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盪一百年:中國企業1870-1977 - 第22章

吳曉波

[79]唐德剛著,《袁氏當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80]1912年4月4日,在孫中山正式解除臨時大總統職務後的第三天,答《文匯報》記者問。

[81]執事不是一個職務,而是當時對人之尊稱。

[82]因軍餉無着,南京國民政府除了將輪船招商局抵押外,還試圖以合辦漢冶萍鋼鐵廠為條件,向日人借款。實業部長張謇堅決反對,他在給孫中山和黃興的信中說:「凡他商業,均可與外人合資,唯鐵廠則不可。鐵廠容或可與他國合資,唯日人萬不可!日人處心積慮謀我,非一日矣,然斷斷不能得志,蓋全國三島,無一鐵礦,為日本一大憾事。而我則煤鐵之富,甲於五洲,鄙人嘗持一說,謂我國鐵業發達之日,即日本降服我國旗下之日。」1912年1月29日,中日「合辦」漢冶萍草約在日本神戶簽訂。此舉引起各方的反對與責難。2月18日,孫中山咨復參議院,宣布此借款已取消。

[83]關於銀兩、銀元與銀行券:在我國貨幣史上,白銀自漢代起成為貨幣金屬,實行的是銀兩制。1910年,清廷頒行《幣制條例》,以「元」為貨幣單位,重量為庫平銀七錢二分,成色是90%,名為大清銀幣。1913年,袁世凱政府公布《國幣條例》,規定重量七錢二分、成色89%的銀元為貨幣單位,所鑄銀元因有袁世凱頭像而俗稱「袁大頭」。在這期間的市面上,銀元和銀兩一直並用。全國約有20多家銀行擁有發鈔權,其發行紙幣被稱為「銀行券」,持券人可隨時要求兌換現銀。1933年,南京國民政府宣布「廢兩改元」,發行全國統一的鑄有孫中山頭像的銀元,1935年,又實行幣制改革,宣布廢止銀本位,推出全國唯一的紙鈔,稱為法幣。以大米為換算參照,清朝中晚期1兩銀子價值人民幣150~220元左右(2008年)。本書中兩、元並用,請讀者留意。

[84]也有學者對這一結論持有異議。如楊小凱在《百年中國經濟史筆記》中認為:「使中國民族工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有機會發展的看法是武斷而沒有根據的,實際上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外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下降,使很多工業專案因缺乏所急需的設備不得不延緩,外國投資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之命題並沒有實證資料支持。」他的結論,亟待論證。

[85]交通銀行成立於1908年,設立之初是輔佐路、電、郵、航四大要政的資金調度,長期被袁世凱的財政大管家梁士詒所控制。

[86]到1922年的6月,另外一家官股銀行——交通銀行也實現了民營化,新選舉出的11個董事均為工商業名流,張謇被選為總理。股東會甚至認定軍閥盤踞的北京城「非工商之地」,兩年後,將總管理處遷到了天津。

[87]李維清編,《上海鄉土志》,上海:上海着易堂,1907年版。

[88]民國初建時,組黨結社成風,各類企業家組織同樣如火如荼。據經濟史學者虞和平的統計,到1913年底以前成立的全國性企業家組織就有72個,名稱中帶有「實業」二字的有15個,屬於農工商業的有33個,屬於交通業的有6個,屬於礦業、鹽業的各3個,其他的還有12個。僅在1912年,就成立了中華民國實業協會、中華民國工業建設會、中華民國農業促進會、同仁民生實業會、西北實業協會、全國鐵路協會、中華全國礦務聯合會、中華民國鹽業協會、經濟協會,等等。

[89]見俞振飛1947年在上海舉行追悼穆藕初大會期間發表的《穆藕初先生與崑曲》。

[90]胡適創作的《嘗試集》是中國第一本白話詩歌集,1919年8月編成,第二年3月由亞東圖書館出版。面世後,遭到老舊人士的嘲笑討伐,卻大受青年的歡迎,是為「詩體的革命」。

[91]張朋園著,《中國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8年版。

[92][美]威爾·杜蘭著,幼獅文化公司譯,《世界文明史》,上海:東方出版社,1999年版。

[93]據研究資料顯示,從1918年到1930年,上海工廠罷工次數最多的是兩家日本棉紡工廠,內外棉株式會社和日華紡織株式會社,分別為45次和38次。與眾多的本土紡織企業相比,日本工廠的工人待遇和生產條件尚略勝一籌,工人罷工顯然帶有很強的民族主義傾向。另外一個有說服力的對比是,在這期間,英美煙草公司發生了31次罷工,而同城的南洋煙草只發生了5次。

