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能夢的解析 - 第3章

高銘

  很顯然,弗洛伊德並不喜歡軍營生活,而且當時奧匈帝國還算平靜,並無大規模戰事(只有同俄國爭奪巴爾幹半島,但實戰規模很小),所以清閒的軍醫官生活反而讓習慣於勤奮刻苦的弗洛伊德苦於無所事事,他更喜歡實驗室。很快,在入伍半年後弗洛伊德就離開了軍醫院,被送上了軍事法庭。經法庭審判後,弗洛伊德以「玩忽職守」的罪名被送入軍方監獄,並在獄中度過了軍旅生涯的後半年及自己24歲的生日。

  這是咋回事兒呢?原來,某天弗洛伊德同學實在閒得難受,在醫療室看了半天報紙後就提前給自己放假了。湊巧,那天下午地方長官來部隊視察工作,於是……好了,不管怎麼說,在我們的天才出獄的同時也終於結束了兵役,他如願以償地回到了他深愛的大學實驗室。

  在正常情況下,獲得博士學位也就需要5年的時間,而到了1881年的時候,弗洛伊德同學依舊在維也納大學忙碌着。算起來從1873年入學到1881年,除去1年兵役(其實是半年,還有半年蹲監獄),弗洛伊德在這個大學都讀了7年了,怎麼會這麼長?原因很簡單:還沒畢業。

  也許有讀者會奇怪:你不是說他勤奮加天才嗎?怎麼7年還沒畢業?蹲班了?

  當然不是,原因也一樣很簡單:他壓根兒就沒去參加博士學位考試。

  弗洛伊德實在是太喜歡學校生活了,所以,雖然他讀書勤奮、研究成果不斷,但是他並沒有參加畢業考試——這樣當然畢不了業。看樣子他就打算這麼一直讀下去了,絲毫沒有想上班掙錢的意思。不過後來家人無意中透露的一個事實,讓這個「萬年大學生」決定結束學習生活——當他得知自己的父親為了供他上大學而披星戴月艱辛工作後,弗洛伊德慚愧不已,他決定用最短的時間來完成自己的學業,目標是獲得醫學博士的學位。

  那麼弗洛伊德用了多長時間複習備考、完成全部醫學博士考試並且寫出冗長的畢業論文呢?

  答案是:3個月。

  在3個月的時間裡,瘋狂的弗洛伊德快速翻閱了一遍考試所需的全部課本就去參加考試了。而他寫在試卷上的答案基本就是課本原文。

  於是,1881年的春天,25歲的弗洛伊德同學順利通過了畢業所需的全部考試,如願以償地拿到了醫學博士學位。而維也納大學醫學院給他的成績評定是:極其優異。

  寫到這兒我也沒話說了,只好再次重複那5個字——勤奮加天才。

  2.

指引與歧視

  弗洛伊德雖然勤奮刻苦,雖然成就斐然,但是他在維也納大學醫學院期間依然只是個沉默的普通學生兼實驗室最低等助理(無薪水)。那些光環、桂冠並沒有為他帶來榮耀和足以匹配這些成就的讚譽,其原因在於:弗洛伊德是猶太人。而且在大學生活期間,他甚至被學長暗示要低人一等。對此,憤怒的弗洛伊德曾在自傳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我從來不知道為什麼要對自己的出身或者如人們所說的『種族』感到羞恥。」

  但除此之外,年輕的弗洛伊德還能怎樣?當時大半個歐洲對於猶太人都報以這種態度,他只能忍受並繼續保持着沉默。這種事情在弗洛伊德一生中並非是最後一次發生,而僅僅只是個開始。

  以優異成績畢業的弗洛伊德接下來面臨的是高校畢業生所面對的實質性問題——找工作。

  歐洲的醫生從業制度非常嚴格,獲得醫學學位只不過是個基本條件——哪怕你的成績再優異也一樣(對於這一點我非常贊同,理論上的優異並不代表着臨床經驗的豐富)。年輕的畢業生必須經過漫長的實習期——幾乎在每一個科都要待上一段時間才行。假如你是一個醫科畢業生,並且志向遠大想自己成立診所單幹,那還需要更豐富的臨床經驗,並且由所在實習醫院出具相關證明(沒有醫院會胡亂地出具這類證明)。

