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爾特的薄暮:譯後記:W.B.葉芝、《凱爾特的薄暮》及其他 · 1 線上閱讀
愛爾蘭詩人W.B.葉芝(1865—1939),192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一生幾乎都用於對生命奧秘的無盡探求和對美的無限追尋,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英語詩人之一」,也有人認為他就是20世紀最偉大的英語詩人。
一、早年的生活和創作
1865年6月13日,威廉·巴特勒·葉芝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附近,父親是一位由律師變成的肖像畫家,母親來自愛爾蘭西北沿海斯萊戈郡一個經營磨坊業和船運業的富裕家庭。
葉芝出生後不久,便隨父母遷至斯萊戈居住。起初,他和其他孩子在家接受父母的早期教育。母親經常給孩子們講斯萊戈一帶流傳的愛爾蘭民間傳說;父親則隨意地教給孩子們一些地理和化學知識,還帶着葉芝在斯萊戈附近的鄉村遊蕩,探索自然歷史知識。斯萊戈風景荒涼優美,或許,母親講述的帶有華麗幻想色彩的神話傳說,更增添了這片地域的神奇魅力。葉芝視此地為童年的故鄉,日後從這裡汲取了大量創作素材。
葉芝年輕時代的肖像
值得一提的是,葉芝一家極具藝術天分,後來,不僅葉芝成為著名詩人,他的弟弟和兩個姐妹也都在繪畫和工藝美術上大有成就。
不久,葉芝一家遷往倫敦,以成全畫家父親的事業。1877年1月26日開始,葉芝就讀于格得芬小學,在那呆了四年,成績一般。一份成績單上的評語如下:「表現平平。拉丁語成績較為突出。拼寫極差。」
1880年,因為經濟原因,葉芝一家搬回都柏林,葉芝轉入附近中學就讀。其間,他經常去父親坐落在附近的畫室,見到不少都柏林的藝術家和作家。1884年到1886年,葉芝在都市藝術學校(現在的愛爾蘭國立藝術和設計學院)學習。
青年葉芝
1884年左右,葉芝開始寫作詩歌。據葉芝自述,他涉足詩歌的初衷,並不像一般人所想的那樣,是因為什麼多愁善感的詩人情緒,而是頗富功利色彩:為了找回自信。他在校成績平平,深感自卑,「別人知道的事情我卻一無所知」。幸而他發現自己有寫作天分,並藉此贏得他仰慕的品學兼優的同學的欽佩和友誼。他的處女作之一《雕像島》很快發表於《都柏林大學評論》。詩歌從此在他的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回憶少年時代,葉芝說,他對詩歌的熱愛是「不可動搖」的:「……我相信……如果一種強大、仁慈的精神塑造了這個世界的命運,那麼我們通過概括了這個世界的心靈之所欲的詞句,便能更好地理解這種命運。」
1889年,《奧辛的漫遊及其他詩作》出版。《奧辛的漫遊》以愛爾蘭神話為素材,寫作時間長達兩年,這成為詩人風格成熟以後,少數幾首他不曾否認的早期作品之一。接下來幾年,《詩集》(1895),《秘密的玫瑰》(1897),《葦間風》(1899)陸續出版。他早年的寫作風格受雪萊、斯賓塞和前拉斐爾派藝術運動的影響,之後又受到威廉·布萊克的啟發。此外,他和蕭伯納、王爾德以及其他一些愛爾蘭作家也有交流。總體而言,這些早期作品充滿浪漫主義、神秘主義氣息,探討愛情和各種充滿神秘感的主題。
二、愛爾蘭文學復興運動