[94]當時的中國思想界更為熟悉的印度思想家是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詩人泰戈爾。他跟甘地有很近似的東方哲學思想,他在詩歌中吟唱道:「當我們極謙卑時,則幾近於偉大。」1919年,他支持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主張,第一個拒絕了英國國王授予的騎士頭銜。1924年4月,他應梁啓超、蔡元培之邀訪問中國,引起很大的轟動。

[95]早年的毛澤東是地方自治和模範鄉村建設的積極倡導者。1919年,他在《湖南教育月刊》第十二期上發表《學生之工作》一文,提出:「合若干之新家庭,即可創造一種新社會。新社會之種類不可盡舉,舉其著者:公共育兒院、公共蒙養院、公共學校、公共圖書館、公共銀行、公共農場、公共工作場、公共消費社、公共劇院、公園、博物館、自治會。合此等之新學校、新社會,而為一『新村』。吾以為嶽麓山一帶,乃湘城附近最適宜建設新村之地也。」40年後的1958年,他的這一理想終於以「人民公社」的方式得以實踐。

[96]中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於1916年在北京創立,不久,上海也設所交易。

[97]張謇下葬時頗為寂寥,並沒有關於他的陪葬品的記錄。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8月24日,張謇墓被紅衛兵當作「四舊」砸毀,孫女張柔武目睹墓中葬物。

[98]毛澤東說的另外三個不能忘記的人分別是,「重工業不能忘了張之洞,化學工業不能忘了范旭東,運輸航運業不能忘了盧作孚」。

[99]摘自《娜拉走後怎樣》,是魯迅先生於1923年12月26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文藝會上的一篇演講稿。本篇最初發表於1924年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文藝會刊》第六期,後來收入他的雜文集《墳》。

[100]張國燾著,《中國已脫離了國際侵略的危險麼?——駁胡適的「國際的中國」》,載《嚮導》1922年10月第6期。

[101]約翰·本傑明·鮑威爾著,邢建榕、薛明揚、徐躍譯,《鮑威爾對華回憶錄》,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版。

[102]自「四·一二」事變後,國共徹底決裂。該年8月1日,朱德、周恩來等人在江西南昌發動「八一」武裝起義。9月,毛澤東在湖南、江西邊界發動秋收起義,兩支隊伍會師於江西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武裝割據的農村根據地。

[103]姚崧齡著,《張公權先生年譜初稿》,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

[104]很多年後,思想家顧准曾對「革命家」有過一個精闢的論述:「革命家本身最初都是民主主義者,可是,如果革命家樹立了一個終極目的,而且內心裡相信這個終極目的,那麼,他就不惜為了達到這個終極目的而犧牲民主,實行專政。」見《顧准日記》,1973年4月29日。

[105][美]小科布爾著,《上海資本家與國民政府(1927~1937)》,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版。

[106]陳光甫著,《陳光甫日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107][美]伊洛娜·拉爾夫·休斯著,《魚翅與小米》(Shark’s

Fins

and

millet),英文第一版於1944年由利特爾&布朗出版社出版,作者以比較的視角描述了國統區與解放區,書名「魚翅和小米」,蓋取二地物質生活的差異而言,書中附有許多延安生活的照片。

[108]胡適著,《人權與約法》,載《新月》1929年第二卷第二號。

[109]魯迅著,《新月社批評家的任務》,載《萌芽月刊》,1930年1月。

[110]邵建著,《胡適與魯迅:20世紀的兩個知識分子》,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年版。

[111]阿瑟·恩·楊格著,陳澤憲陳霞飛譯,《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國財政經濟情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版。

[112]章立凡選編,《章乃器文集》,華夏出版社,1997年版。

[113]按張朋園的計算,工業增長率在1912~1920年間高達13.4%,1921~1922年有一短暫蕭條,1923~1936年為8.7%,1912~1942年平均增長率為8.4%,整個1912~1949年,平均增長率為5.6%。

[114]孫文著,《孫中山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

[115]1934年2月,蔣介石宣布發動「新生活運動」,大意是講究「忠孝廉恥」,小節到不打麻將、不吐痰,多吃維生素等。蔣氏說:「我現在倡議的新生活運動是什麼呢?簡單地說,就是要使全國公民的生活完全軍事化,這樣他們可以培養勇敢和敏捷、吃苦耐勞,特別是統一行動的能力和習慣,最後他們就可以隨時為國家犧牲。」

[116]許滌新、吳承明主編,《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全三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版。

[117]出超實際利益,指海關的進出口貿易量與海關收入的綜合利益考評。

[118][美]費正清著,張理京譯,《美國與中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版。

[119]張大為等編,《胡先驌文存》,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版。

[120]凌耀倫熊甫編,《盧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盧作孚基本引自該書,下文不再一一註明。

