的明軍拿他們沒有辦法。很快明朝就訓練了一隻專門剿滅倭寇的機動部隊,還從西南地區調來了適用於東南沿海山區的山地部隊。
但是強者的適應能力總是很好的,很快明軍就建立起了有效的預警機制,機動靈活的調動部隊,出動水師在海上攔截,攻擊。1548年的一次水師突襲行動,一舉端掉了雙嶼的倭寇巢穴,斬殺數百名倭寇。4月大明水師在九山大洋海戰中一舉殲滅了一隻倭寇船隊,斬殺首領稽天新四郎等2000人。接着在1549年1
月的走馬溪戰鬥,斬殺包括葡萄牙海盜在內的倭寇200人。1553年3月大明水師攻破大首領王直在列表的總部,隨後又在表頭,北交2次海戰中擊敗倭寇。
經過1555年的王徑江,陸徑壩戰役殲滅2500名倭寇,徹底掃平沿海所有倭寇。
歷史逐漸明朝建國的第224年,明軍開始抗日援朝的戰爭,在朝明軍以少勝多,充分發揮了中國在火炮上的長處,大敗日本豐臣秀吉的20萬戰國精英。並且在戰爭結素後,在北京紫禁城下公斬日本戰犯。威震日本,大振國威。
走到了明朝末年,一個歷史的轉折點,我們先不提應為進入了罕見的冰凍時期,給這個以農業為主,人口眾多的國家帶來的毀滅性打擊。也不提因此造成的連續的乾旱,蝗災,和應為災害而廣泛流行於北方的天花,鼠疫等烈性傳染病,給這個國家的實力造成的摧毀性打擊。
也放下由於紛亂的黨爭造成的領導階層的混亂,稅收制度的不能夠數目化管理,和第一次全球經濟的衰退,給國家在戰略領導,經濟造成的巨大損失和失誤。
就只說戰鬥,其實明朝後來是在三線作戰,世界上強大如納粹德國,拿破崙的法國,羅馬……都不能堅持兩線作戰,更何況三線作戰?
先說說南線作戰,這個知道的人並不多。
天啟皇帝元年,四川永寧大土司奢崇明,和另外一個大土司之亂,波及川黔雲桂四省,死傷百餘萬,從天啟元年至崇禎十年,前後持續17年,大規模交戰持續9年。
先是永寧大土司奢崇明叛亂,進攻重慶,成都,全川大震。後來4000明軍在女將秦良玉的帶領下奪回成都,重慶,但是叛軍主力卻安然撤退,2年2月水同大土司安邦彥叛亂,兩股叛亂軍合併一處,包圍貴陽,明軍主力當時都在往東??,貴陽守軍只能無限期的監守,盼望奇蹟的發生。城裡守軍加上緊急招募的民兵只有7000人,而城外叛軍多達100000多人。是明軍的15倍。雙方竟然反覆爭奪達10個月之久,明軍沒有糧食,就吃用死去的人。最後時刻城裡軍隊,百姓只剩200人。卻無一兵投降,其壯烈古今無雙,震爍古今。
天啟3年12月,明軍擊破安邦彥叛軍,斬殺18000人。後明軍分兵5路,殺入土司腹地,俘虜元兇偽大梁皇帝奢崇明,和他的宰相菜金貴,妃子,將軍等1000多人。土司叛軍遭到重創,假意求和,明軍急欲北上同意了他們的要求。但是就在返回途中,叛軍就在山澗伏擊了明軍。
明軍震怒立刻回師,在汪家沖,宅吉屯,織金等會戰接連大勝。天啟5年6月,安邦彥勾結各地土司和越南聯合進攻,10倍於當面明軍,但是明軍忠勇將士以決死之心與叛亂軍決戰,大破50000叛亂軍。其後叛亂軍轉入利用西南山區的游擊戰,最終在崇禎2年9月,明軍全殲殘匪數萬人,斬殺安邦彥。平定了西南土司妄圖獨立的夢想。
中線暴民軍:
過去以為他們有多神勇,後來才發現和明軍的戰績是敗多勝少,而且大敗,慘敗多,明軍還通常是以少勝多。要不是明軍一再應為北方告急,急需調動部隊過去,姑息寬恕他們。他們就是實力再大100%,也不是明軍的對手。
1627年突然發生的大破壞,如同一個迷,旱災使帝國的西部,變成了傳說中的魔界,大批大批的人們靜靜的死去了,成為荒漠的世界。
日落的餘輝下變成荒漠的農田上風沙四起,令人不寒而慄。澄陽縣一個叫王二的人帶着幾百名走投無路的饑民,殺死了知縣,後逃入山中,大暴動開始。