葉芝從早年始,就致力於復興愛爾蘭文學。受愛爾蘭民族主義者奧里亞尼及其他愛爾蘭民族作家的影響,他意識到愛爾蘭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並漸漸相信,通過重振愛爾蘭文學傳統,能夠喚起民族身份意識。為此,他的詩歌開始取材於愛爾蘭民間傳說,《奧辛的漫遊》就是這種努力的早期成果。其後出版的《凱爾特的薄暮》(1893)之類作品,更反映出詩人大力搜集民間傳說、延續民族文化傳統的熱情。
1896年,葉芝結識奧古斯塔·格雷戈里夫人,後者讚賞葉芝對愛爾蘭民族文化的熱愛,勸說他繼續創作戲劇。葉芝、格雷戈里夫人和其他一些愛爾蘭劇作家一起,發起愛爾蘭文學復興運動。這一運動由許多以愛爾蘭文化為創作題材的作家擔任中堅力量,後來成為愛爾蘭第一任總統的道格拉斯·海德等翻譯家也表示了大力支持。
愛爾蘭文學復興運動的成就之一,是愛爾蘭文學劇院的成立。1899年,葉芝、格雷戈里夫人等人成立這所劇院,上演蓋爾語和愛爾蘭戲劇。葉芝親自起草宣言:「我們希望為戲劇在愛爾蘭找到未受玷污、仍具想象力的觀眾,他們能夠被訓練來全副身心地傾聽……以及那種在英國劇院中毫無影蹤的實驗自由,倘若沒有這種自由,任何藝術或者文學的新運動都不可能成功。」這個劇院運營了兩年左右,不是很成功。不過,愛爾蘭民族戲劇社團在這個基礎上成立。1904年,社團在都柏林成立著名的阿比劇院,以葉芝的《胡里漢的凱瑟琳》為開幕大戲。葉芝後來一直擔任該劇院的董事會成員和劇作家。
葉芝
1902年,葉芝幫助成立頓·艾默出版社,專門出版促進愛爾蘭文學復興的作品。1904年,出版社更名為卡拉出版社,由葉芝的兩個姐妹負責管理,目的是「尋找創造着美的事物的愛爾蘭人的雙手」。在1946年關閉之前,該出版社出版了70多種書籍,其中48種是葉芝本人的作品。
葉芝對愛爾蘭民族文化的貢獻有目共睹,在他這樣的文人和大批愛爾蘭民族主義者的努力下,愛爾蘭不僅在民族文化意義上獲取了明確的身份歸屬感,在政治地位上也取得獨立。1921年,英國政府和愛爾蘭簽約,允許成立愛爾蘭自由邦。1923年,葉芝作為傑出的愛爾蘭詩人,獲諾貝爾文學獎。詩人深知愛爾蘭剛獲獨立,自己就被冠以這一榮譽的象徵意義。他對各處湧來的賀信,都用上了這樣的答謝辭:「我覺得,接受這一榮譽的,與其說是作為個人的我,毋寧說是作為愛爾蘭文學的一個代表的我,它是歐洲對自由邦表示歡迎的一種方式。」受獎致辭上,他再度強調愛爾蘭文學的價值及自己對其精髓的領悟:「當我們想到這些[愛爾蘭]戲劇,我們便能想起一切浪漫的、詩意的事物,因為我們所呼喚的民族主義——也是歷代愛爾蘭人在失望的時刻所呼喚的民族主義——正是充滿浪漫、富於詩意的。」
三、愛情和婚姻
上文說到,葉芝發表的第一首詩是《雕像島》。儘管葉芝本人後來對這首模仿英國詩人埃德蒙·斯賓塞的幻想詩不以為然,但它對葉芝可謂意義特殊。1886年,身材高挑、青春美貌的21歲女演員、愛爾蘭民族主義者毛德·岡小姐,因為對《雕像島》的喜愛而主動與葉芝交往,從此充任葉芝的夢中情人和繆斯長達十餘年。在他們相識的數十年中,葉芝曾向岡小姐求婚四次,均遭拒絕,原因據說是兩人對於民族獨立運動的見解不同。葉芝偏向溫和路線,通過形而上的文學復興來召喚、聚集民族精神;岡小姐卻是不折不扣的行動派,她選擇的丈夫是愛爾蘭民族主義者約翰·麥克布萊德,後者致力於革命運動,1916年復活節大起義後被英國政府處死。
毛德·岡(1866—1953)
好事者考證,儘管岡小姐始終沒有嫁給葉芝,但是他們於1908年在巴黎有過一夜相聚。葉芝的一個情人將此描述為「多年鍾情,一朝得償」,不過葉芝本人事後只是平靜地評論道,「性愛的悲劇在於靈魂是永恆的處子。」岡小姐對此的態度,則是寫信給葉芝,建議他們從對彼此的愛情中,把「塵世之欲」清除掉,並讚賞禁慾對藝術家而言的種種好處。他們並沒有因為這一次相聚而發展出超越友誼的新一層關係。