[121]杜重遠的觀察和體驗後來以通信的方式刊登在鄒韜奮辦的《生活周刊》上,他對北碚模式的創造者盧作孚先生的評價令人難忘,說盧作孚「思想縝密,眼光銳敏,處事勤奮,持身儉約」,並說「弟之來川,以得唔盧公為平生第一快事」。

[122]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曾在1927年6月打進關內,就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成為北洋政權最後一個統治者。1928年4月,在蔣、馮、閻、桂四大集團軍的攻擊下,慘敗的張作霖退出北京。6月4日晨,張作霖的專列在皇姑屯被關東軍預先埋好的炸彈炸毀,他當日去世,27歲的張學良繼承衣缽,成為奉軍領袖。

[123]茅盾著,《林家鋪子》,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版。

[124]譚熙鴻著,《十年來之中國經濟》,上海:中華書局,1948年版。

[125]胡漢民著,《胡漢民自述》,台北:台灣傳記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

[126]這是布爾曼主編的《中華民國人名辭典》中的用語。

[127]這一數據不包括東北的「滿洲國」。資料來自嚴中平編寫的《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刊》。

[128]費正清著,陸惠勒、陳祖懷、陳維益、宋瑜譯,《費正清對華回憶錄》,上海:知識出版社,1991年版。

[129][美]費正清著,傅光明譯,《觀察中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

[130][美]費正清著,張理京譯,《美國與中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版。

[131]書名很容易被認為是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成果,其實,這個名字來自於哈佛大學所在的小城名字「劍橋」——Cambridge。

[132][法]白吉爾著,張富強許世芬譯,《中國資產階級的黃金時代(1911~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33]嚴中平著,《中國棉紡織史稿》,原名《中國棉業之發展》,於1942年刊行初版,1955年經修訂改用現名,並加副題「1289~1937————從棉紡織工業史看中國資本主義的發生與發展過程」。

[134]在之前的中國銀行,李銘的董事長職務是象徵性的,實際掌控人為張公權。

[135]坊間也有稱為「四不公司」,除了徐、陳、宋三人外再加上孔祥熙,是為「不祥、不堪、不行、不良」。

[136][美]小科布爾著,《上海資本家與國民政府(1927~1937)》,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版。

[137]《張公權先生自述往事答客問》,載台灣《傳記文學》第30卷第2期。

[138][法]白吉爾著,王菊趙念國譯,《上海史:走向現代之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年版。

[139]杜恂誠著,《試論近代中國社會階層排序》,載《學術月刊》2004年1月。

[140][奧]斯蒂芬·茨威格著,舒昌善譯,《昨日的世界》,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41]建設銀的註冊股本金為1000萬元,其中絕大多數並不出自股東的私人腰包,而是各銀行參股的數額。到了抗戰後期,宋子文等人以極低廉的價格,從國營銀行的手中收購了大部分股份。

[142]「敦刻爾克大撤退」發生在「宜昌大撤退」後的1940年5月。當時,德軍橫掃歐洲,近40萬英法聯軍退縮到法國東北部的港口敦刻爾克,在10天時間內渡過英吉利海峽退到英國本土,為日後反攻保存了實力。

[143]徐盈編,《當代中國實業人物誌》,上海:中華書局,1948年版。

[144]侯紀明著,《外國投資於中國經濟發展(1840~1937)》,法薩諸塞州,坎布里奇,1965年版。

[145][美]賽珍珠著,王逢振馬傳禧譯,《大地》,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版。

[146]英美煙草是美國煙草公司與英國帝國煙草公司合併後的聯合體,它成立於1902年,總部在倫敦,卻一直由美國人領導。

[147]英美煙草在中國市場的獲利率非常之高。根據高家龍的研究,在中美兩國銷售同樣牌號的美國香煙,儘管中國市場的售價比在美國低40%,但是利潤仍高於在美國的獲利。

[148]鄭友揆著,程麟蓀譯,《中國的對外貿易和工業發展:史實的綜合分析》,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4年版。

目錄

總序

「歷史沒有什麼可以反對的。」

第四部

1938~1948

抗戰與掙扎

1938

怪亂的「孤島」

【企業史人物】江村經濟

1941

大後方

【企業史人物】李氏難題

1944

此消彼長的中國

【企業史人物】定縣實驗

1945

接收之亂

【企業史人物】孔宋模式

1948

最後的「打虎」

第五部

1949~1958

沸騰的開局

1949

兩陳治滬

【企業史人物】相紙之父

1950

改造的浪潮

【企業史人物】英東「走私」

1953

「156工程」

【企業史人物】工廠798

1956

「絕種」

1958

「超英趕美」

第六部

1959~1977

以「革命」的名義

1959

最苦難的三年

【企業史人物】單幹專家

1964

秘密的三線

1966

造反與浩劫

1972

最後的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