但是在曹將軍帶領下不到10000明軍一路追着比他們多10倍的100000多暴民軍狂打,從陝西到甘肅,從甘肅到陝西到山西。
崇禎5年明軍調集京軍,川軍,河南兵,鹽兵,毛葫蘆兵,營兵,土兵共30000人把比他們多6,7倍的暴民軍包圍,裡面有闖王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大天王,八大王,八金龍,老回回等幾乎所有頭面人物十幾萬造反大軍徹底包圍在太行山與黃河交界的繩池渡。造反大軍無路可退,就以假投降欺騙了明軍,走出包圍後繼續叛亂。
暴民所過之處,把騾馬裹帶一空,連家屬婦女也乘騾馬。
遇到明軍,以小股騎兵引誘到伏擊地點,再以大隊暴民圍攻。用重金廣布諜報,監視明軍動向,攻城時,先派入內應,內外夾擊,[懷陵流寇始終錄卷6]暴民騎乘騾馬動輒百里,明軍步兵無法追擊。
幾經戰鬥,陳奇榆終於在一個四處絕壁的峽谷,車廂峽把李自成部36000人,死死包圍住。只要從絕壁上面往下仍火石,發射弓箭,或者乾脆不動困死對方就可以了。可是在這個生死一瞬之間的時刻,李自成主動向陳奇榆提出願意投降,回家種地。而陳奇榆也就偏聽偏信,還就當真了。結果李自成走出險境之後殺掉了押送官,重新造反了。
此時號稱造反大軍第一強的闖王高迎祥從陝西進入河南,在汝寧與張獻忠等人會師,30萬大軍,連軍營百餘里。
盧象升部下大將祖寬親自帶領2萬關寧軍突然發動突襲,接連於11月15日,20日,26日連續擊敗30萬造反大軍。1636年崇禎9年正月,盧象升帶領祖寬,祖大樂,羅岱部關寧軍救援被闖王高迎祥圍攻的安徽潞州,高迎祥,張獻忠匯合各路暴民連營百里,晝夜攻城。關寧軍趕到後擊破暴民大營大獲全勝,一路追殺到河南的七頂山。重創第一強的闖王高迎祥精銳騎兵。隨後開始追擊敗退的暴民,向河南與湖北交界的大山趕去。
在陝西的洪承疇帶領的2萬秦軍,川軍也把10多萬暴民。向這邊趕,準備聚殲暴民於山中。就在這個關鍵時刻6月滿清軍隊突破長城喜峰口殺入北京近郊,崇禎皇帝急忙命令盧象升帶領關寧軍祖寬,祖大樂,李重鎮部,火速開往北京抵禦滿清軍隊入侵。8月滿清軍隊退回關外,為了北京的安全崇禎皇帝任命盧象升為宣大總督,保衛長城。
7月從陝西傳來了另人振奮的消息,3月剛剛上任的陝西巡撫,文武雙全的山西進士孫傳庭僅僅帶領3000秦軍防守西安,而闖王高迎祥率領數十萬暴民鋪天蓋地的前來攻打。
孫傳庭不僅沒有驚慌失措,反而周密部署,在闖王高迎祥的畢經之路黑水峪,天才的利用高迎祥的麻毗大意,以少量兵力利用地形設下伏兵。經過4天激戰,幾乎全殲。
闖王高迎祥的中軍數萬軍隊,活捉闖王高迎祥及所部高級將領。並且於9月將高迎祥押往北京在紫禁城午門向崇禎皇帝獻俘。崇禎皇帝碟殺高迎祥於午門。
太多了就不一一列舉了,明軍幾千打敗暴民軍幾萬的戰鬥到處都是,到了1641,42年,明軍財政應為上面的原因徹底崩潰,主力在遼東覆沒,關內只剩下了新兵,老弱,暴民軍才占有上風,可是敗仗,慘勝也是很多的。
最後就是重要的北線了:
這個對手的實力相當不錯,他集合了遠東各個處於蠻荒時代的民族以及蒙古族,擁有機動,射箭,格鬥的優勢,應為他擁有天然的優質兵員。但是他最強的還在於頭腦,滿族是中國少數民族裡面頭腦最好的,皇太極則是中國少數民族首領中最具有頭腦的人物。
他們擅長誘降,內奸,聯合,分化,重用投降被俘的漢人。
