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河妙解《紅樓夢》 - 第1章
二月河
☆本文由早安電子書網友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或出版社所有☆
☆僅供預覽,如果喜歡請購買正版☆
☆請勿用於商業行為,否則一切後果自負☆
☆早安電子書☆
☆http://www.zadzs.com☆
-------------------------------------------------------------
二月河妙解《紅樓夢》
目 錄
斷臂阿芙羅底德手執何物?——《石頭記》結局探微兼議《紅樓夢》主線
一、元春之死與賈府之敗
二、覆巢之下無完卵
三、「真乾淨」乎?
四、關於主線
史湘雲是「祿蠹」嗎?
一個「道學」女子?
與寶釵的關係
與黛玉的關係
元春之死與李紈母子之死——兼議賈府的迴光返照
一、神秘的元春之死
二、珠冠是怎樣戴上的?
三、何以「枉與他人作笑談」?
三春嗜好淺析
「孀娥」,耶,抑「嫦娥」耶?——也談妙玉的身世
一、林之學家的沒有說假話
二、怨女幽恨以何擬?
三、悔偷靈藥是嫦娥
四、人間歸宿何處是?
鳳凰巢和鳳還巢——另一個王熙鳳
一 善耶?惡耶?抑善惡兼而有之耶?
二 另一種人——嚼一嚼「穿心爛果」
三 論「掉包計」是不存在的
四 一場歡喜忽悲辛
羅衣載酒五花馬,一度芳草一春華。
天津橋頭醉方醒,煉獄毒火斷金枷。
驚心寸折章台柳,落魄碎揉揚州花。
畸零唯余劫後灰,青燈孤憤賒萬家。
——二月河
斷臂阿芙羅底德手執何物?——《石頭記》結局探微兼議《紅樓夢》主線
紅學界開展的關於《紅樓夢》主線的討論,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對這樣一朵冠絕千古的文壇奇葩,這樣一盞光照宇宙的現實主義明燈,如果弄不清它的主題、弄不清它到底是在向人們訴說什麼、告誡什麼、鞭笞什麼,它是通過什麼表現手法完成自己的藝術使命的,確實有礙於它本身思想影響的擴大,也必然地要影響到由它本身強大的藝術魅力所招致的億萬讀者對它的正確閱讀和正確認識。
一部只寫了八十回《石頭記》不足百萬字的小說,兩百年來風靡傾倒了無數讀者,驚動成千上萬的學者和業餘愛好者殫精竭誠,苦心孤詣地進行研究,寫出了堆如山積的文稿;引起歷代統治階級政治家和歷代思想家的深切關注,以至於鬧出文字獄、甚而至於全民性地開展研討。至今對於「主線」這一至關重要的問題卻仍處於紛紜莫辨的認識階段,此真亘古未見之奇事!
但讀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那迷離混沌、絲羅藤纏的情節,手揮五弦、目送秋鴻的表現手法,曲筆交錯、暗線縱橫的藝術構思是何等巧妙地融會在一起。端的有鬼斧神工般的手段!曹雪芹所精心勾畫的社會場景中,既有兒女閨房語笑、吟風弄月之情,亦有淚、血和壓迫;既有豪放不羈的長歌,亦有無可奈何的嘆息;莊重肅穆的「雅歌」和着慘不忍睹的殺戮和陰謀;富貴風流、花團錦簇的濃蔭之下卻可以聽到幽咽的悲泣;敦厚仁愛的家風,簪纓詩禮的華裝中包藏着對一切健康的人生嚮往、精神生活、理想和愛情的冷酷蔑視和無情踐踏。它所干預生活的廣泛性和深刻性達到了這樣的程度,乃至於足使每一個讀者都可以自己對人生的理解,按照自己的立場和願望去發現出一條自己可以接受的「主線」來。此即是主線紛爭原由之一:曹雪芹太「厲害」,《紅樓夢》太博大。
經過前輩紅學家可貴的努力,我們基本上可以認定,現在讀到的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並不是曹雪芹一個人的手筆。八十回以後文字的「迷失」,給人們留下無數惶惑猶疑的謎,猶如1820年在希臘米洛斯島的山洞裡發現的那尊阿芙羅底德雕像:她所失去了的兩臂將是什麼動勢?原來的位置在哪裡?她原來手中又到底所持何物呢?誰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此即為《紅樓夢》主線紛爭原由之二:曹雪芹不幸而未將它的全璧交付人類。
而我以為,搞不清《紅樓夢》這尊斷臂維納斯失去部分的真相,研究它的主線會加倍的困難。因為前八十回的《紅樓夢》情節乃是不完整的情節(後尚有數十回之多),因而「主線」亦不能謂之已經描述完整了的主線。而拿着一部不完整的書喋喋不休地爭論其「主線」,無異於面對殘缺了的阿芙羅底德雕像爭論她到底是「愛神」還是「海神」!