  當時,年輕的弗洛伊德對於臨床醫學並不感興趣,他更喜歡醫學研究,所以他選擇繼續留在布呂克教授的實驗室工作,具體職位是「示範實驗員」。雖然薪水少得可憐,但這畢竟是弗洛伊德的第一份有薪工作。為了彌補經濟上的不足,他還跑到其他教授那裡做一些與自己專業無關的工作,例如化學研究員等。雖然有兩份工作的收入,但弗洛伊德也只是給父親減輕了微弱的負擔。實際上,雅各布還是需要給他一些生活上的補貼。此時,這個家庭已經是個有着眾多人口的大部隊了——弗洛伊德還有1個弟弟和5個妹妹。面對龐大的家庭開支,雅各布能供弗洛伊德讀完大學並且獲得博士學位就已經是個奇蹟了。也正是這些來自生活的壓力,導致我們年輕的醫學博士終日悶悶不樂,當然,在學術上也就很難再有什麼成就了。

  弗洛伊德在布呂克實驗室工作了一年多後,布呂克教授主動找上他,並且明確地向他建議了應對目前窘迫生活的辦法:「不要繼續耗在實驗室了,轉入臨床醫學,老老實實從頭做起。」布呂克教授耐心地告訴弗洛伊德,想要在實驗室混出頭很難,因為示範實驗員只是實驗室教授助理中最低的一級,離助教還有兩道門檻要過呢。要是想升到教授,起碼還要再花上30年(這就算是火箭速度了)。並且教授名額是有限的,只有老教授去世或者退休,才輪到助教升上去。更要命的是,助教也是固定名額的,要等到助教去世或者……也就是說,弗洛伊德要是想混到教授的位置,估計那會兒早就抱孫子了。所以,「去醫院吧,以你的能力必將開創出屬於你的成就」。

  於是在1882年6月,弗洛伊德懷着對布呂克教授的感激之情離開了實驗室,進入到維也納總醫院開始接受臨床訓練。

  我們的天才終於邁出了這關鍵的一步。抬起頭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你必將開創出屬於你的時代!

  從1882年到1885年這3年期間,弗洛伊德的生活終於不是很貧窮了,而是比這還糟糕——更窮。他在醫院實習期間的收入簡直微薄到令人髮指,甚至可以乾脆忽略不計,用一貧如洗來形容當時的弗洛伊德也毫不為過。不過也就是在這期間,弗洛伊德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摯愛——瑪爾塔·貝爾奈斯小姐(她也是猶太人)。

  用今天的話來說,瑪爾塔算是出身於高級知識分子家庭了,祖父是一位知名的猶太教教士。她的溫婉、優雅氣質及端莊漂亮是公認的——對於這點我依舊沒胡說八道,有照片為證。實習生弗洛伊德雖然刻苦學習認真工作,但也沒學傻了(如果學傻了那就只能說明他不是天才),所以對於漂亮的瑪爾塔當然是一見傾心。而瑪爾塔對弗洛伊德同樣也是這種態度(帥就一個字,我只說一次)。不過雖然兩人情投意合,彼此愛慕,甚至很快就訂了婚,但當時的弗洛伊德實在太窮了,所以瑪爾塔的母親比較反對他們在一起(很像愛情劇劇情發展),並且因此還舉家遷往漢堡(看來打算用疏遠來毀掉婚約)。但異地戀卻並沒拆散這一對金童玉女,分離後兩人開始頻繁地書信往來。在分離的這期間(差不多3年),弗洛伊德同瑪爾塔的往來書信多達1000多封,有些信件竟然長達20多頁。粗算下來,平均一天一封信,看樣子維也納和漢堡各有一名郵遞員會很抓狂。

第4章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3)