先說誘降這個是很重要的,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東北第2次大決戰,遼瀋戰役中的瀋陽戰役中誘使城裡的蒙古人打開城門,使他們攻占了這個防禦上固若金湯的重鎮。
東北第3次大決戰,廣寧戰役,他們買通了明軍一個總兵孫得功,在沙嶺野戰中,後金鐵騎無法攻破3萬明軍組成的軍陣,就是這個孫得功在雙方正在激戰中的時候,帶領自己的部下,向後逃跑,敞開了明軍側面放敵軍過來,並且大呼打敗了,打敗了。造成了明軍士氣動搖,以為前邊真的敗了,開始後退。被後金鐵騎追殺,全軍覆沒。
他逃到廣寧城後,關閉了火藥庫,四處放火搗亂,最後打開城門放後金進城,直接造成了整個戰役的失敗。
隨後的寧遠,寧錦戰役,明軍雖然取勝,但是在松錦決戰中由於統帥的優柔寡斷和王撲這個總兵的膽小怕死導致了戰役的失敗。其實在戰鬥中清軍並沒有占到便宜,反而是明軍占有優勢,但是王撲的不服從命令,擅自逃跑,葬送了整個戰役,和明軍最後的主力部隊。
清軍入關後,在和明軍的戰鬥中雖然開始還有優勢,到了1647年以後滿洲軍實際上就已經沒有戰鬥力了,或者說戰鬥力大幅度下降了。征戰的主力是投降,收編的前明軍,如漢軍8旗,綠軍等。所以在滿清征服中國的戰鬥中,更多的是前明軍打現明軍。
肯定有人不服氣,那就看看8旗軍在關內戰場的糟糕的表現吧。1651年明軍取得靖州大捷,重創沈永忠的20000滿漢軍,桂林大捷,在城外野戰中殲滅數千騎兵,沖入城裡殺死王爺孔有德。衡陽大捷,殺死包括皇孫尼堪在內的5000名8旗軍。
1653年海澄戰役大破平南將軍的滿漢大軍。鎮江之戰,用萬餘步兵大敗7500騎兵[還有7500步兵支援]。
廈門戰役全殲固山額真,平南將軍的30000清軍。而真正打敗南明的是前任明軍,而不是什麼滿洲軍,如果說滿洲8旗軍還有戰鬥力的話,那也是索倫,錫箔,巴而虎,達翰兒等各族加入組成的伊徹滿洲。
最牛的要屬300年不敗的大明海軍了。
無論內戰,還是越南,葡萄牙,荷蘭,英國,日本,全不在話下。
經典之戰:與荷蘭的料羅灣海戰,與日本水鬼大名的露梁海戰,與荷蘭的彭湖海戰,與葡萄牙,日本海盜的九山大洋海戰,與越南的小黃江大戰,與清朝的廈門海戰。
這些個經典之作,以後一定會被拍成大片地。早晚黃金甲式的胸衣會被看煩的。
到了明朝的最後時刻,明軍依然可以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打敗2000荷蘭軍,跨海收復台灣。以1萬隻有木棍,長矛,大刀的部隊在雲南打敗擁有戰象的10萬緬甸軍隊,在一個遙遠的山區大敗平西王的滿漢大軍。那怕明朝最後的皇帝已經去世12年,明軍依然可以在1674年收復被清軍勾結荷蘭一起占領,又要送給荷蘭的彭湖。他們一直在保衛着中國。
看看明朝戰史,你會發現明軍無論多麼慘,多麼危機,都決不用女人換取和平,決不割地賠款。哪怕如暴民軍大軍壓城,哪怕如瓦刺大軍圍攻首都,哪怕如皇帝不幸被俘。都決不認輸。
明朝的皇帝有好的,有愛玩的,有荒謬的,但是沒有軟骨頭的。你看如崇禎皇帝天子殉國,你看如正統被俘卻決不求饒,你看如隆武戰死沙場,你看如紹武被俘,絕食自殺。
正氣明朝。明朝軍隊的單個戰績在世界上不是最好的,但是明朝確實古代世界上所有過百年的帝國唯一沒有簽定任何不平等條約的,唯一從不向任何勢力屈服的。哪怕是暫時的。明軍是世界上在國家基本亡國後,抵抗時間最久的。他們堅持抗戰38年。
瓷器的發展歷史
瓷器是我國獨創的發明之一。我國瓷器的歷史,最早可以推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它是在制陶技術不斷發展的基礎上發明的。