所幸者,「迷失」了的後數十回,並不是無線索可求、無蹤跡可尋,無端倪可查。曹雪芹特有的寫作方法可以幫我們的忙,他對該書結局的暗示比比皆是,可以據以分析;有幸讀過後數十回大多數篇章的脂硯齋諸人的批語可資佐證;而前輩紅學家的汗水和心血也並未白淌,他們經過堅忍不拔的努力勞動,所考證出的曹雪芹家世和本人的大量資料及版本情況可供參考。對於「迷失」部分的演變動勢和結局,我們完全可以掌握它大體上的面貌。
一、元春之死與賈府之敗
至八十回伊止,賈府這個赫赫揚揚的百年簪纓大族,雖然一步一步地在走向深淵,但由於曹雪芹關於賈府「速敗」與「緩敗」的暗示都不少而且都含糊不清,使這一問題變得老大難——它是在一次閃電般的打擊下被夷為一片白地?抑如受潮的糖塔一樣慢慢地坍塌了呢?
我以為,它雖將遭到迅速而慘重的打擊,然而終於仍是「自殺自滅」式地垮台,直到終結。而為要把此問題說明白,絕對應當把元春的死探討清楚。
抄家,是那個「天威難測」的雍正皇帝的拿手好戲。賈府之敗於抄家,書中屢有暗示。這正是雍正年間屢興大獄、抄家成風的政治特點的藝術寫照。達官貴族、名士鴻儒處於這樣險惡的政治環境之中,真是猶如處身達摩克利斯懸劍之下,不知什麼時候便要橫禍被於身家。以賈府所擁有的兩個區區「世職」來維持這個家族,是沒有多大安全係數的。我們不難想象,這種本身由於承襲制度的限制而已受到嚴重威脅的世職,何堪處於這種政治氣候,何堪加上一老一少兩個猜忌成性的皇帝呢?
所以,賈府的粗根子並不是什麼赦老爺、珍大爺,而是穿黃袍的賈元春,她才是賈府真正的「老祖宗」!只有她的地位不動搖,這個家族才能「風雨不動安如山」。
但是,我們有根據說,賈元春決非如高鶚所續的那樣「病死」。對此,我同意楊光漢同志的分析,她乃是被賜帛自盡的。但我對她的死因及賜死的特點有幾點不同的看法謹陳於下:
1.賈元春之死與農民起義無干;
楊光漢同志據脂批「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指出「柳湘蓮一干人」,認為柳湘蓮日後是造了反;又據「榴」「柳」諧音,以「榴花開處照宮闈」指稱賈元春是因柳湘蓮所領導的農民義軍進逼皇城受干連而被賜死。此種分析,費煞苦心,到底可靠不可靠呢?
據書中情節看,柳湘蓮可能在江湖上與「強盜」有某種聯繫,但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他自己有上山造反的意圖。我們更明白的是,他是因愛情失意而看破紅塵、出家了的,並不是對政治不滿。
從他的行為看,他的「革命性」也實在少得可以。薛蟠是什麼東西?一個搶占民女倚勢欺人的惡霸,一個淫亂無恥的色情狂,而在性命於呼吸之間救了他的,不就是這個柳湘蓮麼?怎麼能指望這樣的人來領導農民起義呢?
這樣看來,要想此論成立,首先要假定柳湘蓮和度他出世的道士造反,再假定「柳」即是「榴」,而後假定柳的義軍成了大氣候,最後假定元妃死於是事。把結論放在這一連串的「假定」上該是何等的蹩腳和荒唐!