  既然寫到這個年份了,那麼讓我們的天才先忙於寫情書吧,這裡另有個事兒需要單獨一提。

  1884年,弗洛伊德在一位教授的精神病診所實習期間,發現了可卡因在眼科手術中的麻醉作用。在那個年代,這項發現是極其重要的。因為一直到19世紀前半葉,歐洲的外科臨床麻醉技術就遠遠落後於其醫療外科技術。雖然18世紀發明的氧化亞氮(俗稱:笑氣,一種麻醉性氣體)可以麻醉外科手術患者,但是由於劑量掌握以及個人體質原因,所以在很多手術中使用並不成功——麻醉劑經常會在手術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就失效了,病人會因疼痛醒來並大喊大叫。這時候要麼醫生、助理一擁而上把患者死死按住,要麼直接給患者一棒子打暈,甚至有病人反而因此喪命……而眼科外科手術就更不敢想象了。所以,無須再多解釋,讀者們肯定就能明白弗洛伊德的這項發現有多麼重要了。

  遺憾的是,這項殊榮的桂冠當時並沒有落到弗洛伊德頭上——他把這件事兒告訴了一個眼科醫生朋友,而那位朋友立刻用於臨床手術並且獲得了成功,最後還對外宣布了,但宣布的時候他沒提弗洛伊德的名字。幾十年之後,弗洛伊德在著作中寫到了這件事,有好奇的記者找到了那位眼科醫生加以確認,在沉默很久後,他終於把這項榮譽交還給了本應擁有它的人。

  看來在實習的這3年中弗洛伊德並不是上班糊弄事兒,下班全心全意寫信給女友——這項可卡因麻醉發現就足以證明這點。牛人畢竟是牛人,工作生活齊頭並進,啥也不耽誤。

  1885年的下半年,掙扎在生活和感情邊緣的弗洛伊德終於贏來了曙光。

  首先,弗洛伊德經過在內科、外科、皮膚科、神經科等一系列專科實習後,順利獲得了維也納大學獨立講師職稱。這個職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授課拿錢,不授課沒錢,那麼一個職位。

  要知道,在名牌大學不但入學競爭激烈,授課也同樣競爭激烈。名校牛人多了去了,不是你有資質就能在講台上威風,想講課還得排隊——排幾年都不是新鮮事兒,就算急得你雞飛狗跳也照樣得排着。這麼看起來,似乎這個職稱不但沒啥用反而是添噁心的?同學,你錯了!這個職稱很重要很重要,因為只有擁有這個職稱才能開自己的診所。對於貧困的弗洛伊德來說這無疑是非常實惠的(沒辦法,天才也得吃飯)。

  說完工作說生活,瑪爾塔小姐的母親大人終於鬆口,不再堅持反對女兒同弗洛伊德在一起了。幸好這位母親鬆口,否則將來她會後悔死,保不齊會撞牆痛罵自己當初怎麼會沒看上弗洛伊德這隻潛力股。

  暫時脫離了困苦的弗洛伊德爭取到了一次為期半年,但是卻帶獎學金到巴黎深造的機會,師從歐洲著名精神病學專家——沙考特教授。也就是在巴黎,他跟隨沙考特教授的時候,第一次見到了癔病患者。

  名詞解釋:什麼是癔病?

  在前面第二節曾提過:明明沒有任何器質性病灶,但患者卻呈現出明顯的症狀;無論是眼科檢查還是神經檢查都無法查出確鑿病因,患者就是失明了;雖然查不出肌體骨骼受損,可患者的腿就是瘸的……嚴格地說應該是精神症和癔病雙重特徵的表現(精神症的問題後面會解釋)。而通常說的癔病更多的是指歇斯底里。病人會藉由一些內心衝突、事件(不一定非是突發的)、暗示及被暗示表現出短暫的精神障礙或者肢體障礙。這時候病人的情緒或行為不能自控,作出激烈或極端的反應。最奇特的是,在癔病患者發病期間,甚至可以完美地「模仿」出其他器質性疾病的特徵……我還是點到為止吧!否則寫一本書也寫不完,讀者對癔病有個概念就成了。總的來說,目前所有不能認定病因的精神類疾病,統稱癔病。假如你喜歡看某電視台的某解密欄目,恐怕對這個詞一定不會陌生。