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創造並且使用陶器。當時的陶器是用粘土經手工捏制以後,在陶窯里大約五六百攝氏度的低溫下燒成的,因此質地粗松。
到了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時期,在長期的實踐中,人們對於陶土的粘性和可塑性,對於火的利用和控制,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提高。在製造陶器的過程中,已經懂得了採用精細淘洗過的陶土作胎。制胎不僅有手制、模製,有的還用輪制。器皿的外部不僅研光,有的還繪有紅色和黑色等圖飾,考古家叫它做「彩陶」。有一種質地堅緻、胎薄、純黑、近乎半透明的陶器最引人注意,叫它做「蛋殼陶」。這些陶器之所以質地堅緻,是和當時陶窯結構的進步分不開的。河南廟底溝發現的龍山文化時期的陶窯,已經出現了火口、火道、火膛、火室等結構。這種窯通風和熱量擴散比較好,燒成溫度比較高,火侯控制也比較容易,因此當時陶器不僅質地緻密,而且品種增多,既有一般的紅陶、灰陶,又有製作比較精的白陶和黑陶。
瓷器雖然和陶器有本質上的區別,但是它們的燒制過程是極其相似的。可以認為,制瓷工藝是導源於制陶工藝的。從新石器材代晚期到商代,出現了用瓷上做原料、經一千攝氏度以上高溫燒成的刻紋白陶和壓印幾何紋飾的硬陶,這就是原始瓷器出現的基礎。
自1953年以來,我國先後在河南鄭州二里崗、安徽屯溪、江蘇丹徒、陝西西安和扶風等地,發現了許多商周時期的釉陶或青釉器皿,品種很多,有尊、碗、瓶、罐、豆等,它們具有光澤,質地堅硬,扣之作金石聲。由於這些敷釉器皿的外觀或成分等方面兼具有陶和瓷的某些特點,所以人們叫它做「釉陶」、「原始青瓷」或「原始瓷器」。
所謂「瓷器」,它的坯料是由高嶺土(也叫瓷土)、正長石和石英混合而成的,脂的表面施有玻璃質釉,在一千二百攝氏度左右的高溫下焙燒而成的,成品的吸水率很低,燒結後的器皿質地堅硬。為了鑑別和深入研究以上這些帶釉出土品的質地情況,有關單位對安陽殷墟出土窯器作了化學分析。從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原始瓷器的坯料是由高嶺土一類的原料製成的。還可以看出,原始瓷器和陶器不同,它的胎中所含的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硅相對地增加了,而鹼性氧化物氧化鈣、氧化鎂、氧化鈉等卻相對地減少了,這種人為的增加和減少,導致了原始瓷器燒成溫度的提高,就是胎體熔化溫度升高了,達到了一千攝氏度左右。在這樣高溫下燒結的原始瓷器,由於表面施有一層薄薄的青色玻璃質釉,所以它的吸水率降低了。據分析,安陽小屯出土的原始瓷器,吸水率的平均數大約只是千分之四。由此看來,商周時期原始瓷器的出現,恰好標誌着我國陶瓷生產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高嶺土的採用,釉的發明和發展,以及燒成溫度的提高,都為瓷器的產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然而,由於商周時期原始瓷器的加工製造過程還不很精細,胎和釉的配料還不很準確,溫度控制和火候掌握還不夠熟煉,所以和後來瓷器相比,質量比較差,因此叫它「原始瓷器」。