截至目前,我們尚未發現曹雪芹有通過武裝暴動推翻封建王朝的思想的任何資料。反之,倒有理由認為,他對這種暴烈的行動是不讚賞的。這種基本傾向從《姽嫿詞》及不少有關之處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來。那麼,他有什麼樣的思想基礎將柳湘蓮的這種(假定)行動比擬為「花」,而且燦爛光芒四射,直照到封建王朝的老巢——宮廷中去了呢?
造反逆「天」,禍滅九族。此因是非常之舉,當有非常之變。然而,其株連的面也畢竟是有限的。這個「限」就是「九族」。按《清律例本宗九族喪服圖》載,所謂「九族」即是:直系親以本人為基,上推及父、祖、曾、高,下推而及子、孫、曾、玄為止;旁系以自本身橫推而兄、弟、堂兄、弟,再從兄、弟,族兄、弟而止。
那麼,湘蓮與賈妃該是什麼關係呢?
湘蓮之未婚妻(且鬧着要退親,且尤三姐已死)我們不妨「大方」一點指為尤三姐,二尤的姐姐乃是尤氏,尤氏(非賈珍之正配)的丈夫是賈珍,而賈珍隔了四服的族姐(妹)才得為元妃!
因此,柳湘蓮(「榴相連」也罷)即使造反,即使禍滅九族,也還是輪不到元春。「榴」「柳」固然諧音,奈何不過「諧音」而已。
曹雪芹是我國十八世紀的文豪和思想家,不是一位革命家(順便說,二十世紀的民族資產階級在中國革命問題上也還軟弱得要命)。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要求我們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觀察歷史,而不是硬性地用它來要求歷史人物。誰也沒有權力要求,一個國內階級鬥爭處於低潮時期的作家「現實主義」地大寫《水滸》式的造反事件。
2.賈元春是被秘密處死的;
這個問題從元春的曲子《恨無常》中可以看得明白:
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盪悠悠,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娘夢裡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啊,須要退步抽身早!
讀過元春省親一回的人都知道,元春說過:「如今天恩浩瀚,一月許進內省親一次,見面是盡有的。」既然見面是這樣頻繁,這位大小姐的芳魂有何必要從「路遠山高」的望鄉台,忙忙地奔回賈府「向爹娘夢裡相尋告」那句體己話兒呢?在病床上當面談不更懇切,更有說服力麼?詳全曲之意,元春之死,賈府是既不知消息,亦不曾作「退步抽身」的打算。如果不是有意地「秘而不宣」,這可能嗎?
假如她是善死,根本就不需要這位赫赫天眷親自跑回娘家報喪,泣告「兒命已人黃泉」的話;而假如她是因得罪公開被賜死,她到此時才來對父母提出「退步抽身」的忠告,不太遲了點麼?
3.賈元春乃是「今上」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忍痛賜死的,非出皇帝本願。
就《紅樓夢》所顯示的政治背景而言,當時朝廷之中有兩個皇帝。一位是「今上」,一位是退休了的「太上皇」。據所有史載的類似情況看,這種關係沒有一對是能夠處理得好的。就書中所塑造的幾位宦官形象看,「六宮都太監」夏守忠雖也常到賈府撈點「外快」,但似與賈府的關係尚比較友好。而周太監就頗不將賈府放在眼裡,他一張口就要勒索上千兩銀子,「略慢些,他就不自在」。在朝廷實力派中,北靜王與賈府關係很好,那忠順王就根本不買賈府的賬,為一個區區「戲子」,他就敢毫不客氣地派人登門坐索!就元春的地位而言,從賈府的角度看,雖然她八面威風,神氣得很,稍假思索,她也不過是宮闈里的一位「趙姨娘」罷了。趙姨娘在賈府是什麼地位,她在皇宮裡就是什麼地位。
誠然,應該注意到,賈元春的形象並不似趙姨娘那等惹是生非、賤氣十足。據她被封為「賢德」貴妃的名號看,她是深得「當今」歡心的。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她落得個「宮吊元」的悲慘下場呢?