  在法國期間,弗洛伊德發現當時被醫學界公認的「只有女性才會得癔病」的說法是錯的,男性一樣會患癔病。其實「歇斯底里症」這個名稱本身就是醫學史的一個恥辱。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歇斯底里」(hysteria)這個詞的詞根就是「hyster」——子宮。

  親眼目睹癔病患者發病給年輕的弗洛伊德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對於癔病的病因也就十分好奇。而沙考特教授對於癔病病因的探究態度極為開放,甚至不拘一格。這一點也同樣給弗洛伊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之前他所接觸的這類癔病診斷都是粗暴地直接定義:神經受損或裝病。

  從現代精神病學角度來看,有些精神方面的問題的確是神經受損造成的,但是並非所有的精神問題都是神經受損造成的,還有很多其他成因。所以,沙考特教授算是在精神分析和精神研究領域給予了弗洛伊德非常好的影響及啟發。這從弗洛伊德書房所掛着的一張油畫就能看出:油畫的內容是沙考特教授用癔病患者實例向學生講述對於癔病的分析和診斷。

  至此,這三位傳說中影響弗洛伊德創建學說的大神都到齊了。他們是:

厄恩斯特·布呂克——弗洛伊德最初的導師;約瑟夫·布洛伊爾——弗洛伊德的學長,給予他生活上幫助的恩人,並且是第一個在精神分析上同弗洛伊德進行深入探討的人;第三位就是剛剛我們說過的著名精神病科泰斗——瓊·馬丁·沙考特。

  1886年深造結束後的弗洛伊德從巴黎回到維也納籌備開設自己的診所。同時他還擔任着維也納國立兒童病院的神經科主任(這是一所慈善性質的兒童醫院,免費接納貧苦的孩子入院,醫生也沒有報酬,甚至加入都全憑自願)。在這之前,剛剛回來的弗洛伊德興沖沖地向醫學會匯報自己對於「男性歇斯底里症」的發現,而醫學會對弗洛伊德的新發現不但沒有重視,反而把它當作一個笑話。甚至有德高望重的專家級醫生大聲質問他:「弗洛伊德先生,請您告訴我,男人沒有子宮,怎麼會得歇斯底里呢?」在這種一邊倒的保守學術氣氛下,沒人聽信弗洛伊德的醫學說明,甚至維也納醫學會還禁止他接待男性歇斯底里患者。理由荒謬得可笑——男人不會得癔病,所以男性癔病治療是騙錢的行為。

  面對這些,弗洛伊德再一次選擇了沉默,但是他並未放棄自己的發現,並且堅信那是正確的。

  儘管受到了醫學會的打壓,弗洛伊德還是迎來了一件讓他高興的事兒:同年9月,30歲的帥哥弗洛伊德同25歲的美女瑪爾塔完婚。雖然弗洛伊德有點兒大男子主義+嚴謹+刻板(感情生活中也多少帶點兒,例如瑪爾塔誇獎別的男人他會不高興),但事實證明他的確是個好丈夫、好父親。婚後他們共同生活了半個多世紀,彼此忠貞不渝(帥哥美女佳話啊)。

  3.

孤獨

  弗洛伊德終於自主創業了,漂亮老婆也在身邊了,我們的天才就可以完全專心於自己的工作了。

  弗洛伊德在自己開設診所的最初3年,也真正開始獨立面對患者的問題——癔症和神經症。

  癔症,前面我們說過了,那神經症是啥呢?

  神經症,也叫神經機能症或神經官能症。按照學術的說法就是:以複合性心因性障礙、人格因素、心理社會因素等為主要致病因素……得了,我也不浪費時間敲字兒了,咱們直接用大白話說吧。神經症就是由一些複合型的心理問題造成人偏離常態。這種不正常有可能反過來影響神經和肌體能力,不排除有先天人格特質異常和非人格性障礙,不排除外因壓力加大、加重帶來的惡化或者反而減輕——也許有人對最後這點不是很理解:怎麼壓力大了還減輕了?舉個例子吧,比方說有人平時散漫+糊裡糊塗+比較廢柴,一旦遇到某些突發情況,例如天災或者大範圍社會動盪,在這種環境刺激下,這位散仙突然作風嚴謹了,頭腦清晰了,領導力超群了……這不是平時他裝,而是外在壓力喚醒他的某種人格中的特質——雖然看上去似乎這是件好事兒,其實按照病理來說依舊算是一種極端反應。

  那麼神經症平時的病症都有什麼表現呢?