1924年,在河南信陽擂鼓台曾經發現了漢和帝永元十一年(公元99年)的早期青瓷。近年來,又在浙江上虞一帶出土了東漢後期的青瓷。解放以後,從遍及我國南北的墓葬中,出土了許多東漢、三國、兩晉時期的青瓷器皿。其中,在南京石門坎發現三國時期吳赤烏四年(公元241年)的青瓷?和硯,在南京光華門外趙土崗的墓里發現赤烏十四年(公元251年)的越窯上虞袁宜所作青瓷水注,在江蘇宜興周處(240—299)墓發現了西晉元康七年(公元297年)的艾青瓷器。這些青瓷,胎質細膩堅緻,通體施有顏色濃綠的厚釉,已經離開了早期原始青瓷施釉薄顏色淡綠的階段。此外,在浙江上虞帳子山還發掘出兩條東漢龍窯,長度有十米以上,據研究這種窯的燒成溫度已能達一千二百五十攝氏度。根據這些有確實年代可考的出土文物說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東漢到六朝時期,已經發明了瓷器,並且比較成熟地掌握了瓷器生產。而且在制釉方面,向前發展的跡象更加突出。
瓷器所以引人注意,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它的坯體上施有一種或幾種不同顏色的釉藥。所謂晉有「縹瓷」(青白色瓷),唐有「千峰翠色」,柴周有「雨過天青」,吳越有「秘色」,宋代有粉青、翠青、烏金、玳瑁和雜彩,元代有青花釉里紅,……這些美名都是對我國歷代在制釉方面既有新的發展、又有獨特風格的讚揚。
我國早在商周時期就發明了釉藥。首先被燒制出來的是青釉,也就是以氧化鈣作為熔劑的石灰釉。它是我國傳統的瓷釉之一。釉和坯同樣是由礦物料製成的,主要成分在硅酸鹽、氧化鋁、硼酸鹽或磷酸鹽等。在古代,釉的呈色劑(也叫着色劑)有鐵、銅、鑽、錳、金、銻以及其他金屬元素。所謂漢代多色釉,就是以氧化鉛作為熔劑,以銅、鐵、錳、鈷等金屬元素作為呈色劑而燒制出來的鉛釉。關於「呈色劑」,只就鐵的呈色作用來說明:鐵的氧化物有兩種:一種是氧化亞鐵,呈綠色;一種是三氧化二鐵,呈黑褐或赤色。釉中的鐵如果用還原焰燒煉,就能變成氧化亞鐵;如果用氧化焰燒煉,就能變成三氧化二鐵。據分析,在瓷釉中,如果氧化亞鐵的含量達到千分之八,燒出來的瓷器就出現淡綠色,如果含量大於千分之八並且不斷增加,綠色就由淡變濃。如果鐵的成分大多,那也不好,超過百分之五,不僅還原發生困難,而且顏色漸呈暗褐色,甚至近似干黑色了。由於造瓷技術有了飛速的發展,所以到了唐代,越窯(在今浙江紹興、餘姚一帶)的美麗的「千峰翠色」瓷,就是由工人掌握釉中恰當的氧化亞鐵成分(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而獲得的。當時掌握這一技術是很不容易的,不僅配製釉藥量要準確,含鐵的成分要適當,而且還必須嚴格掌握窯里的溫度和通風情況,使瓷器在還原焰中燒成。
在傳統的技術經驗基礎上,通過不斷的實踐,後世製作青瓷的技術更加提高,產品更加精妙。
在釉藥的發明和發展過程中,中國古代的玻璃製造技術也得到了發展。1976年在陝西寶雞茹家莊地區發掘西周都市遺址時,發現了四種不同形式的玻璃珠和管狀綠色玻璃項鍊。在這以前,也曾經從湖南長沙、河南輝縣等地的戰國墓葬中出土一批白色、翠綠色、深綠色的玻璃或釉玻璃製品,色澤美觀,大都半透明。據分析,它們是一些含鉛量比較高的鉛玻璃。可見,中國古代的玻璃製造技術同鉛釉的發明和發展是密切相關的,歷史淵源也是由來已久的。