賈元春死於非命既與農民造反事件無干,那就只能設想她是死於宮內外複雜而微妙的勾心鬥角場上。她代表賈、王、史、薛四家族的利益身處最高統治階層的核心部位,那裡是封建皇朝權力爭奪、派系鬥爭的漩渦和焦點。周太監、忠順王之敢於藐視賈府,不能不使人想到,是另有一座硬實的政治靠山在支持着他們。那「今上」是真的「仁孝過天」麼?而「太上皇」果然就有一顆拳拳愛子之心麼?
程鵬同志在他的《煙雲渺茫處、無限丘壑藏》(見《紅樓夢學刊》1979年第2輯)中曾對「今上」作過精闢分析,指他為「庸君」,是很有見地的。我看他確是一個很沒有主見的糟糕皇帝。從賈妃回家探視的描述看,她是否有點悲痛過頭了呢?僅僅因為一月只能與家人母子見一面就值得難受得「一手攙賈母,一手攙王夫人……只管嗚咽對泣」?是不是還有「不得見人」的隱情有口難言呢?
歷史上被賜死的皇后、宮妃多如恆河沙數,為什麼曹雪芹偏要用「馬嵬」之類掌故來點題呢?史、詩均可為證,楊玉環乃是玄宗不得已的情況下被忍痛犧牲的。他在回朝之後還效仿過漢武帝那一套精神追蹤法,派「臨邛道士鴻都客」「上窮碧落下黃泉」地尋覓過楊貴妃的芳魂。《紅樓夢》中的這個風流皇帝,果是「聖躬自斷」地處死元妃,曹雪芹又何必用這個故事來隱喻呢?
在元春省親一回中,她親點了四出戲。日豪宴、日乞巧、日仙緣、日離魂。(請看這是多麼寒心的四出戲!)讀過元春之死真稿的脂硯齋,在「乞巧」旁批雲「長生殿,伏元妃之死」。那麼,在長生殿裡曾發生過什麼事情呢?白樂天的《長恨歌》中說得明白:
臨別殷勤重致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他們之間既然是如此恩愛,他捨得將她一繩子吊死麼?唯一可以解釋得通的似是:她雖然在他被迫的情況下被害,但他卻始終耿耿於懷,只要有機會,是一定要為她翻案的。
為要說明這個問題,有必要重點分析一下李紈母子的結局情況。
李紈的判詞和讖畫十分清楚:畫畫着一盆茂蘭,旁有一位鳳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
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她的曲子名曰《晚韶華》:
鏡里恩情,更那堪夢裡功名。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繡帳鴛衾,只這戴珠冠、披鳳襖,也抵不了無常性命——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氣昂昂,頭戴簪纓,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古來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
何須詳推細析!這個活着如同「枯木槁灰」似的女人曾經背負過人生最大的不幸。然而她的晚景不慘,是戴着「鳳冠」披着「霞帔」心滿意足地走向墳墓的,而且直到死後仍名聲極好——算是功成、名遂、身死。曹雪芹正是通過這樣的藝術構思,向「看官」們揭示掩蓋在光彩奪目的榮譽後邊的對人類靈魂和理性的殘忍宰割的。
賈蘭是她的命根子,是她的精神支柱和希望的寄託,就是他為他的母親掙得了一個封建淑女所能夠得到的最高榮譽。
值得注意的是,賈蘭在前八十回到底是幾何年歲呢?這在第七十八回有所披露:
眾幕賓看了(賈蘭的詩)便發贊:「小哥兒十三歲的人就如此,可知家學淵深,真不誣矣!」賈政笑道:「稚子口角,也還難為他。」這樣就連帶而出一個問題,「小哥兒」的年齡是如此幼小,那李紈要等多長時間才能得到她所想望的那種「幸福」呢?
脂硯齋在批《好了歌》注歌「昨憐破襖短,今嫌紫蟒長」中指稱此句為「賈蘭、賈菌一干人」,算是解了這個謎。
原來在賈蘭在「嫌紫蟒長」之前,曾經過一段自嘆自憐「破襖短」的貧困時期。而造成這種困頓狀態的原因不是抄家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