  例如神經衰弱、恐懼症、強迫症、焦慮症等,都是在神經症範疇之內。至於更具體的表現形式那就太多了,比方說:過度敏感、多疑、耳鳴、心悸、失眠、焦躁,等等。我想讀者現在應該對神經症這個詞所代表的含義有所理解了吧?不過在這裡有一點強調下,到目前為止許多國家都不承認有「神經症」這種疾病(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末也把這項分類從精神病中剔除了),不過我國學者還是認為神經症屬於客觀存在的臨床實體——關於這點,對於那些有一定醫學知識的讀者,我必須強調的是:在這個問題上,法律意義大於醫學意義。這也是一個必須要正視的客觀情況,所以剛剛說這些並沒有涉及學術爭論範疇。

  寫到這裡,儘可能非學術、儘可能簡單淺顯地講就是:癔病比神經症誇張得多。癔病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歇斯底里,但原因不詳。也就是說,癔病付諸於非理智、非控制行為更多;而神經症在病症表現形式上相對弱一些——這也就是剛剛提到的為啥很多國家不承認神經症的原因。

  話題跑了這麼遠,現在該拉回來了。

  弗洛伊德對於癔病和神經症的成因很不理解,他所學到的知識並沒有對這類奇特的病症有任何解釋。於是,也許是嚴謹的性格所致,也許是出於學術態度,他在1889年夏季專程前往法國的南希,希望從南希的催眠師們那裡得到對於神經症和癔病治療的幫助。

  從1886年到1889年,弗洛伊德雖然沒有發表什麼著作(只有在1888年發表的一篇論文,是關於兒科疾病的),但是這3年的臨床實際接觸,可以稱得上是弗洛伊德學術生涯中所獲得的一筆不可估量的財富。這期間他嘗試了用各種療法對精神疾病患者進行治療(包括催眠)並觀察療效。當時的弗洛伊德深信催眠對於神經症及癔病的治療功效,所以他決定前往法國南希。

  在法國南希期間,弗洛伊德認真地學習了催眠技巧,並且親眼目睹了大量的催眠實例,同時也觀察到了很多催眠細節及被催眠者的情況。很快,他得出一個結論:催眠對於治療精神疾病的作用是有限的——這遠遠不夠。但也正是在這期間,弗洛伊德發現了一個秘密,那是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這個發現令他非常驚奇——那絲毫不亞於你突然發現自己家臥室門居然就是機器貓的任意門一樣——通往未知的世界。他在自傳中曾這樣描述:「在人類意識的背後,很可能還隱藏着一種強有力的、尚未被重視的心智過程。這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不用我再多說,想必讀者們已經清楚了,弗洛伊德所指的就是徹底改變心理學進程的潛意識(關於「誰發現潛意識」這個問題的爭議,我會在後面章節加以說明)。

  寫到這兒,有個名詞必須要說說了,這也是很多讀者感興趣的,套個暢銷書的書名吧:催眠是個什麼玩意兒?

  催眠是個非常好玩兒的玩意兒,但是,催眠不是什麼神秘的玩意兒。催眠的實質性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媒體誇大了。話說媒體一向很喜歡進行揭秘或者爆料。所以,催眠——這麼猛的料怎麼會被放過呢?不過我們要客觀地認清一個事實:不是媒體人成心危言聳聽,也不是媒體人成心犯壞忽悠,人家也是為了養家糊口。現在競爭這麼激烈,不搞點兒花樣提高下收視率,媒體人怎麼奔小康啊?娛樂嘛,別太認真。