我國白釉瓷器,萌芽於南北朝時期,比較成功地燒成於隋代。到了唐代,邢窯(在今河北內丘)的白瓷已經發展成為青、白二大瓷系中的主流之一。唐代著名白瓷窯除了邢窯之外,江西景德鎮和四川大邑也是名列前茅的。1958年,在景德鎮勝梅亭出土的唐代白碗,據研究,白瓷胎含氧化鈣比較多,燒成溫度已經達到了一千二百度,瓷器的白度也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接近現代高級細瓷的標準。這一成就的深遠意義,在於為後來青花瓷器的發展提供了基礎。
宋代瓷器在胎質、釉料和製作技術上又有新的提高,是我國瓷業發展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向來被稱為造瓷技術完全成熟的時期。在工藝過程方面,有了明細的分工,有專管火候、配料、制胎和施釉等工種。這種生產上的明確分工,既標誌着瓷業的發展,也促進了專門技術的提高。定窯、汝窯、官窯、龍泉哥窯、鈞窯是宋代五大名窯,這五大窯和其他名窯的作品,在釉色和花紋圖案裝飾等方面,都有獨特的風格。例如龍泉哥窯運用不同的受熱膨脹係數燒成的「百權碎」,龍泉弟窯的「粉青」,定窯的瑩白、甜白、牙白和繡花、刻花、印花,官窯的「紫口鐵足」,景德鎮的月白(影青),建窯的「鳥黑兔毫」、「鷓鴣斑」,磁州窯的黑釉刻花以及雜彩等瓷器,都是負有盛名為世所珍的佳品。
在宋代的許多名窯中,應當重點指出的是現今河南禹縣的鈎窯窯變(經過窯燒釉藥起化學變化),它以盛燒紅、藍色釉和衍生的紫色瓷器著稱,五光十色,異軍突起,打破了以往青、白瓷的單純色調。據分析,鈞窯釉的紅色,是由還原銅的墾色作用產生的。銅和鐵的呈色原理十分相近。在鈎窯紅釉的成分中,含氧化銅大約百分之〇·三三。雖然釉中的其他微量金屬元素也可能起呈色作用,但是,宋代勞動人民懂得利用銅鹽的呈色作用、通過控制火焰性質的辦法來得到幾種釉色的技術,是難能可貴的。
宋代瓷窯結構的革新也值得重視。就北宋的龍泉窯來說,它是龍式窯,依山建築,窯腔龐大,一窯可以放置墩一百七十多排,每排容一千三百多件,估計一次可以燒兩萬到兩萬五千件。窯的中部作弧形,可以降低火焰的流速,火勢從前向後移去,窯溫可以全部被利用,成品的釉色一致,老嫩差異很小。這時候北方燒瓷由燒柴的直火窯改進成為燒炭的倒火焰式窯,也大大地提高了產品質量。
元代北方還有用銅紅呈色、色澤別效的釉里紅瓷器,而景德鎮工匠又把它提高,並且製作成功一種用鑽土礦作顏料釉下彩的青花瓷器。
明代燒瓷技術比前代又有所前進,它的巨大成就首先表現在精緻白釉的燒製成功。這種細膩瑩徹的白釉,由於所含的氧化鋁和二氧化硅特別高,同時熔劑含量又很低,所以釉色透亮明快,純白如牛乳色。白釉質量的提高,為一道釉和彩瓷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彩瓷一般分為釉上彩和釉下彩兩大類。彩瓷先在胎坯上畫好花紋圖案,再上釉後入窯燒制的,叫做釉下彩;在上釉後入窯燒成好了的瓷器上再彩繪,又經爐火烘燒而成的,叫做釉上彩。我國著名的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種。所謂青花瓷器,它是一種白地藍花的作品,也是明代瓷器生產的主流之一。據分析,在它的釉料中,含有氧化鑽青料,這種青料的色調,髓着溫度的高低和火焰的性質情況而有很大的變化。如果瓷器不是在還原焰中燒成,那麼青料中的鈷便不會顯現出美麗的藍色;溫度太高或大低,也會使青花大大減色。因此,就必須嚴格地掌握火焰的性質和配製釉藥的準確性。在這方面,明代勞動人民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所以明代青花瓷器質地優美,暢銷中外。