  真實的催眠,其實跟特異功能無關,更不是法術。催眠是運用暗示、放鬆、集中注意力、單調刺激、想象等手段使被催眠者進入到一種似睡非睡的意識恍惚狀態。在這個狀態下,被催眠者的自主意願和自主判定大大地被削弱(注意,是削弱而不是喪失),從而能夠遵從催眠師的指示或指令,作出相應的反應。需要強調的是,被催眠者在整個過程中,神情恍惚行動遲緩的主要原因(目前所知的)是:意識並未完全失控,只是放鬆而已。或者說得更直接點兒——暫時交付出部分自主判定權給催眠師。聰明的讀者看到這裡肯定已經明白了催眠的第一要素,那就是信任。

  我的編輯是學心理專業出身的,她曾經很精闢地總結過這點:「信任是第一位的,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就不能構成催眠或者可以說催眠不成立。」對於這句話我很贊同,的確就是這樣的。也許有讀者會站出來反對:催眠講師在講述或者進行實驗性的群體催眠時,為什麼那麼多人哭得死去活來或者昏昏然並唯命是從?難道說那麼多人都立刻就信任催眠師了嗎?

  這個問題關鍵就在於群體性上了。

  群體性催眠相對個體催眠反而更容易些,因為人的情緒是會被互相影響的,並且在進行個體催眠的時候,被催眠者警惕性要高很多……這樣下去似乎會沒個完,而我也相信讀者的領悟能力遠遠超出我所估計的水準,所以關於催眠的問題還是就此打住吧,有興趣的讀者不妨翻翻相關書籍,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這本書里我就不再繼續轉述那些理論及實驗了。

  不過,催眠對於心理治療和精神分析還是有很大幫助的。但在弗洛伊德之前,催眠並沒有被真正引入到醫學界並受到重視,這也是催眠之所以被妖魔化的緣故。我們的弗洛伊德早在學生時代(大學)就目睹過催眠術的過程及效果,曾經給他留下很深的印象。所以在日後的精神問題治療中,他對催眠術一直青睞有加。但是由於維也納醫學界對於催眠的質疑和認識不夠深刻,所以他在行醫3年後才跑到法國專程去學習催眠術,因為那裡對催眠術的態度很開放,並且已經開始嘗試着使用催眠術探究精神方面的問題了。

  前面說過了,雖然弗洛伊德此行掌握了催眠術,但也明白了催眠術並不能完全解開癔病及神經症的更深層疑團。不過潛意識的發現卻足以抵消他對此的遺憾,因為這幾乎標誌着心理學的開創是必然的。

  當弗洛伊德回到維也納後,他一面同布洛伊爾繼續研究着癔病的問題,一面經營着自己的診所。

  布洛伊爾深知在那個歧視猶太人的環境下弗洛伊德所面臨的艱辛,所以布洛伊爾無私地以個人聲譽作擔保,不斷地把自己的患者介紹到弗洛伊德的診所里,不但直接為我們的天才帶來了收入,並且也讓他藉此獲得了更為豐富的臨床經驗。

  1895年,通過多年的研究和累積,弗洛伊德與布洛伊爾合著的《歇斯底里研究》(也有翻譯作《癔病研究》)一書出版了,這是這對學術夥伴的第二本聯名著作(第一本是1893年出版的《論歇斯底里現象的心理機制》)。這本書的誕生標誌着精神分析法的誕生,同時也標誌着我們對人類心理活動的了解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沒錯,精神分析法不是完美的,也有很多失敗的例子,但也必須承認,這是目前已知對心理輔導、心理分析、心理治療及研究上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以說《歇斯底里研究》一書偉大,並不為過。

  但偉大歸偉大,當時醫學學術界可不買賬。為啥呢?因為沒人這麼幹過。

  這本書在維也納出版後,學術界最初的反應很奇特——沉默。

第5章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4)

  沉默了沒多久,專家泰斗們開始陸續表現出質疑,除了對學術上的質疑還有對病例範例上的質疑——對於這點可以理解,實際上這也是精神分析法的一個局限性問題(後面的章節我們會詳細說明),此外還有一個那些專家、泰斗、教授、權威們不願說出口的原因……就讓我來替他們說吧:這本書是由兩個猶太人寫的。