明代的另一項重要成就,就是銅紅呈色的一道釉瓷器,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明代瓷器豐富多彩,就一道釉瓷來說,永樂年間有鮮紅、翠青,宣德年間有寶石紅,弘治年間有嬌黃,正德年間有孔雀絲、回青,嘉靖年間有孔雀藍。其中鮮紅、寶石紅等銅紅釉成品格外優異。銅紅釉雖是從宋代的鈞窯窯變開始的,但是經過元代的繼續發展,到了明代,已經很成功地燒成了色調別致的釉里紅的鮮紅和寶石紅。這是由於在燒煉的過程中,既掌握了還原焰技術,又能夠把氧化銅轉變成游離狀態的銅,使它均勻地分散於釉藥中,並且把金屬銅轉化為膠體狀態,這種成就不是偶然得到的。
明代瓷器加彩方法的多樣化,標誌着我國造瓷技術的高度發展水平。如成化年間的鬥彩,嘉靖、萬曆年間的五彩,就是名馳中外的傑作。所謂鬥彩,就是在燒成青花瓷器上加紅、黃、綠、紫等彩料,經爐火燒煉而成的。所謂五彩,不一定是五種顏色,而是包括紅彩在內的多彩瓷器。
清代的瓷器,是在明代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起來的,因此造瓷技術達到了輝煌的境界。
在一道釉方面,康熙年間燒制的天藍、翠青、碧青仍蘋果綠、嬌黃、吹紅、吹紫、吹綠最好,乾隆年間生產的各種宋釉、五彩最好,而雍正年間的胭脂水、油綠、天青以及仿汝、仿官、仿鈞、仿龍泉等仿古瓷器,都能準確配料,恰如其分地掌握好火候,使器皿在燒成的時候和原樣無異。
在紅釉方面,康熙年間的鮮紅、郎窯紅和乾隆年間的仿宣德弄紅以及礬紅、釉里紅等,都是繼承並發展了明代造瓷技術之後所取得的新成果。
在彩瓷方面,康熙年間的素三彩、五彩和雍正、乾隆年間的粉彩、琺瑯彩等,都是聞名中外的。粉彩和琺瑯彩都是屬於釉上彩。
所謂粉彩,就是在色料中加入鉛粉或在色料上面另外塗上鉛粉製成的,利用控制溫度的辦法,使它在燒成的時候釉面呈現不同的色澤。由於濃淡協調,光澤柔和,能表現出明暗分明的立體感,所以很受人們歡迎。琺瑯彩也是用粉彩的手法製造的,瓷胎畫琺瑯,它和粉彩瓷器在臘質、形態、款式仍圖樣、風格等方面都是精美無比的。
在清代的青花釉中,所含的氧化鈣和鐵的成分都比較高,因此胎、釉的色調常常是白里泛青,這是我國清代瓷器色澤上的顯著特徵之一。就技術上來說,青釉中的青色,來源於胎、釉中含有的氧化亞鐵成分。根據有關單位分析得知,它的釉中所含的氧化亞鐵成分,在總鐵量中已經占百分之九十以上。
為了減少瓷胎變形,清代採用了過量的高嶺土配比作胎的技術。根據物理性能測定,由於原料淘洗加工極其精細,石英顆粒比前代細小,而且分布均勻,在燒煉溫度適當而又穩定、並且能夠準確控制燒煉時間的條件下,瓷胎中有一種外國人叫「
莫來石」的含鋁硅酸鹽晶體發育很好,所以瓷器的白度和透光性更好,清代雍正年間的彩盤白度已經超過了百分之七十五,燒成溫度已經達到了一千三百一十攝氏度。在這樣高溫下燒成的瓷器,胎、釉自然更加堅硬優美,根據顯微結構分析,瓷質已經達到了現代硬瓷的各項標準。
瓷器是一種工藝化學產品,在世界上以我國的發明最早。遠在唐代,我國的瓷器和茶葉、絲綢都大量地經過海上和陸上的「絲綢之路」遠銷國外,此後歷代都有瓷器向國外銷售,從來沒有間斷過。
公元十一世紀,我國造瓷技術傳到了波斯喇吉斯,後來又傳到了阿拉伯、上耳其和埃及。十五世紀後半葉,中國造瓷技術又傳播到意大利的成尼斯。從此以後,歐洲的造瓷技術才得到迅速的發展。