  最初的質疑呈零零星星的狀態,天真的弗洛伊德以為大家都沒看懂,為此還於1896年專門在維也納精神病學及神經病學的學術會議上做了一個關於這本書內容的講演。而講演結束後,會場依舊像這本書出版後的反應那樣沉默。

  沒啥說的?那就散會吧。

  就在弗洛伊德懷疑是不是自己表達得不夠完整、清晰,或者有啥沒說明白的時候,他得知了一個不幸的消息:這次學術會議的主持人——一位歷來對弗洛伊德很友好的醫學界資深人士,對精神分析的評價是——科學神話。

  這句話旋即傳遍了維也納醫學界,精神分析成了同行們的一個笑話。

  可想而知,此時弗洛伊德是什麼樣的心情。緊接着,布洛伊爾因為不敢繼續支持精神分析法這個學術觀點——也就是說他不敢以此來賭上自己的名聲(他當時在醫學界已經很有名了,並且被譽為「可愛的布洛伊爾醫生」),所以就此與弗洛伊德分道揚鑣。

  面臨學術歧視、不被理解,以及好友的背叛,弗洛伊德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又迎來新的噩耗——1896年的10月,父親雅各布去世。

  雅各布一直都以弗洛伊德為榮,他深愛着自己的這個兒子,甚至有點兒到了縱容的地步。在弗洛伊德17歲的時候,因為瘋狂購書而欠下書商一大筆錢,最後是父親雅各布從本來就不寬裕的收入中擠出錢支付了這筆賬,並且沒因此抱怨過一句。因為雅各布堅信自己的兒子一定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大人物」。

  對於這點,老雅各布猜對了,只是,他沒能看到那一天。

  這一連串的打擊讓已經40歲的弗洛伊德痛苦不堪,甚至使他患上了嚴重的神經症,並且身體健康狀況也起伏不定。

  如果弗洛伊德就此被擊倒,那他就不是弗洛伊德了。在這麼糟的情況和形勢下,他依舊繼續着自己的精神分析研究。

  上面這一段仿佛是個勵志故事……難道不是嗎?

  我不這麼看。

  這不是故事,都是真實的。弗洛伊德也是人,是100多年前活生生的一個人。而當一個人經歷了這麼多艱難困苦,承受了這麼多沉重打擊後,還能堅持着自己的理想,那麼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我們不應該只是羨慕那些偉人的榮耀與光芒,我們也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他們所經歷的艱辛之路。那條路上荊棘叢生,遍布着鋒利的碎石,每前進一步都將灑下淋漓的鮮血並承受着常人難以忍耐的痛楚。當一個活生生的,與我們同樣有着七情六慾的人,孤獨地掙扎着走到這條路的終點的時候,榮耀與輝煌對他們來說則不算是什麼獎品,而是他們應得的。因為他們承受了太多常人所不能承受的一切,並且沒有在這條路上倒下。

  這,才是我看到的。

  4.

曙光

  讓我們洗把臉繼續,因為通往輝煌的道路是坎坷艱辛的,所以弗洛伊德的苦難並沒有結束,還在繼續。

  在繼續研究精神分析的時候,弗洛伊德發現有些問題的根源直指患者童年時的經歷,並且部分內容與童年的性經驗與性創傷有關。所以他接下來發表了關於兒童被動性經驗和性經歷對心理影響的論述,這就是著名的「性本能理論」。

  這回學術界沒有再沉默,而是立刻一片譁然,並且把這個理論定義為「骯髒的」、「下賤的」性變態理論。如果說之前的學術排擠是噩夢的話,那麼這時的弗洛伊德就是墜入了地獄。

  首先他被迫辭去在國立兒童病院義務做了10年的神經科主任職位,而後他的許多故交和同學都開始疏遠他,並且他那曾經門庭若市的診所也變得門可羅雀。至此,弗洛伊德因為堅持自己的學術觀點而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學術排擠、失去地位、面對孤獨、窮困潦倒。這不由得讓我想到了那句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確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