明朝人真實的生活水平
柴薪皂隸:百姓有給國家服役的義務,不過服役是有工資的。輪到當役了,派給當官的跟班,柴薪皂隸就是買柴燒水、干雜活。年收入20兩,計13216元。(明朝國家規定七品正堂可以有四名柴薪皂隸,縣丞二員各二名,主簿二名,典史一名;以上官員,每人用馬夫一名,國家付工資。)
馬夫:給政府公務員趕馬,出差辦事使用。年收入40兩。計每年26432元。
明朝縣官:正七品每月俸祿7.5石或一年45兩白銀。實際月收入7.5*188.8*1.75=2478元。每年約3萬元。其它收入:柴薪皂隸4個、馬夫一個,這5個人工資由國家支付。冬夏官服和筆墨費由國家補貼。新官上任,還可以先拿到40兩修理費。看起來七品縣官45兩白銀跟馬夫40兩白銀年俸差不多,(明朝的公務員工資真的是很低的,歷朝歷代中明代公務員工資收入算少了。)但是縣官、典史等的住房、出行、皂隸人員、衣食花費基本由國家支付和補貼,所以年俸基本是淨收入,而且筆墨費都是固定按兩算由國家撥給,還有多餘。馬夫就沒有那些好處了。
學生:「廩膳米人日一升,魚肉鹽醯之屬官給之。」——《明史·食貨志六》。考上了秀才每人每天給一升米約2斤,(剛夠兩人吃)給魚肉油鹽。(註:明代10升=1斗;10斗=1石。)明代優待秀才時甚至可以拿到每月1兩白銀的廩膳費。不過明代的學生概念不是現在的學生概念,現代的學生只能算做童生,童生考成了秀才入了縣學才算是廩膳生,才可以「食廩」,所以明代秀才不幹活也可以生活,只是不幹活只吃「廩膳」會很窮,所以有窮秀才之稱。
以上跟據明代萬曆年《宛署雜談》、清代康熙年《明史》。
街頭挑擔賣油的小販:一年收入約20兩。計人民幣13216元。馮夢龍在萬曆年至天啟年寫有《三言》,其中《賣油郎獨專花魁》中秦重只有3兩白銀的本銀,街頭賣一年油除去一年日用開支,還能剩餘16兩白銀。「每日所賺的利息,又且儉吃儉用,積下東西來,置辦些日用家業,及身上衣服之類,並無妄廢。」除去一年用度剩餘16兩。所以記為年收入20兩。
殺豬的:范進的老丈人胡屠戶對窮秀才范進說,「每年尋幾兩銀子,養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經。你問我借盤纏,我一天殺一個豬,還賺不得錢把銀子,都把與你去丟在水裡,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風!」——《儒林外史》。一天一錢,一月3兩,一年有36兩,看來殺豬的收入直逼馬夫了。約23789元。
農民:農民的收入是多少?農民「人給地十五畝,蔬地二畝。」「新耕地免租三年。」假設古代耕種水平低只及現代的1/2或2/3,那麼農民每畝約能收入250或350斤大米,按300斤算,南方一年收二季,北方一年收一季,如果豐年加勤懇,南方農民均毛收入15750,北方農民人均毛收入7875,除掉農具、肥料、水利開支、畝稅(明朝每畝收稅一斗,約20斤大米),如果一家七八口人幹起來,幾年裡蓋個優質磚瓦四合院不成問題。
明朝的物價(萬曆年)。
明朝物價:
大米白銀1兩=2石即377.6斤。合人民幣1.75元/斤。
上等豬肉白銀1錢六分=8斤合人民幣13.2元/斤。
上等羊肉白銀1錢二分=8斤合人民幣9.5元/斤
牛肉五斤白銀七分五厘合人民幣9.9元/斤
五斤重大鯉魚價白銀1錢合人民幣13.2元/斤
栗子五斤價白銀6分五厘合人民幣8.6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